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聊了聊「演说表达能力」的话题,分享了我对美国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一些观察和思考:美国孩子口才好,因为真的是从小培养呀!
,很多朋友留言说希望我能分享一些实操方法,我也觉得很有必要。

有一位朋友在留言中提到:
这让我想起以前也有不少读者跟我讲到国内的「口才演讲班」,看来这还是颇受欢迎的兴趣班?
我看了大家的描述之后,心里有点犯嘀咕,「学习绕口令」、「背诵诗歌」、「表演儿歌」?这跟我理解的「演说表达能力」好像不是一回事。

当然,我不是说学习诗歌儿歌绕口令没有意义,这些对吐词、发音、舞台表现力也许是有帮助的,但是还不涉及「演说表达」的核心。

在我眼里,一个好的演讲者,或者辩手,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去衡量吧。
01
 言之有物
这跟写作文是一样的道理,「言之有物」是对观众和读者最基本的尊重。如果只会说大话 、喊口号,这不是浪费大家的时间么?
要做到「言之有物」,首先肯定要有
「知识储备」
,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
「思考和见解」

我经常看TED演讲,TED的演讲者往往来自各个国家、各行各业,虽然演讲的主题不同,但是不管是「表达观点」,还是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演讲人都做到了最起码的言之有物。
也就是说看过一场演讲之后,我会有收获,会对某个领域有更多一点的了解。
没错,每个演讲者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不尽相同,但是做为观众,我觉得「有收获」是最重要的,演讲人的一点紧张、一些口误,这都无伤大雅。
再回头看看「背诵绕口令」、「表演诗歌儿歌」,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做到「言之有物」吗?应该是颇为牵强的。

02 
 逻辑条理
在言之有物的前提下,我认为逻辑清晰、有条有理也算是对公共演讲最基本的要求。

「演讲」说到底算是一门「艺术」,肯定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大师。
比如前面说到的「言之有物」,这需要知识的积累和自己的思考,它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有质的飞跃。后面会提到的「情感联结」、「幽默特质」这些,多少有「个人天赋」的因素在里头。
但是「逻辑条理」这一条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提升的。

事实上,我发现美国学校从低年级开始就特别注重这一点。

比如区分「观点」与「事实」,弄明白「问题」与「解决方案 」,理清故事发展的「脉络 」,这些都是写作课上最基本的训练,而且是从一入学就开始训练的。
这是Mia在写作课上列过的一个提纲,老师提供了一张图表,写作主题是「描述找东西的过程」。

这样一张简单的图表就能帮孩子理清楚事情发展的过程,然后用First, Next, Then, Last这些连接词串起来即可,最后说明结果,东西找着了吗?

先把逻辑条理捋清楚,再去谈文采。写作文是这样,演讲也是如此。

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讲到了幼儿园会有定期的「展示与分享」活动,也就是每个小朋友带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 比如玩具、书籍、其他有意义的东西)到学校给大家展示和讲述一下。
面对这样的话题,我们只要帮助孩子理清楚下面几个点就很好了:

What  - 这是一件什么东西?
When - 你是什么时候得到它的?(比如生日礼物)
Where
- 你是从哪里得到它的?(比如某次旅行途中买的纪念品)

Who - 是谁给你的?(比如自己用零花钱买的?)
Why -  你为什么要挑选它来展示?
How
- 如何使用它?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如果能把这些信息明白地表达出来,就已经非常棒了,是不是?

「背绕口令」、「朗诵诗歌儿歌」,这些对锻炼一个人说话写字的逻辑条理有用吗?我看没有直接的联系。

03
  真情实感
我说的真情实感,是指和观众产生「共鸣」、产生「情感联结」,到这里就算是对公共演讲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了。
人是非常感性的生物,我们听完一个人的演讲,不一定能记住她表达的每一个观点、陈述的每一个事实,但是我们一定能记住「自己的感受 」,比如:我很感动、我很亢奋、我笑得停不下来。
这就是共鸣与情感联结的重要性了。

我想要有这样的共鸣与联结,这背后离不开「真实的情感」,假模假式地煽几句情、念几句鸡汤文,这是没有用的。

我小时候也做过学校六一文艺演出的主持人什么的,我记得会事先准备好稿子,然后指导员帮着排练好。

这样的经历可能对练练胆子没坏处,但是那些形式主义的口号标语,我还是希望现在的孩子们不要再搞了为好。

04
  幽默最加分
「幽默」是一个人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
「幽默」不是「搞笑」,也不是单纯的「有趣」,它是有智慧在里头的。

在公共演讲中,如果能有那么一两句真正的幽默,是一定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我前阵子聊了聊「美国总统辩论」,其中就讲到了里根在1984年与蒙代尔的一场辩论,当时里根是寻求连任,年纪比较大了,对手就拿这一点一直攻击他。
他说:
I will not make age an issue of this campaign. I am not going to exploit, for political purposes, my opponents youth and inexperience.
意思是:
我不会把年龄做为这次竞选的话题,因为我不会出于政治目的,去利用我的对手的年轻和无知。
这句话一说出口,主持人、现场观众、 包括蒙代尔自己都笑了,后来蒙代尔也回忆说,那场选举在那一刻已经结束了。
我后来找到了一段采访里跟和蒙代尔的视频,里面就播放了上面提到的这一幕,大家可以看看。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总结一下,一个好的演说家或者辩手应该具备这些特质:
1、言之有物
2、逻辑条理

3、真情实感
4、幽默最加分
对应着这几点,我再补充一些平常可以用到的,培养孩子「演说表达能力」的方法。

言之有物 - 在于平常的积累,
多跟孩子聊天就是很好的法子
我以前写过不少有关「早教」的文章,提到过几个鲜明的观点,今天再来重温一下:

爱 - 没有它,教育是苍白的 
给孩子读书 - 性价比最高的早教
和孩子聊天 - 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观察孩子 - 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我还特意用了很多笔墨详细地讲「聊天」这件看似小事,实则非常重要的「大事」,如果你有时间,不妨细细地读一读下面这2篇文章。
早教启蒙千万种,真正开启孩子心智之门的金钥匙是这一把晚餐桌上的闲聊里,藏着我们家的许多早教秘密
简单点说,多和孩子谈天说地,这不就是让孩子增长见识、锻炼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最方便的法子了吗?

逻辑条理 - 通过写作训练得到提高,
平常给孩子创造机会「表达观点」
关于写作的例子前面提到了,以后可以专门再讲讲。

另外一点也不要忽视,那就是平常给孩子创造一些「表达观点」的机会,比如问问孩子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意见、感受等等。 

我们不用去评判孩子的观点,但是可以在孩子表达了观点之后,帮助他重新整理语言,用更有逻辑和条理的话讲出来。

只要有意识,这不难做到吧?
真诚与幽默 - 不能培养,可以影响 
这关乎到一个人是不是真诚?是不是有趣、有智慧?

我想这不一定是被「培养」出来的品质,但是孩子是可以被影响的。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真诚」的人,一个「灵魂有趣」的人,最好的方法大概就是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吧。
做个真诚又有趣的父母,这倒是一个很值得聊一聊的话题,你们想听吗?可以在留言区告诉我,回头我分享一点自己的感悟。
By超雄 2020.10 于克利夫兰
近 期 推 文
后台「回复」“加群”
加“0-6岁中美育儿交流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