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闲闲的暑假过完了,姐姐正式升入了一年级,弟弟虽然还没有入学,但也已经在家里有一些学术学习。
关注公号比较久的朋友也许会跟我有同样的感受,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姐弟俩都长大了。

我常常说,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的阶段对生活、玩耍、学习都有不同的需求。

现在姐姐6岁多,弟弟也马上满5岁了,俩人都从「幼儿阶段」来到了「学龄儿童阶段」,他们对玩具、教具、书籍的需求都跟之前明显不一样了。
趁着开学第一周,我们把游戏房的布局也做了一些调整,带你们看看吧。
01
 学习区域
既然孩子们每天都有正儿八经的「学习时间」,我觉得是时候在游戏房里辟出一块专门的「学习区域」。
一个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不论对学习效率还是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是至关重要的。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早前我们的游戏房布置是这样的:姐弟俩每人一张小桌子,分别摆在了房间两个临窗的地方,两个桌子中间是一个收纳柜。

如今我常常要同时辅导姐弟俩的学习,所以俩人得紧挨着坐才行。我就把学习桌移到了之前放游戏桌的大窗户底下,这样我搬一个小椅子坐在中间就可以了。
游戏桌则摆到了这里,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现在家里的文具 、教材、练习册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也要有一个专门的地方摆放。
因为每天都要用到,能随手取放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不想为此再专门入一个大块头的陈列柜,就在美亚上找了一款带轮子的收纳小车。
安装好摆在中间,大小尺寸正合适。每边都有4个小抽屉,2个大抽屉 ,足够装下和学习相关的各种物品了。
我来给你们开个箱,看看里面都放了些什么。
第一层是纸
我放了白纸、彩纸、彩虹刮刮纸,还有几把尺子。这些是平常画画和做数学演算时要用到的,弟弟的点读笔我也加个塞儿放了进来。
第二层主要是笔
因为这一层的高度是最方便取放的。铅笔、马克笔、蜡笔和彩色铅笔,再加上橡皮、削笔器这些小东西。
第三层是教具
左边是弟弟用的数学教具:Learning Resources的MathLink Cube和配套卡片,还有我自制的数学游戏纸;右边有CVC卡片、视觉词闪卡和自制的字母因素卡片。

我一般会提前将要用的教具准备好摆放在桌子上,弟弟是个好动的性子,他更喜欢边玩边学,所以我们会用到各种小游戏。
这是我制作的数学游戏,参考推文:数学游戏
这套视觉词闪卡和CVC拼读卡片是我很中意的,姐姐在学习自主阅读的时候都用到了,如今弟弟接着用。
视觉词闪卡,从美亚购入 
CVC拼读卡片,从Lakeshore购入
我以前分享过CVC卡片的制作模版,在后台回复
“CVC”
就可以领取。

第四层是手工材料
剪刀、胶棒、胶带、热胶枪、贴纸、木棒、纽扣、小眼睛、印章... 都是一些最常用的做手工的材料。
弟弟最近颇热衷于动手做东西,不管是用纸筒、木棒、胶带做一个飞机,还是用彩纸和绳子粘一个风筝,都让他乐此不疲,一遍一遍反复地试验。
弟弟做的纸风筝,还真的飞起来了
弟弟捣鼓出的小飞机
给孩子提供可以随手获得的材料,这就是对创作热情最好的支持了,对不对 ?
第五层的两个抽屉各有所用
一边放了几个文件夹,里面是姐姐做过的数学习题和演算草稿,还有姐弟俩想留下来的画作。
另外一边我特意用来装了乐高小颗粒,姐弟俩可以随时搭建点什么东西。

最后一层是教辅书
包括教
材、练习册、日记本、笔记本这些。

我买过不少柯林斯的练习册,字母、数字、自然拼读、书写练习、加减法、乘除法这些都用过,姐弟俩很愿意做这些练习册。美国的Brain Quest全科练习册我们也入过,也很不错。
姐姐很钟爱她的日记本,我觉得记日记是很好的习惯。虽然她现在写的日记里还有不少拼写错误,而且基本上是一板一眼的流水账,但是她有记录和写作的热情,这是最可贵的。

我也慢慢地引导她在日记里面加入更多的细节和个人感受,这样会更生动、更丰富。
她还好几次很骄傲地跟我说,妈妈,等我长大了也要写博客!看来小姑娘是真的觉得我的工作很有意思啦!
之前有朋友问到我们用的数学教材,我选的是美版新加坡数学一整套包含了教材、课后习题、加强版习题、以及应用题集。
美版《新加坡数学》其中的2本
我对这套书还是很满意的,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以后可以详细地介绍。
几层抽屉都看完了, 是不是觉得这个收纳小车虽然看着轻巧 ,但是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呢?
我还在最顶上放了几本书,比如弟弟正在读的分级读物,乐高搭建创意书等等,如此一来真是都齐全了,这些书是可以随时根据需求做出调整的。

这块小小的区域就是我每天带姐弟俩学习的地方了,我自认为足够简洁,不花哨,但是特别实用,需要的东西都在手边,这是对学习效率最重要的保证了。
过了一个暑假,姐弟俩都玩野了,好多习惯都抛到了脑后,让他们重新拾起有始有终、物归原位、负责任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有必要的。
我准备了这样一个玻璃瓶,一天下来如果俩人做得好就可以各自往里面放一个绒球,等到玻璃瓶装满了一半,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比如全家看一场电影、去喜欢的餐厅吃饭等等。

当我用奖励的方法去激励孩子的时候,我更愿意把奖励设置成
「一起做一件事情」
,而不是单纯的
「物质奖励」

因为在我眼里,「奖励」是对成长的一种「庆祝」。
02
 玩具与教具的比例
姐弟俩小的时候,游戏房里摆放的是各种玩具,还有大片的玩耍空间。
现在这里的功能不一样了,它既是学习的地方,也是玩耍的地方,所以玩具与教具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

我撤走了很多不常玩的玩具,放上了更多的适龄书籍和桌游,为的是让这里一直紧跟孩子们成长的脚步。
整理玩具的时候,我发现这几年剁手过的东西不计其数,但是真正经久不衰的经典玩具却只有那么几样。

乐高得宝、乐高小颗粒、磁力片、原木积木、积木条,这几样都是姐弟俩到现在仍然青睐的好东西,每一样都是伴随我们好几年的旧物了。
虽然入手的时候有一丢丢心疼银子,但是时间证明,它们带来的欢乐和创意,以及珍贵的亲子时光是大大超过当时的那份投资的。
玩具「在精不在多」,这是我一手带大两个孩子,一再得到验证的道理。
如今还留在游戏房里显眼地方的玩具,也就剩这几样了。当然,还有一些我们常用的教具其实是「教具+玩具」两用的,以后再慢慢介绍吧。

在给大家团了积木条和红火箭之后,很多朋友在着急地询问磁力片,我并没有忘记哦!
最近终于找到一款让我非常满意的磁力片,我会在十一放假前给大家团上,如果你正想入手或者补充磁力片,一定等看完我的推荐再做决定,这回连赠品都足够分量。
小神兽们都开学了,你们的生活和心情有什么变化吗?想听你们聊几句!
By超雄 2020.9 于克利夫兰
近 期 推 文
后台「回复」“加群”
加“0-6岁中美育儿交流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