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佳玥
沈阳华德福故事屋创始人
采访、文字:Emily Liu
摄影:丰树摄影
我是佳玥,孩子们都喜欢叫我佳玥老师。我有两个可爱的女儿,老大9岁,老二7岁,今年是我36岁的本历年。
好像每到本历年的时候总会发生一些不平凡的事情,而今年似乎格外不平凡一些。
只是不管经历过多少不平凡的事,有过多少不平凡的想法,在这个马上要步入40岁的年纪,我依然不得不说,自己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一个人到中年却依然只喜欢讲故事的人。

我在沈阳出生,在沈阳长大,父母也都是平凡而善良的普通人。

妈妈心灵手巧,爸爸憨厚朴实。我小时候的衣服都是妈妈给我做的,如今的孩子大概都不了解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了,可我总记得小的时候,我跟妈妈说要什么样的兜,妈妈就能做出什么样的兜,我说要什么样的领子,妈妈就能做出什么样的领子,似乎是这种潜移默化地影响,让我觉得,也许很多事,只要想就没有做不到的。
而我爸爸最常说的话就是,他这辈子最成功的事,就是给我找了一个好妈妈。
后来大学学了英语专业,毕业后也曾有过很多选择的机会,只是相比起从事语言研究,我更喜欢把英语当成一把钥匙,一个桥梁,英语帮我链接了很多人事物,也是英语把我引领到教育领域。
工作十几年几乎也一直没有脱离英语,当英语老师,做英语翻译,出国带国际游学项目,以及现在每天用英语给孩子们讲故事。
毕业后在早教行业工作了四年,2011年,大女儿出生,在研究母乳喂养的过程当中,我接触到了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理念
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理念的创始人是德国的教育家Rudolf Steiner先生,身处战后的德国,他认为传统的教育方式无法面对文化困境及社会的遽变,所以必须有一套能照顾孩童身、心、灵整体发展的教育方式,来扩展每个人的内在潜能及生命视野,为一个更美好的人类未来奠基,于是他创立了“人智学 ”
(Rudolf Steiner,1860—1925)
教育的真正目标,
是唤醒与生命和生活相关联的
洞察力和判断力的真实力量。 
唯有这样的唤醒方能引向真正的自由。
Rudolf Steiner
逐步深入接触华德福理念之后,我开始参与华德福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后来又作为带队老师去欧洲组织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们的游学活动。起初我以为华德福是一个很小众的教育理念,后来有一次在机场遇到一位瑞典的奶奶,在奶奶得知我来自华德福学校之后立刻很兴奋的说,“我孙子孙女都在华德福学校,我们全家都很爱那所学校!”一次偶然的攀谈,让我和奶奶因为华德福而成为了忘年交。类似的机缘还有很多,因为华德福的理念让我有幸认识了很多世界各地的朋友。

