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公众号 米粒妈爱分享)
最近,米粒妈追了一个综艺《想想办法吧爸爸》,被戚薇古灵精怪的女儿圈粉了。
萌力十足的Lucky,浑身都透露着一股机灵劲儿,是节目中名副其实的表情包大户和金句制造机。
面对镜头,她总能有各种精灵古怪的表情,眼神和眉毛里都是戏。
而她的爸爸李承铉也是个名副其实的“神仙爸爸”。
一次旅行中,Lucky将自己的美妆蛋弄丢在飞机上了,李承铉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责怪,更没有不当回事,而是想着赶紧帮她找回来,甚至为此惊动了机场保安。
终于找回来了,再看爸爸这一脸乐开花的表情。
什么是安抚物?
其实一只小小的美妆蛋真的不值什么钱,但是对于lucky来说,却有着特殊的陪伴意义。
出发之前,爸爸帮lucky收拾行李,特别强调要带上一个旧旧的美妆蛋因为lucky每晚睡觉的时候,都要拿着美妆蛋捏一捏、转一转,才能安心睡着。
很多孩子小的时候,都会对一样或者几样东西产生特殊的“依恋”感情。有的是毛绒玩具、小毯子,还有的是洗澡鸭。
不仅白天形影不离的抱着,晚上也一定要陪着自己才能安然入睡。
《小猪佩奇》里乔治的恐龙玩偶,每天都要一起吃饭、洗澡、睡觉。
米粒小时候,有几块心爱的小积木。每晚都要放在床头柜上,才能安心的上床睡觉。我们全家出去旅行,米粒也一定要把这几块积木背在小包里随身带着。
这些大人觉得匪夷所思,孩子却爱不释手的小物件就是安抚物。
六十多年前,英国的儿童医生、心理学家Winnicott是这么解释的:
依恋物(安抚物)是小宝宝抵抗焦虑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分离焦虑。
宝宝拽着不放手的物品,是他们发明的“过渡性客体”。作用是替代母亲给予孩子温暖和安全感。这些过渡性客体能帮助孩子们对抗焦虑、寂寞,给孩子以安全感,帮助他们安然入睡。
小小安抚物,大大安全感
好多孩子从婴儿期就拥有自己的安抚物,比如毛绒兔或玩具熊,这些玩具会一直陪伴着他长大。
米粒妈闺蜜的女儿有只“存在感”超强的毛绒兔。小姑娘的每张照片里都会有邦尼强势出镜,游戏垫上,婴儿车里,外出就餐的宝宝椅上,甚至是医院的病床上,在小姑娘人生到过的所有地方,都有小兔子的陪伴。
对她来说,这个毛绒兔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玩具了,更像是一直陪伴自己的最亲密的“好朋友”,既能带来安全感和稳定感,也能带来温暖和力量,是他们适应陌生环境的“情感拐杖”。也是他们适应这个新世界、新环境的情感支持。
孩子寻求安抚物,陪伴他们渡过恐惧和孤单,帮助他们了解和接纳真实世界,是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关于安抚物,米粒妈推荐给大家一个绘本:《阿文的小毯子》
小老鼠,有一个心爱的小毯子,无论干什么都要带在身上。只要有小毯子陪伴,阿文心里就很安稳
要上学了,阿文仍然离不开小毯子。于是,妈妈就把小毯子剪成了一块一块的手帕,阿文每天带着它的手帕,很快的就适应了学校的生活。
像阿文的小毯子一样,米粒的那几块积木就像是他的定心丸,只要把它们带在身上,去哪里都不怕。
不仅如此,安抚物是一个很好的“认知期媒介”
还记得闺蜜还曾跟米粒妈说过,孩子每天对着兔子又搂又抱,亲得不得了。无论是游戏,吃饭,还是睡觉都要兔子陪着,搞得亲妈都有点“妒忌”兔子了。
不过这只兔子也帮了闺蜜不少的忙,比如孩子穿衣服、刷牙、睡觉不肯配合的时候,她就用兔子跟娃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孩子每次都会开开心心地配合,也不用对着孩子发号施令了。
没有威胁,不用贿赂,更用不着吼,嗓子不疼,血压不高。
随着陪伴时间越来越长,孩子会将安抚物拟人化,甚至真的把它当成“朋友”。
他们把自己的心理投射给安抚物,在利用安抚物做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对内认知自我,对外认知世界,完成自我和世界的连接。
安抚物如何引入?
主流的建议是在婴儿满6个月左右的时候,引入安抚物,大部分婴儿在这个阶段,开始产生分离焦虑,容易与安抚物建立“感情”。
其实,在任何阶段都可以为孩子引入安抚物。
米粒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开始出现分离焦虑,每次送到幼儿园,都会在我离开的时候大哭起来。幼儿园的老师嘱咐我,可以带一个米粒喜欢的东西过来。
刚好,米粒正对一套积木爱不释手,每天都要挑两个攥在手里,吃饭也舍不得放下。我听从老师的建议,每天都让米粒拿几块积木去幼儿园。
在这几块积木的陪伴下,米粒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这几块平平无奇的积木竟然能在为米粒分房睡这件事上立下大功。
老粉估计还记得,婴儿时期的米粒是个睡渣,不仅哄睡超难,而且根本不肯自己睡小床。每次都是先在大床上艰难哄睡,等他熟睡之后,再小心翼翼的把他平移到小床上。把我和米粒爸熬成了睡眠严重不足的拆弹专家。
可是自从有了小积木这个忠实的“伙伴”之后,米粒对于跟大人分房睡这件事也不那么抗拒了。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米粒都会拿出那几个小积木,自己边嘀嘀咕咕,边摆出奇怪的“阵法”,然后就十分心满意足爬上床开始睡觉。
我简直要感动得痛哭流涕,本以为要经历多次“恶斗”、几次反复的分房,竟然这么顺利。
给孩子准备什么样的安抚物?
