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了几篇文章聊聊自己当妈妈的心路历程,有不少读者跟我倾诉:真羡慕你有大把的时间陪着孩子长大,我也在犹豫要不要辞掉工作当全职妈妈,心里有些纠结。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我当时选择回归家庭是有几个原因的:


我有强烈的个人愿望,想要更多的陪伴孩子,参与孩子的成长

我清晰地意识到,当时的工作并不是我长期的事业追求
爸爸的收入,暂时可以应付家里的开销
这3点都是我当初做决定缺一不可的。


我已经当了6年的全职妈妈,头两年确实辛苦,但我一直以来都是很享受这些时光的,可是当我和读者交流的时候,我却总是说,不要一冲动就决定当全职妈妈。



01
主观愿望是第一位

是否做全职妈妈,最重要的还是倾听自己的内心。

我是不是真心地渴望多和孩子在一起?如果从明天开始,我可以整天在家陪孩子,我是不是打心里欢喜,满怀期待的心情?

只有当你非常笃定地回答“是”的时候,再认真地考虑全职妈妈这件事吧。


生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快节奏时代里,每个人都容易焦虑,这让我们更容易因为来自外面的声音,而非内心的渴望,去做决定。

比如,有的朋友跟我说,老公希望我能当全职妈妈,更好的照顾孩子。

我觉得,夫妻之间是否需要有一个人专门负责家里,这是得两个人坐在一起好好商量的事情,但是对于妈妈来说,要不要给职场按下暂停键,回归家庭,重要的不是别人的希望,而是自己的意愿。

别人不能替你过日子,也不能对你的人生负责,哪怕是老公。

也有的朋友说,现在的工作不温不火,钱就挣了那一点,还占用了我大把陪孩子的时间,想一想两头都没顾上,好像不值得。

其实,这种情况在国外也挺常见的,一方的收入在交完税收保险七七八八之后,再除去日托班的费用,的确还不如就辞职在家带孩子。


但我认为前提仍然得是,你真心地喜欢和享受家庭生活。不然,你在职场上没能找到的价值感,也未必能在家里找到。

当然,家永远是港湾,当你感到迷茫和困惑的时候,你总是可以回到那里重新调整自己的脚步,但它并不是用以逃避外面风雨的地方,是不是?

对于女性来说,要不要做全职妈妈,就跟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生小孩是一样的道理,做这个决定,最要紧的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02 
对客观环境的理性认知

除了主观愿望,客观环境也是我忍不住要谈一谈的。


我在有了孩子之后才发现,原来美国是有不少全职妈妈的,以前有朋友问我,那些美国妈妈一人带2个,3个,4个娃,到底是怎么搞定的?她们有什么神通吗?

我想倒不一定有什么神通,而是整体社会环境对妈妈,包括全职妈妈,是非常尊重和友好的。


这种尊重和友好体现在哪儿呢?

首先,我身边的家长圈子里,有全职妈妈,也有职场妈妈,有全职爸爸,也有职场爸爸,不管是哪一种家庭分工模式,都是个人选择,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你想啊,一个社会如果都有好些全职爸爸了,还有人会对全职妈妈说长道短么?


从我自己多年的切身感受来看,在这里,人们对于全职妈妈的价值认可,并不是因着“政治正确”而说的一句违心话,它的确是深入普通民众价值观里的东西。

而且,对于有全职妈妈的家庭,爸爸的育儿参与度并不会因此而减少。比如你走在我们小镇的街头,就能看到很多遛娃的爸爸,有不少还是爸爸一拖二,一拖三的情况。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很多社区都有自己的公园,操场,图书馆,这些都是对孩子和家长免费开放的,姐弟俩从小都没少去这些地方消磨时光。


我想这些客观环境的原因,都是美国妈妈神通的一部分吧?


相对来说,在国内,不论是人们的观念,爸爸的参与度,还是公共设施,都还有不小的可提升空间,所以选择全职妈妈,可能是一条更辛苦的路,也需要更多的勇气吧?

在做决定之前,不妨把可能碰到的问题和困难都想一想,这是有必要的,这也是走进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过程。

我从来都很佩服叱咤职场的优秀女性,这个时代也需要更多这样的女性,但我也知道,那些主动选择成为全职妈妈的女性,同样拥有着强大的内心,有时还要更强大才行。




03 
写给职场妈妈的一些话

我想公号的读者中 ,有很多都是职场妈妈,也许你们或多或少会有在工作与陪伴孩子之间做取舍的困扰,毕竟每天下班回家到孩子睡觉之间,就只有那么几个小时。

我以前听银行里的一位高管做报告,他在讲到家庭的时候说,我一定会为家人腾出时间来,比如今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这个学年我不会错过儿子的任何一场足球赛,后来果然做到了。


现在想一想,这短短的一两句话里,是有很多信息的。职场中的父母,如何尽可能多的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第一是强烈的意愿,第二是具体的目标,第三就是执行力。


我想说的,就是给自己定一些具体,可完成的小目标。比如这位忙到满世界飞的高管爸爸,他可能没办法做到每天和孩子一起吃晚饭,但是到现场观看孩子的每一场足球赛,这是他在规划好时间后能做到的。


对我们来说,这样目标可以是:一周至少5天和孩子一起吃晚餐,周末的时间留给孩子,每天晚上给孩子读书,每周和孩子看一部电影,每个月带孩子去一次动物园/博物馆/图书馆,等等。


最近我写稿的时间都被挤压到了晚上,所以大多数时候是爸爸带姐弟俩睡觉,不过我会看着表,一般快到9点了,我总要停下手头的活儿,上楼给俩人读一两本书,然后说晚安。

写作这件事,是最不喜欢被打断思路的,往往等我再回到电脑前,又得花很多时间重新进入状态。

但是不管怎样,我一定会给孩子们读睡前故事,说晚安,这是我给自己的一个陪伴目标,明确了目标,我才能雷打不动地去做到它。


陪孩子,重要的是投入当下,细水长流,真正的享受亲子时光。至于一天是10个小时,还是2个小时,并不是最紧要的。
By超雄 2020.6 于克利夫兰
近 期 推 文
后台「回复」“加群”
加“0-6岁中美育儿交流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