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名校的录取,有的时候看起来异常“魔幻”。
有些人,同专业申请却与名校失之交臂;有些人,跨领域没专业背景也能获得名校青睐。
公平竞争下出现这样的反差,着实令人困惑,不禁让人怀疑只有实力超群和运气一流的学生才有机会进入名校。
美国院校的申请过程确实非常特别,但并非只有“实力超群”和“运气一流”的人能录取,而是做足充分准备后大家皆有机会进入理想名校,这其中的方法和策略才是录取的关键。
听着很抽象?
那我们就来剖析一个跨领域无专业背景却成功申请到CMU的案例,用“案例教学”法带大家理解什么叫申请中的“方法和策略”。
沈同学小档案
TOEFL:104+
GRE:324
本科院校及专业: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专业
硕士录取院校及专业: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卡内基梅隆大学·艺术管理(2020U.S. News排名第25位)
01 关于申请前的思考

名校申请,请先“了解”自己

因为热爱音乐,我选择本科就读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专业,不过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爱上了艺术,想要成为一名艺术策展人。
这个念头持续了一段时间,最终我决定要实现这个目标,于是萌生了申请艺术管理专业的打算。
对于专业跨度如此大的变动,最开始时我没太有信心,毕竟自己本科专业与要申请的硕士专业是不同领域的,感觉这样的情况在申请上处于劣势,不过在与学美老师沟通之后,老师们打消了我的顾虑。
学美老师告诉我,跨领域申请是完全没问题的,因为对学校而言,教授想了解的是申请人的求学动机,以及想知道申请人打算如何为学校带来不同观点,创造出一个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
因此只要有明确动机,并清楚表达我目前的音乐专业可以给艺术策展提供帮助和贡献,那这就是我最大的优势与特质。
原来想要申请名校,第一步就是先“了解”自己:我有哪些特质?音乐与视觉艺术有哪些异同?如何用音乐学来解决艺术策展上的问题?
学美老师用大量练习帮我理解这些问题,用我熟悉的音乐领域来探讨艺术策展,成为我跨领域申请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02 关于跨领域专业知识不足

跨领域,更要自学拉进距离

虽然我有足够的动机与特质跨领域申请艺术管理,但光有理想和动机是不够的,我还是需要学习足够多的相关只是,用来证明自己具备跨领域的条件,以满足学校的申请要求。
艺术管理专业涉及的知识相当广泛,包括艺术史、策展理论、美术馆法律、艺术市场等等。
这些通常会是本科生就学习过的内容,而我作为跨领域的学生就必须在短时间内补上相关知识。
学美老师利用鹰架教学理论,从我最熟悉的领域开始慢慢过度到目标领域,让我发觉原来音乐与视觉艺术其实有许多共通点。
例如创作的著作权法,在艺术史中也有相互的影响,通过几个月的理论学习,当我再去看艺术展时,就能够很专业地去评判与分析。
同时我也学会了用Originality, Object, Research, Relevance, Feasibility, Accessibility 六大学素分析展览,也理解如何提案。
*鹰架教学理论 (Instructional scaffolding) 是指学生在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时,利用学生已知的知识基础上配合足够的支援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
03 关于文书写作

论文写作,请用西方思维模式去思考

论文是申请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大学成绩、标化测试只能证明量化能力,学校更多是通过论文来了解一个学生。
对我而言,英文写作是最令我头痛的部分,我的方案总是被学美老师Pass掉,后来学美老师发现了我写作上的问题:没有西方的逻辑思维,习惯于用中文思维模式去思考。
就比如,我在写作时非常注重作文的起、承、转、合,这是我们中国孩子从小学到大的写作技巧,然而这在美国学校眼里就不被看好
西方的作文注重逻辑思路与证据,写作必须要有合适的论点并且用证据来说服读者。你的论点不只是你的观点,而是有逻辑、有证据的,并且学生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资料收集能力。
原来如此,中西方在写作的思维模式上差距这么大,如果没有学美老师的指导,我恐怕还会觉得很委屈,因为在我原先的思维模式看来,我的论文没啥问题......
04 关于招生官面试

展现真实,也要有“套路”

提交了材料,申研的最后一道关卡就是与招生官或是教授面试,面试就是为了全方位检验学生申请材料的真实性。
学美老师鼓励我要展现最真实的自己,当然也少不了一点让招生官心动的“套路”。
除了基本的自我介绍,专业等问题,多数学校还会加入状况题来评断申请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否符合学校的需要。
在这方面,学美老师给我安排了多次面试辅导,帮我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抓住问题重点,并在分析后给出合逻辑的答案。
现在回想起来,面试其实没有固定的答案和标准,最终答案也不是学校在意的,学校在意的只是思路的”过程”。
我觉得大家只要认真练习,面试时保持着聊天的平常心就没什么问题了。
沈同学的这个专业跨地可以说是相当大了,但学美老师帮她梳理完思路后,两个专业之间似乎有了合理的链接。
其实只要准备充分,跨专业申请并不会比同专业申请存在过多劣势,甚至有可能成为你的一大特色。
在沈同学的整个申请过程中,学美老师从帮她补足跨领域的知识点开始,到文书指导、面试辅导等,每一步里都包含着方法与策略,这也是为什么她可以如愿从音乐专业转到CMU艺术管理专业的关键。
最后总结一下,“了解”自己和补足知识这2点,我认为是跨领域申请非常非常关键的。如果空有理想,只是一味向招生官说我真的好像进这个专业,那大概率是成不了的。

如果你也有申名校或者跨领域申美国名校的想法,就立刻行动起来,让理想变成现实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