大部分孩子有强烈的安抚需求,如果你不给他们准备一个毛绒玩具或者小手帕之类的东西,他也会自己寻找安抚物的替代品,比如妈妈的头发、耳朵,实在找不到,就会喜欢吃手。
对于婴儿来说,吃手不是问题。但不少孩子长大之后,不仅没有戒掉吃手,还会在紧张不安的时候啃咬自己的指甲。
其实,给孩子选个合适的安抚物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两点:
  • 安全
最好不要有附着物,比如纽扣、珍珠、亮片、绒球、小蝴蝶结等装饰物,一旦脱落,容易被孩子误食;
不要带有丝带或者系带,防止缠绕孩子身体造成危险。
  • 容易买到
一旦原版的那个弄丢了,也能很容易的帮孩子找到替代品。
如果是想给娃准备毛绒玩具的安抚物,米粒妈强烈推荐宜家的各种布偶。首先设计上,基本没什么安全隐患,其次非常便宜!可以给在家备上一两个,方便清洗替换。
最重要的是,宜家的很多款毛绒玩具已经卖了好多年了,而且还有继续卖下去的趋势,根本不用担心绝版。如果你家娃对宜家玩具感冒,米粒妈还专门总结过一篇安全高颜值的毛绒玩具,戳
《被杨洋抱着环游中国,怎么能这么幸福!》
说起这个,米粒妈可是有切身之痛的。
有一次我们全家出国旅游,晚上到了酒店,米粒准备睡觉的时候,照例去找他的积木,结果发现少了两块!
出国这几天,有点认床的米粒都要拿着积木睡觉。虽然酒店的环境是陌生的,但是有这个从小陪着他长大的“老朋友”相伴,米粒一直都睡得踏踏实实的。
积木丢失的那一晚,米粒空落落的,加上第一晚在新酒店睡觉,米粒一晚上喊了好多次妈妈,第二天更是要求跟我们挤大床。
虽说这是出门在外,孩子认生可以理解,可是万一米粒从此不肯自己在房间睡觉那可怎么办!
越想越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转天一早,我就跑到当地的商场去给米粒找同款了。结果,所有商场都是查无此“木”。
毕竟那款积木米粒也玩了很多年了,连官网都停产了。还好米粒爸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国外的二手网站上买到了两套一模一样的。
这件事情给米粒妈最大的教训就是:不要用任何不知道到哪儿去买第二个的东西做安抚物。
关于要不要戒断安抚物?米粒妈觉得顺其自然就好。
对孩子来说,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能吸引他们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他们的内心也在变得坚强和独立。大部分孩子在上学之前都能自然的戒断安抚物。
对于那些因为害怕难以戒断而不愿意给孩子安抚物的人,米粒妈想到西尔斯医生在亲密育儿指南中的一句话:
“我见过的安全感最强的孩子们,在他们认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前,都有他们内心所依附的物或人。让孩子们拥有他们柔软的朋友吧。别担心,在她出嫁的那天,她不太可能带着它走过婚礼的殿堂。
现今的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安抚物在儿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让孩子感到安全和舒适,还能让他们学会如何在难以应付的环境中自我安慰。
其实,对物品产生强烈的依恋,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
孩子是不是喜欢安抚物,和是不是缺乏关爱,真的没啥关系。
给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安抚物,除了能够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上对安全感的渴求之外,还能成为他们认识和探索世界的拐杖。在安抚物的陪伴下,他们将勇敢的迈出独立的第一步。
虽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安抚物,但是,如果他们需要,就不要强行帮他们戒断。
一个陪伴他们睡觉的小物件并不会损害或干扰到其他人,所以无需小题大做,也不必忧心忡忡,尊重孩子、守护孩子就是我们能给予的最好的爱
最后,米粒妈推荐给大家一个关于安抚物的温暖动画:《幸福是一条温暖的毛毯》
小男孩Linus有一条蓝色的毛毯,他每天跟毛毯形影不离。一旦离开毛毯,Linus就开始烦躁、焦虑、浑身冒冷汗,总之就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对于Linus来说,毛毯能吸收自己的恐惧与挫折
不光是Linus,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依靠点什么才能在寒冷残酷的现实世界中生存下去~
幸福并不复杂,它有时候仅仅是安全感。
对于Linus来说:幸福就是抱着自己的蓝色小毛毯。
想跟孩子一起看这部温暖有爱的动画吗?后台回复“安抚物”,获得观看资源。
你家宝贝有心爱的小物件吗?快加米粒妈个人微信mlm735,一起来聊一聊那些关于安抚物的趣事吧~
点个【在看】,和孩子一起,去感受安抚物带来的温暖和力量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