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 击 青 年 大 院关 注 我 们 👆

家人们晚上好,我是勇博。
今天,我想跟大家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这件事,我已经纠结了很久。
上个月我写了一篇关于中国尘肺病的文章,其中提到了器官捐献的问题:
在中国,每一个供体背后,就有三十个病患在等。
可见器官是何等的稀缺。
所以思来想去,我决定把自己捐了。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填写好资料提交,我就获得了一张电子卡片: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卡。
草率吗?
是有那么一点,这么大的事情连个仪式感都没有。
按理说像我这么浪漫的人,就应该挑一个特殊的日子,给自己再点上根蜡烛,郑重其事地提交资料,重新审视自己生命的意义。
但整个报名流程,就像刷牙一样简单。
我,光荣成为了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
在此之前,还有180万人,跟我做了同样的事情。
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上升。
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敢于接受“器官捐献”,直面死亡。
2019年,中国每百万人口年捐献率,已从2010年的0.03达到目前的4.53。
年捐献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之后的24个小时里,我脑海里闪过了好多问题,也引起了我对生命的思考。
捐献器官这事儿,我本来没打算告诉家人。
因为我觉得也没什么可说的。
直到后来,我看到网友们的经历,才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件小事。
绝大多数的父母反应十分强烈,有的大发雷霆,有的嚎啕大哭,甚至有的以死相逼……
其实中国大多数家庭观念里,忌讳谈论生死。
他们总觉得生前捐献器官,是一件很晦气的事情。
我虽然不在乎,但毕竟要考虑父母的感受。
想到这点后,我这看上去的“英勇就义”,多少有一点自私了。
从长辈的视角看待这件事情,我确实是想一出是一出。
后来我了解到,尽管我们成为了器官捐献的志愿者。
真到了躺在病床上的那一天,最终决定权利还是我们的家属。
所以,捐还是不捐,其实还是要以家人的落款签字为准。
但最后的决定权,只会让家属更加左右为难。
从2009年开始,我国医疗界就逐步推崇器官捐献,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可在中国,根深蒂固了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就是死留全尸。
有人对这个问题,还做过一份非常详实的田野调查。
调查结果显而易见,大家都是极不支持的。

表面上看,它与我们的传统观念相悖。

其实真实的原因,远比这还要复杂。
我们签署捐献协议时的“舍生取义”,只不过把最艰难的抉择留给了家属。
2018年,这个生死抉择,就落在了彭先生一家。
自己的儿子躺在病床上,在呼吸机的作用下艰难维持着心跳。
但是再多的药物治疗,都已经无济于事了。
而此时,来自红十字会的器官捐献协调员,正在跟父母协调捐献器官的事情。
对于此时悲痛欲绝的父母来说,这个至关重要的签名,几乎决定着儿子的生死大权。
只要拒绝,自己的儿子就可以多活一天。
但是接受,就意味着要立即拔掉儿子的呼吸机,彻底与这个世界告别。
一念之差,却是天人两隔。
终于,儿子的父亲颤巍巍地在捐献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随后医生拔掉呼吸机,将他推进了手术室。
父母紧紧跟在医生的后面,哭天喊地一遍一遍对儿子说:
对不起,妈妈对不起你,要以这样的方式继续活着,对不起……
撕心裂肺地哭喊,没有人不会为之动容。
我流着泪看完这段记录片,心里像是被插了一刀。
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在生前签署捐献书,但真到了那一天,备受煎熬的却是父母。
他们能怎么办呢?
签字的话,自己像是亲手送走了孩子。

