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
没有二维码,就不配做一个人吗?
这是我昨天读到最尖锐的一条网友留言。
前天,在湖北宜昌。
有网友爆料,一名老人独自冒雨来交医保,但因为只带了现金被拒。
现场的工作人员回应道:
这里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
视频中,白发苍苍的老人,想说些什么,但动了动嘴唇,又什么也没说。
她也许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代她在手机上缴费的亲戚。
那一刻,老人落寞无比。
(图片来源:沸点视频截图)
但最让人唏嘘的,不是这些,而是一些网友的评论。
有人说,具体的办事人员,也有自己的难处。
不错,当地也许是有规定,但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拒收。
法律早有明文规定,你为难一个年迈的老人,真就理直气壮吗?
有人说,在缴纳医保前,老人的孩子就不能教教她吗?
这句话冰冷又残酷,生活艰难,有几个子女能够日日陪伴在父母身边,更不用说其他。
真正应该被责备的,是对老人办事不便的刻意忽略。
所有的老人都曾是少年,但不是所有的少年都会理解老人。
生命两端从来是不平等的。
3岁的孩子打碎了一只杯子,可以只会被笑着责备太淘气。
但80岁的老人,没有微信,不会用智能手机,在这个社会,可能就会被淘汰,直至被歧视。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
今年疫情以来,老人因为不会用微信,不会用智能机,处处受阻,这样的新闻越来越多了。
健康时报,曾经记录下黄女士在北京艰难的求医经历。
由于牙痛难忍,儿子将她从老家接来北京做种植牙。
儿子工作非常忙,黄女士执意不让孩子请假陪她去医院。
但她直奔医院后,发现没有提前网络预约挂号,根本无法就诊。
儿子下班后,耐心地帮她注册网络预约挂号信息。
却又发现,他们想预约的医院放号时间是中午12点。
他们折腾了好几天,才约上号。
但系统又要求,进入医院大门前,必须先扫健康宝,填写手机上的表格,量体温。
黄女士年龄大了,表格里的字看不清,可能填错了,一直不能显示工作人员要的那个页面。
尽管她两次挂上了号,还是进不去医院。
最后,迫于无奈,儿子只能专门请了假,陪黄女士去看了门诊。
疫情期间,完善相关信息,高效管理人员流动,当然没有错。
但让老人被一个二维码,或是一个健康宝难住,就是完美且正常的吗?
科技作家吴军,在《浪潮之巅》中说:
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每一个人都应该看清楚浪潮,赶上浪潮。
然而,就算竭尽全力,有些老人也真的赶不上了。
他们已经被此起彼伏的浪潮拍倒。
是的,这个社会正在一点点抛弃老年人。
许多设计和行动的初心,也许并无恶意,但事实上,他们还是选择了对老年人视若不见。
尤其是在这个手机支付已经普遍的时代。
尤其是对农村里的高龄人群。
前段时间,豆瓣上一则名为《大家出门还是带点现金吧》的帖子,在网上大火。
为什么出门要带现金?
因为现在很多摆摊或卖菜的人,都是来自农村的老年人,他们没有手机,也不会用手机支付。
就算在摊位上挂了一个二维码,这个二维码的主人,也是他们的儿女。
他们辛辛苦苦干一天活,最后赚的钱,多半都进了儿女的口袋。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儿女都是不孝顺的。
但是,老人的血汗钱,还是直接交到他们手中更放心。
你出门尽量带个五十到一百块,买老人东西的时候,就能用现金支付。
那些没有手机的老人,他们拿到现金,更踏实。
微博上,有一段话曾经很流行: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云监控,已经无所不在。
有了手机支付,人们再也不用放太多的钱在钱包,或家里,偷窃犯都快失业了。
科技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和道德,这也是两千多年前,孔子和老子这些圣贤,没有想到的。
但古人没有想到的,还有:
在今天,老人已经不能像孩子一样被体贴。
他们花了一辈子,才熟悉这个现实世界的规则。
但过了60岁,他们发现,一切规则又都变了,他们又被抛下了。
智能手机时代,老人有着怎样的困惑和感知?
