一个多月前,Mia学校刚刚开学,我写了几篇关于开学主题的文章,有一位读者给我留言说:
我问大家需不需要聊一聊孩子时间安排的话题,有很多朋友都竖了大拇指。
我非常理解你们对于「时间不够用」的困惑: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孩子的时间也不够用。
我想在孩子入园以前,大部分家庭的「亲子时间」应该还算宽裕,每天可以把「户外」、「阅读」、「游戏」、「屏幕」、「留白」这些活动有条不紊地安排进一天的生活里。

但是一旦孩子入园,尤其是入学以后,就真的有点时间不够用的感觉了。就像这位读者说的,每天从放学到睡觉前的这段时间,要吃饭、要学习、要玩耍、要看动画片、要赶兴趣班,真的像上战场一样!
很长一段日子里,我也有着同样的困扰。老读者可能还有印象,我曾经分享过我们的课后时间安排,当时是夏天。

周一:写作业玩游戏,算是比较轻松
周二:姐弟俩足球课训练
周三:姐姐体操课,弟弟和我在体操馆外消磨时间(更早之前周三是姐姐上钢琴课的日子)
周四:姐弟俩游泳课
周五:弟弟上早教班
你看,周一到周五排下来,也是满满当当吧?我记得那时候姐姐一放学,我们就进入了一环接一环的「赶场程序」。
先安排姐姐吃点零食,休息一会儿,然后催促她赶紧写完当天的作业,接着我们一起去幼儿园接上弟弟直奔各种兴趣班。
兴趣班结束以后,如果时间还早,我们就回家做饭,如果太晚了就在外面吃点,给爸爸打包一份带回去。晚饭之后不多久,就得进入睡前程序了。等到两个孩子睡着了,我也累成狗。
这还不算我每天花在出门前的准备时间,一拖二出门,零食、水杯、书、干净衣服这些只是标配,碰上有游泳课、足球课的日子,还有一大堆七七八八的东西要带上。

可以想象,我没少为孩子们拖拖拉拉导致上课迟到而发脾气。

今年3月份,北美疫情大爆发,这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给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按下了「暂停键」。
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让我对一些问题有了新的思考。
01
 认真思考兴趣班
因为疫情的原因,姐姐开始了远程学习,弟弟没有去幼儿园了,俩人当时所有的兴趣班也都停了,后来虽然陆续恢复,但我们为了安全起见,到现在也还没有去任何兴趣班。

按理说姐姐每天下午3:15结束网课,不过她一般2点多也就完成了所有的任务,正式「放学」了。
下课之后我会给她加餐学点数学,然后她挑一本书读1-2章给我听,剩下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慢慢地、自由地安排,不像以前总是在「赶时间 」。
现在放学后的时间很是惬意
虽然姐弟俩整天都在跟前晃悠,家里难免「脏乱差」,但我也总算不用背着行军包从一个地方赶往另一个地方,充当任劳任怨的「司机」了。
孩子真的需要那么多兴趣班吗?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我给姐弟俩报兴趣班的目的是什么?我想不论是在哪里,能在兴趣班上闯出一番名堂、干成一番事业的人还是极少数。
对绝大部分家庭来说,兴趣班无非是为了丰富生活,如果真的能发掘出一两样孩子热爱的事情,那当然更好了。
原本只是为了丰富生活,搞到后来却几乎成了生活的掣肘,让我不得不围绕着各种兴趣班而去安排每天放学后的宝贵时间,这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

别看上一节兴趣班只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但是算上出门前的准备,来回路上耗费的时间,轻轻松松就得2个小时吧?

如果你看看孩子的日程安排,只要划掉某个兴趣班,那天的时间是不是马上就宽裕了好多?比起费钱,兴趣班最费的可能是「时间」。
我想如果明年疫情好转,我们还是会精选1、2个喜欢的兴趣班,但不会再回到一周有4、5天都在赶场子的状态了。

兴趣班就是兴趣,不是人生成功的筹码,也不用上升到「坚持」、「毅力」诸如此类的高度。
这是我对待兴趣班的基本观点,也是我有孩子这几年来慢慢摸索和领悟之后形成的观点。
我知道在这一点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着和我一样的想法,这跟每个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所处的教育大环境有关系,所以我从不去评判他人。
只是有一点,如果你感觉到孩子太忙,时间太紧张,那么「兴趣班」一定是值得检视一下的地方。
02
 什么是雷打不动的?
时间不够用,这似乎是现代人都会面临的烦恼,从成年人到孩子都不例外。

「时间管理」说到底就是「做选择」、「做减法」。但是我会先想清楚,有什么是雷打不动,一定要做的?
在姐弟俩目前的阶段,我觉得每天的「阅读时间」和「户外活动」是断断少不得的。
我相信充足的户外活动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是大家都了解的,所以少了什么也不能缺少它。
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则是一个人终身学习与进步的基础,我希望孩子们从小就将阅读内化成生活的一部分。
弟弟现在还没有入学,学习上是没有什么压力的,但是我会抽出时间带他学习自主阅读。姐姐已经可以自己读书了,我会让她读给我听。
当然,亲子阅读仍然是每天都有的。

一般来说姐姐完成课内的学习任务和一点加餐之后,只要天气不太坏,我就领着俩人去公园玩了,回来的路上再吃一个冰激凌,好不开心!

如果一天少了阅读或者户外时间,那在我心里总归是不太完整的。
03
 学习一定要讲究效率
除了阅读和户外,还有一件事情也是一定要做的,那就是「学习」。兴趣班我可以佛系,但学习我是认真对待的。
公号的老朋友都知道,我不是鸡血满满的妈妈,所以用「认真」二字来形容我最恰当。

我从来不推崇海量的刷题,但是「适当的练习」是要有的。我希望孩子们每天有足够的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所以我最看重的就是「学习效率」,坐下来学一分钟,要算一分钟。
如果要把「学习效率」展开来讲,那需要很多笔墨,我在这里可以先举些例子。

比如对于数学学习而言,首先要保证孩子真正理解、吃透了基本概念,能够举一反三,而非只是记住了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

做练习册之前 ,我可以先看一看题目,根据孩子目前的掌握程度,圈出重点和难点让她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去练习。

对于阅读,选择难度合适的书很重要,太难了打击自信,总是太容易就不会进步,这些都是降低「学习效率」的。

不论是哪个科目的学习,儿童可以专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一旦注意力下降了,疲劳了,自然也就谈不上多少效率,到了这种时候,与其硬耗着,不如先收起书本练习册,去干点别的。

另外,从书本上学习、刷练习册,这些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从生活中打开学习的多个维度也很有意义,这也是很大的话题,改天再来聊吧。

最后再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时间安排 」来啰嗦几句。
今年很特别,让我多出了很多时间和孩子们相处,也让我更多的参与到姐弟俩的日常学习中来,所以今天的文章也算是我对一些思考和感悟的总结。

时间总是很宝贵的东西,明确好必须要做的事情,拿掉一些可有可无却又耗时耗力的项目,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我想不论育儿育己,都是这样的道理。
超雄
非常开心地给大家预告一下,下周要开团一套特别特别好的经典几何积木,这是我寻觅了很久才找到的一款让我挑不出任何毛病的基础积木。
整整120粒,原木色+彩色,不论设计、切割、打磨都很完美,关键是还附带一整本量身打造的启蒙书,叫做《积木与数学启蒙》,以及上百张桌游题卡,连视频动画也没落下!
在了解这套积木之前,最近可别轻易入手积木哟!
By超雄 2020.10于克利夫兰
近 期 推 文
后台「回复」“加群”
加“0-6岁中美育儿交流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