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公众号 米粒妈爱分享)
在吃美国大选的瓜时,枪林弹雨的缝隙中,米粒妈注意到一则新闻,不声不响地出现在各大主流媒体:
国际法院现任中国籍副院长薛捍勤,成功连任国际法院法官。
如果不是外交和司法界专业人士,恐怕很少有人听过这个名字,对国际法院更是知之甚少。
不过,薛捍勤的当选,几乎是中国法律界最值得骄傲的里程碑之一,也为全世界女性树立了标杆。
为什么这么说?米粒妈简单科普一下:
国际法院位于荷兰海牙,又称“海牙法院”,是联合国六大主要机构之一只受理国家间的案件,个人纠纷人家是不管的。
可想而知,国家法院的15名法官,也必须是各方面过硬的“天选之人”:
一是、人品高尚;
二是、担得起本国最高司法职位资格;
三是、国际公认的杰出法学家,;
四是、绝对公平公正,不代表任何国家和政府。
而能在层层筛选后成为副院长的,更是优中选优,“尖刀上的刀尖”。
国际法院74年历史上,中国人本就寥寥无几,直到2000年,史久镛才成为首位中国籍副院长,于4年后任职院长。
而薛捍勤,在16年后成功接力,成为历任108名法官中首位女性中国籍法官、首位女性副院长,非常之奥利给。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薛捍勤呢?
让米粒妈有点遗憾的是,薛法官成就瞩目,但生活却低调到几乎空白,翻遍全网,我也没能找到她的成长经历。
但从她留下的寥寥足迹中,米粒妈发现,她的成功还是离不开:坚守,勤奋,人如其名。
跟米粒妈姥爷一样,经历简单但是大半辈子都在奋斗:
1955年,薛捍勤生于山东军人家庭,高考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她本科期间对法律产生了浓郁的兴趣,毕业后就报考了北大国际法研究生。
听上去顺风顺水,是吧?
但实际上,咱们这一代人可能根本想象不到,那时候想踏踏实实学习、考试有多难。
上课难、资料少、录取少,似乎全世界都在和你作对。
就拿米粒姥爷来说吧,当年他高二辍学务农好几年,才等来恢复高考。
不过在又穷又闭塞的农村,老师自己都没读过大学,也压根儿不愿意帮他复习高考,嘲笑他们“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于是,米粒姥爷和其他三个想考大学的农村小伙子就逃课,去后山复习、相互讲解、相互讨论。