不签字的话,又觉得违背了孩子的意愿。
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如果是我们的父母签订了这样的协议。
轮到我们做决定的话,也会崩溃吧。
想到这里,我立刻将此事告知了我妈。
人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更何况是自己的器官呢。
这件事不应该是我自私的决定,我该考虑亲人的感受。
其实在告诉我妈之前,还发生了一件让我心虚的事情。
那就是我的身体器官,是否符合捐献标准。
在纪录片《人间世》中,讲述了一段关于尘肺病的肺移植手术的故事。
2017年,中国有5146例心脑死亡的公民,成功进行了器官捐献,由于供肺容易出现感染,肺的利用率只有5%。
纪录片主人公戴向群,是等待肺移植手术的患者之一。
从医院得知有了肺供体的消息后,他托着氧气袋,跟随父亲坐了两个小时的车赶到医院。
这个电话,戴向群等了好几年。
各种病例、证件一一检查齐全,生怕有任何的疏忽错漏,让这次渺茫的机会从指尖划走。
戴向群一家相互加油打气,殊死一搏。
还有两个小时就要进手术室了,噩耗突然出传来。
医生告知戴向群一家人:
肺供体因出现轻症感染,大大降低手术成功率,不建议实施手术。
因为供体在脑死亡之前,一直插着呼吸机,导致肺部出现感染。
医生为了规避失败的风险,提议暂缓这次手术。
失落的情绪,再次笼罩在戴向群一家。
所以在我成为志愿者之后,我开始比以前更珍惜自己的身体。
之前,我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

抽烟、喝酒、熬夜……
我很怕因为自己的疏忽,会导致器官已经无法再利用。
甚至我还专门请教了一位学医的朋友。

他告诉我,关于器官问题确实比较复杂。
就拿肺部移植手术来说。
根据柳叶刀的相关内容表述:
尽管接受吸烟者肺的肺移植受体,较接受非吸烟者生存期更短,然而研究人员发现,这总比那些仍在等待名单者总体生存情况更好。
用大白话翻译就是:
吸烟者的肺,质量虽然没有不吸烟者的肺好。
但是对于等待肺移植手术的患者来说,也能够起到延续生命的作用。
根据英国肺移植数据的资料统计:
1999年到2010年之间,肺移植手术1295例,其中2/5都是来自有吸烟史的供体。
这也让我长舒一口气。
但我还是会有顾忌,毕竟放在以前,我的器官只属于我。

但现在不一样了。

它不仅属于我自己,还属于下一个可能接受移植的朋友。
所以在成为器官捐献的志愿者之后,我人生第一次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
烟抽的越来越少,酒喝的也越来越少,甚至连熬夜的坏毛病也在一点点戒掉。
这一刻,我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活。
更是为了未来那个素未谋面的朋友而活。
让自己变成一个对社会更有用的人,只需要我们好好活着。
在把捐献器官这事儿告诉我妈后,她很快给我打来了电话。
果然,先是一顿劈头盖脸地臭骂。
她说我总是不省心,还勒令我赶紧撤销……
你看看,跟网上的留言一模一样。
尽管如此,我最后还是说服了我妈。
我很坚定,要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
其实放在以前,我也会很犹豫。
但是今年上半年发生的事情,让我相信今天的选择是正确的。
一场疫情,让我对生命有了重新的认识。
生命太脆弱了,脆弱到一个看不见的病毒,就可以摧毁成千上万条人命。
生命也太顽强了,顽强到明知道有多可怕,还会有人敢上前殊死一搏。
没有人能够在这场世界性的灾难面前全身而退。
但总有英雄会前赴后继。
而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可能十分有限。
很多老读者都知道,当时我和易岚、志洋也都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给武汉前线医院,捐赠了很多口罩和防护服。
但还是觉得心中有愧,毕竟我们只能在后方默默支持。 
这一刻,我们被保护的很好。
那如果有一天,当别人需要的时候,我们能不能站出来做些什么?
而器官捐献,可能就是我能做的其中一件事情吧。
它让每一个平凡的生命披上光辉,让短暂的生命换了一种方式得以延续。
在过去,我们被这些英雄们保护。
但这一次,请允许我用这样的方式保护更多的人。
每一个器官捐献的志愿者,就是别人世界里大大的英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