2017年,我经历了我人生中的Gap Year,当时招募了一群年轻人去国外工作生活,到了奥地利、瑞典、拉脱维亚,去了特殊人群的康复村、地广人稀的北欧农场、跟黎巴嫩战地记者学习摄影、近距离接触了一批90后孩子,结交了一群个性十足的年轻人。
做过A380飞机被取消的抓狂的领队,还因为学员紧急生病休克叫过急救车,拥抱过难民女孩临别送了她礼物,见到了各国各地的手工匠人、艺术家,还经历了一次擦身而过的恐怖袭击……那段时间我是学生、老师、翻译、厨师、助教、导游,还是20来个90后的妈妈,如今回想起来依然是很珍贵的回忆。
从中国到日本,从日本到欧洲,好像那些年我去了很多地方,还曾参与了全球和亚太华德福教师大会的组织工作。
而在探索华德福教育的历程中,随着对变化成长中这些孩子们的了解逐渐增多。我们也慢慢积累起足够的勇气,并结合国际国内的资源,尝试着去“做”一些什么。
2016年,在荷兰的华德福老师Christine Cornelius(荷兰故事屋创办人)(上图左二)的指导和鼓励下,我决定在我的家乡沈阳开始实践一间具有创新意义的华德福故事屋(House of Stories)。
Christine老师曾经和同事们在荷兰给难民区的孩子们讲故事,启迪心智、滋养心灵,原本并不看好这个项目的政府注意到孩子们的变化,也开始支持他们。
而我的初心也很简单——因为并不是每个喜欢华德福教育的家庭都有条件把孩子送到华德福学校,既然这个教育这么好,为什么不能让她面向更多的孩子,普惠更多的家庭?
在Christine老师的鼓励和朋友们的支持下,我开办了华德福故事屋工作室,希望她成为一个枢纽站,联通国内国外、华圈内外。
从选址到装修,故事屋的每一个细节,我都全部亲力亲为亲为。故事屋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爱的记忆。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除了华德福幼儿园和华德福小学,做课外华德福机构,是小众中的小众,相当于在华德福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夹缝中求生存,圈里圈外人都无法理解,个中滋味真是一言难尽。
创业几年来,无数次想放弃,又无数次坚持下去。可每每看见讲故事时孩子们眼睛中闪烁着光,我的心都会被触碰到。我能感受到,孩子在这里感受到了故事的力量。
相比起传统的补习班,有时候确实很难说清楚故事屋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经常有人问,听英文故事能得到什么呢?家长似乎也无法理解,我为什么要花钱让孩子去听故事呢?
虽然我不想为故事去赋予任何功利的含义,但听英文故事对于孩子来说,不仅能让孩子们在不同的情境中学到了新词汇,而且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且在故事屋,孩子的基本感官和戏剧言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同时通过故事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孩子心中映出的心像,大大增强了孩子们对自我的认同。更重要的是,故事中是包含智慧的,这些智慧会成为孩子生命记忆中的一部分。
孩子们不仅仅在听故事,更是在觉察,在故事屋,我会通过各种办法去调动孩子们的感官,让他们能够真正去触摸到,去聆听到,去感受到,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们也渐渐学会了要如何去理解和欣赏这个世界。
与此同时,故事屋也陪伴了我两个女儿的成长,让她们真正感受到了故事的滋养,也一步一步见证了创业中妈妈的成长。
2020年真的是特别艰难的一年,疫情期间故事屋一直无法开放,可房租却必须照交,就在我想要彻底放弃的时候,又得到了很多朋友们的支持,本来已经有些绝望的我开始重燃斗志,毕竟有些东西值得坚持。
前些天又带孩子看了《龙猫》,里面说:“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无法更坏。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就像毛毛虫终有一天破茧成蝶。
而回想起过往种种的经历,比起曾经满世界飞去做各种国际项目的时候,我似乎更喜欢现在的状态,有一间自己的故事屋,有一些一直跟着自己的孩子,还有两个特别喜欢听我讲故事的女儿。
感觉活了快四十年,如今我最确定的一件事就是,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
因为孩子是我们成人的引领者,无论读了几本书、参加了多少培训、设计了再完美的教案,都不如临场的变化把我们拉回当下。
而最让我觉得幸福的是,孩子们也喜欢和我在一起。
成立故事屋以来,我一直提倡“调动孩子头心手,母语方式学外语”,将国际标准教学法与故事、绘本、偶戏、律动、游戏、戏剧、电影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的方式,看似游戏,其实也是在学习,而这样的方式也使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大大提高。
有个爸爸说,每次孩子来故事屋的路上都是笑着的。有个妈妈说,孩子过去班里英语倒数,可来了故事屋之后,居然主动要报名学校的英语朗诵比赛。也许很多家长来了故事屋也未必了解华德福的理念是什么,但她们都看到了孩子来故事屋之后的变化。无论是心灵的变化,还是成绩的变化。
十多年来,结婚生娃,从母乳喂养和国际早教、到华德福学校、到国际夏令营和间隔年,再回到家乡创办故事屋,我遇到了从0岁到青春期的孩子们,而我在做的事情,似乎就是想在小众的华德福、心理咨询和传统教育中寻找适合孩子成长发展的平衡之道。
感觉自己在教英语又不仅仅教英语,从心理学到华德福再到人类图,我希望让孩子的身心灵都能共同成长,我希望将语言与更多的内容相融合,而这也注定自己选择了一条更小众的路。
可纵使知道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但也依然值得走下去。
我知道我一定无法改变世界,但我依然可以努力去用我的故事影响身边的人,用每一个用心讲述的故事来影响每一个来到故事屋的孩子。
我的故事屋很小,但是却很温暖。
如果你在沈阳的话
欢迎带着孩子来故事屋一起听故事
文末福利
扫码添加佳玥老师微信
凭转发截图
可获得故事屋绘本戏剧体验课一节
课程适合6-12岁小朋友
如果你也是一个喜欢故事的人
故事屋更期待你的加入
The End
如果喜欢的话别忘了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