临近高考,他们几个“扎根”在昏暗破败的教室里,除了上厕所不出门。饿了就吃一口干粮,困了就在桌上趴一会,然后继续起来学习,这样持续了两个月。
详尽的故事看这里👇

薛捍勤高考那会儿也是一样难。
当年正是全国摧枯拉朽、百废待兴,法学教育几乎是一片荒原。

更别说,女孩能上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但二十出头的薛捍勤,还是选择了一条当时“看不到头”的路,这其中的毅力、勇气和魄力,是相当惊人的。
毕业后,她在外交部埋头苦干,两度前往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进修,拿下硕博学位,代表中国政府出席重大国际会议,主持多边、双边国际谈判,终于成为国际法律界绕不过去的女人。
回首奋斗之路,薛法官总是笑着说:
“就是为了这个目标,我一直在国际法领域努力地干,不知不觉已过了30多个年头。好像总在赶路一样,总有一种急迫感。”
一步步从山东走到北京,再从北京走向世界,作为那个年代的女性,薛捍勤真的太飒了!
所以,2010年,当83岁高龄史久镛法官辞职,国际法院开展补缺选举时,薛捍勤直接获安理会全票通过,获联合国大会152个与会国的150票,仅2票弃权。
以实力和人品,争取到几乎所有成员国的信任和肯定。
身处司法和外交两大“男人味”十足的行业,薛捍勤曾半开玩笑地说:我确实进入了“双重的男人世界”。
她常常被称为“铁娘子”“女强人”,但薛法官却对此连连摆手:
“不喜欢!”
因为她觉得,越是强调“女”,越说明女人的成功是不正常的。
这样的薛法官,认为正在给我们提供一个新思路:
女人要有信心,没有必要过分强调“铁娘子”,而是要将女性的独特价值凸显出来,并不意味着“变得和男人一样”才算成功。
如果发自内心地认同男女平等,又怎么会下意识地给别人贴性别标签呢?
这种现象反而在提醒我们,
大家仍然习惯了以男性的目光审视女人,而女性还没有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和力量,必须像花木兰一样化装成男人,才配谈成功。
米粒妈想起一位在日本做高管的女性好友,年近40依然独身,她早已不指望结婚,为自己买好了钻戒。
这样的“一克拉女孩”在日本并不鲜见。
她们必须割舍婚姻,才能换取职场的信任,只有斩钉截铁地独身,才足以应对“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的质疑。
为了事业自由,被迫阉割婚姻自由,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压迫?
波伏娃曾揭露过一个性别的真相: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成为”的。
也就是说,别人告诉你“女人是什么样”,我们也就认定,女人就是这样的。
就像有人把水灌进了圆形的瓶子,我们就天然地以为水是圆形。
但其实,水可以成为任何形状,女人也可以活成任何样子,不是吗?
米粒妈又想起中国另一个外交女神:前外交部副部长,傅莹。
还记得年初佩洛西在发布会上谈到华为问题,被怼得说不出话来吗?
没错,那位英语流利、思路清晰、字字珠玑的女士,就是傅莹。
17岁家道中落、被下放务农,傅莹是不幸的,但幸运的是,她因此拥有了必须奋斗和探索的动力和自由。
即使是黑白照片,最左边那位笑得最灿烂的少女,就是17岁的傅莹。
农活之余自学英语、法语、罗马尼亚语,以数学满分考进北京外国语大学,再一步步成为世人眼中TOP1的外交官。
成功如傅莹,在采访中她如是说:
“女性成功与否,只关乎她自己的感觉,不一定要受到社会的评判。”
这话一语道破了,女性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不是处处压男人一头,也不是变得和男人一样,而是能不被别有居心地引导,能保持独立判断的自由。
波伏娃曾说,女人的不幸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
那些诱惑,都是包裹着糖衣的迷魂药。
米粒妈相信所有女生都听过这些话:
女孩子学不好数学,只能学文科,到高中就不行了;
不用太拼,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找个安稳工作,结婚生子才是最重要的;
女人太强势、太有野心,肯定嫁不出去/婚姻不幸;
……
这些话,让女人一次次在温水煮青蛙中自我麻痹,慢慢妥协,发自内心地认为,女人头顶的天花板,永远比男人低,最后奉为真理,代代相传,
如今,女性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
是商家,是男朋友,丈夫,而我们对自身的认同,反而是最稀缺的。
年龄、容貌、身材、单身的焦虑,无一不牢牢扼住每个女人的喉咙。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明明着上去普通却无比自信”的男人和“明明非常优秀却还是自卑”的女人。
米粒妈只想说,
女人并非次要,附属,弱势,生而为人最大的价值,在于按照自己的期望奋斗和努力,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形状”,而不是被外界的标尺裹挟。
如果我们用力追求的男女平等,不过是让女人成为另一个版本的男人,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以上,与所有人共勉。
最后给咱们中国的大法官点个【在看】,希望所有老母亲们,都能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也欢迎加我的个人微信mlm735来聊聊你对女性成长的感悟~
谁说冬天是时尚绝缘体
,米粒妈准备了知名运动品牌同厂工装羽绒服T400手表手镯意大利奢品MS同厂德绒牛仔裤,还有日本蜜梨护肤5件套迪奥平替版变色唇膏。也给孩子准备了科大讯飞词典笔练字钢笔礼盒,上次好多妈妈没抢上的儿童羽绒服,这次我把羽绒马甲加绒也一起薅来啦!快去看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