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轮值毒叔 
汪海林&谭飞&宋方金

以下为采访节选,完整内容请点击视频观看
在今天文章开始前,想请大家花3秒帮忙做一件事:
1、点击顶部蓝字“四味毒叔”
2、进到公众号主页后再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3、设为星标
感谢您的支持!
偶像和演员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谭飞:欢迎汪海林、宋方金来到《四味毒叔》,昨天我们谈了关于演员的运气这个话题。今天我们还是聊一聊青年演员的表演对青年演员的成长到底有多大的作用?(上期内容详见谭飞汪海林宋方金三人谈丨对年轻演员来说,运气、实力、资源谁更重要?(上)
谭飞:我们《四味毒叔》一直都在提倡一件事,就是尊重表演,尊重演技好的演员,不管你流量多少,不管你是不是经常上热搜,你演得好就是本事。
宋方金:经常上热搜的是海林。 
谭飞:对,那作为经常上热搜的“热搜老王子”,海林你讲讲青年演员应该把表演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怎么样快速进入表演的状态?
汪海林:首先,他还是要了解这个职业,就是演员这个职业是怎么回事?进任何单位入职,都会有一个入职教育,之后人家会告诉你考勤标准和你的工作范围,还有业务评价标准。你得知道工作做到什么标准算好?什么标准算不好?目前,有很多青年演员连行业的基本标准都不知道,也没有人告诉他,这一点可能是做得不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个首先要了解清楚。第二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你要有职业荣辱观。什么样算丢人?什么样算长脸?如果你连荣辱观都不知道,其实也是件很丢人的事。
汪海林:就比如说这场戏他自己完成不了,然后他就找个替身去完成,就感觉自己很大牌。还有台词说得不行的那些人,最后人家给你配音了。就感觉自己很了不起,觉得自己在现场随便演,词儿也随便说,这样也能过。你来现场了以后所有人就全紧着你拍,自己就觉得特得意。这些其实都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作为一位专业的演员,一开始你就要去了解行业的基本规范,然后才谈得上你的表演应该怎么样,该怎么去呈现的问题了。
谭飞:其实从最初入行就需要演员有这个意识,即表演才是我的敲门砖,才是我吃饭的工具,而不应该是其他一些无关的东西。
汪海林:对,就像编剧你不能去炫耀说,我写剧本的电脑跟你们不一样,或者说我是趴着写的,你们都坐着写,我是一边喝酒一边写的。或者我是口述旁边有人记录,而且我从来不写对白,我只写动作。这些都没什么可洋洋自得。我觉得这反而是挺丢人的一件事。只要你把剧本写好,不管你是站着写的、坐着写的、躺着写的,这都无所谓。
谭飞:就是你在哪个行当里,你就该吆喝这个行当里本质的东西。
汪海林:是的。
谭飞:方金,你怎么看?
宋方金:我认为现在大家对表演有很多的误解。实际上,表演它是一门学科,它是有系统性的一个养成过程,或者说有系统性的一个知识体系。现在好多人认为会唱歌跳舞就是表演,会模仿就是表演。比如现在有一个很火的叫钟美美,他就是模仿各种老师。因为表演确实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这当然也是一种表演。但是就这种表演来说,如果只是单纯把它作为一个模仿秀,这也是可以成立的。但是如果说我们是让他去演绎一个编剧和导演想要呈现的一个角色,这种情况,你单靠模仿是完成不了的。所以说现在很多的年轻演员,甚至包括有些中年演员,他对于表演的理解就是很片面的,就是觉得我是不是能够演谁像谁?能够模仿某种生活或者模仿某个人物就算表演了。因为现在很多综艺节目上,有一些很优秀的演员们,像小沈阳,包括我的好朋友范明老师,你让他学谁他都学得很像。
谭飞:连声音到外形都像,模仿得惟妙惟肖。
宋方金:但是这种跟我们通常理解的戏剧表演或者影视表演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我觉得要做一个好演员,就要正确理解表演。就是你一开始你攻的是哪一门,你学的是哪一个流派?你到底是斯坦尼体系的,还是布莱希特体系的,亦或是好莱坞方法派?如果你想在演员这条道路上走得远,你就需要有一个师承,不是简单地说我就是想做一个艺人,就是简单地走些通告,当然它也需要一定的培养,但这个培养和我们通常所说的表演跟角色、人物、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跟这样的一个整体的学术系统,它也不是一回事。
谭飞:我们一直强调一个事,就是偶像不是演员。所以我想问问海林,如果说真的有个偶像想当演员,你觉得他必经的是哪条路?不能省掉哪些途径?