记者张赫有过一段描述,读来让人唏嘘。
他说:
老人们就像走在沙漠里,四周昏黄一片。该往哪里走,会发生什么,全然不知,充满害怕。
他们拼了命地适应,和学习,到最后依旧无能为力。
就算是一直在努力跟上时代的人,也不例外。
我的父亲,是个资深的手机迷。
几年前,就开始在手机上看新闻,读小说。
隔三差五的,就会给我发微信,告知天气的变化,又或者是他最近看到的好文章。
今天5月,弟弟的女儿10岁生日,他去南宁游玩了一趟。
没想到,回来后,他发誓再也不出远门。
仔细问了他,才了解事情的详情。
还未下车,弟弟就发来消息,要他在一个小程序上填写个人信息,这样才能扫码出高铁站。
他填了半个小时,才弄好,出发时的好心情,已经少了大半。
然后是抵达后,参观景区,几乎每个地方,都要在手机上来一次繁琐的信息填写。
打电话给我,他说:感觉自己真的老了。
听到这句话,那一瞬间我觉得格外心酸。
我们的父母,真的老了,他们对这个世界,有了越来越多的不解:
为什么,很多商店不收人民币了?
为什么,高铁站里的窗口,要买票越来越难了?
为什么,路边的小黄车,年轻人一骑就走了,而他们打的士,很多司机都不愿意搭载了?
手机,慢慢长成了人的一个长方形的器官,新的时间开始了。
父母们不怕死亡和离开,却被快速奔跑的世界落下了。
年过60,到底意味着什么?
有太多的人,可能并不知道。
前段时间,看综艺节目《忘不了餐厅》,很是感慨。
节目中,黄渤、宋祖儿和王彦霖,提前体验了老年生活。
黄渤穿上高龄体验的专业穿戴设备后,突然发现,四肢因为负重无力,腰也难以伸直。
就算是上下楼,他也需要使用拐杖。
因为视力退化,切菜时,黄渤不得不弯腰低头,但还是两次切到了手指。
后来,黄渤兴致勃勃的表示,要来一段唱跳表演。
但在高龄体验设备的“禁锢”下,他的舞步显得异常艰难,演出宣告失败。
节目最后,黄渤颇有感触的说,把腰伸直的感觉真好,他呼吁年轻人应该对老年人多点耐心。
年龄越来越大,人就会活得越来越小。
就像开始蹒跚学步的我们,他们的肌体在退化,他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重新学习。
学会稳稳的走路,学会不让孩子担心,学会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有一段意味深长的独白:
为什么老年人都醒的早呢?
是想拥有更长的一天吗?
不是的。
他们醒来更早,只是想留出更多的时间给我们等等他。
等等他不再矫健的步伐,不再格外清醒的大脑。
等等他在智能手机前的惊慌失措。
真的,别再让他们成为数字时代的难民了。
华晨宇说过一句话,我很喜欢:
我明白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我也明白这个社会的因果关系,但并不代表我们要置身其中。
这是一个高速奔跑的年代,但并不代表我们不能保存温情和耐心。
网络上,有个说法很扎心:
两亿中国老人,走失在二维码里。
对不起,二维码不为他们服务。
201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2.5亿。
但其中接触过网络的,刚刚超过6000万人。
而在农村,至少一半的老人,没有接触过智能手机和微信。
他们不会扫码,被二维码一次次的为难。
这个世界,走得太快了。你在高楼看风景,而许多老人依旧在深沟。
他们害怕被这个世界遗忘。
智能时代的意义,不只是让大多数人受益,也应该不让少数人被挤下这趟公交车。
希望社会的设计能够继续完善,所有老年人,在他们惊慌失措时,能有人帮帮他们。
不要觉得,这是和你毫无关系的议题。
那些不知道怎么办的老人,可能是你的父母,是你的亲人。
他们今天因为手机而遭遇的困境,也可能是几十年后,你可能遭遇的难题。
让没有手机交不了医保的消息消失;
让那些因为变老,而遭遇种种社会性不便的“黄渤们”,在新闻中再也不见。
-END-
大家好,我是脆皮, 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曾花3个月时间复习,考上985高校硕士,成绩全国前三。工作13个月,即成集团公司年薪最高员工。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沸点视频
2、《被二维码抛弃的2亿老年人》,健康时报
3、豆瓣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