汪海林:其实任何人做演员,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是不是偶像。只要你想做一个职业演员的话,就一定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训练。但是在实际拍电影中,其实在某些情况下它不需要职业演员来表演,比如说谢晋有一个电影叫《启明星》,他都是让一些弱智儿童去演弱智儿童。像电影《少年犯》里面的演员就是少年犯。
谭飞:对,包括这次跟葛优配戏的那个演员也是个素人。
汪海林:所以说,电影中的演员很多情况下是非职业演员。所以你提的问题就是说,偶像如果不是要做职业演员,只是单纯的以偶像身份来演几场戏,演一个角色,在某个特定的戏里边,就是要他的那个非职业的状态,这样的话,他是不需要训练的。但是他如果要做一个职业演员,特别是长视频,拍剧集的话,很少有非职业演员顶得下来的。因为这里需要大量的技巧,我们戏的拍摄它是跳着拍的,根据场景根据你的对手去跳着拍。所以就要有经验,不仅是拍摄经验还有表演经验,在不同的复杂环境里去塑造那个人物。这个不是一般人能拿得下来的。如果你到现场才拿到今天要拍的戏的内容的话,你怎么样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这个戏消化掉,连台词带你的行动,找到自己行动的依据,心理依据,找到对手的演法,去观察他是怎么演的,怎么样跟他形成一种互动?对于表演来说,它不是自己演自己,更不是说评书,一个人在那儿演,它都是跟对手有关系。它是有判断、反应、交流的。
明星有很多,但不一定都适合当演员
谭飞:那如果偶像要进入这种长视频表演,他需要经过什么途径,你有哪些建议?
汪海林:肯定是需要基本的训练。我上次看到李诚儒老师说表演最基本的就是台词。台词得说得好,逻辑重音,吐字也得清楚,一个戏一个台词。你要抓住那个戏点在哪儿,什么时候语调得重,什么时候要轻,什么时候只需要滑过去就可以,这都是有技巧的,所以他得训练,得有老师教你。包括形体,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都是需要去练习的。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其实你自己也会有一个判断,你是不是适合做这个事?所以很多偶像,他们都是经过了一些歌舞的训练,都是非常辛苦的。那你唱歌、跳舞需要训练,表演就不要训练了吗?既然你唱歌、跳舞都需要练好几年,才能上台演出,那表演你上来就能演了吗?你凭什么?
谭飞:这就太小瞧表演了,这种鄙视链,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把表演放到最末端。
汪海林:是的。
谭飞:那方金怎么看?我们先不说偶像,拿张大大为例,这次张大大在《演员请就位》里面有一段表演,他是模仿张译,这个表演确实是非常失败的。但他后来又演了一个主持人,大家就觉得这个主持人的模仿就能感觉到他一下就松弛了。所以你觉得一个要跨界的或者这种偶像想成为好演员,他哪些东西是必须要学的,又有哪些是必须要规避的?
宋方金:现在好多人都觉得好像都得跨界才行,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咱们有这么几个分类:艺人、偶像、明星、演员、表演艺术家、还有文艺工作者。你自己一定得知道你到底是哪一路的,哪一行的?当然这里边有的时候它是可以跨界的。比如说演员,他们可以在自己的电影和电视剧的宣传期,去参加一些综艺节目,临时性变成了艺人,这是可以的。但是咱们现在这个行业是把所有的演员变成了艺人,甚至艺人是他的主业,这个跨界就是不好的。那么对于有些偶像,你就好好当你的偶像,不要想着再来当演员,这是个定位问题。我一向不赞成演员进行突破,比如说宝强他可能很适合演这种淳朴的角色或者喜剧,这时候就没有必要非得突破自己去演一个大侠。再比如说范明老师跟我是好朋友,他一直想演文化人,有一次演编辑,他就很高兴,范明老师认为戴上眼镜就有文化,他就给自己戴上眼镜。其实戴着眼镜,只能说明你是个近视眼而已。所以我觉得最好把自己定位定清楚了,如果你是个偶像,你是个明星,你非得要做演员,那你就得正规学习。就像摔跤一样,你不去学,你确实可能猛然一下也把对方摔倒了,但是你不知道是怎么摔倒的。我觉得不光是演员、明星、偶像,现在的很多导演,就是指跨界来的这些导演,他基本都是靠着本能在这儿拍戏,靠着专业人士在帮他进行各种操作,但他本身是构不成一个视听语言建构的。
谭飞:他们就是在演导演。
宋方金:那这些我觉得就是根本性的问题了,就是我们对于专业性的蔑视和不重视。有好多人跟我说,宋老师我要做编剧,我说那你得有一定的阅读量。因为做编剧阅读量是基础。那表演也是一样的,可能说这个演员确实演一部戏演得不错,就像你刚才说的张大大可能演主持人演得很自然,他可能自己之前确实做过主持人。但是他再去演张译老师,或者某些有深度的角色,他就会吃力,因为他的文化训练和他的知识体系,不能让他去表达这个事儿,也就是他本身没有理解那个角色,他就去演。那是不可能演好的。所以我觉得,在你具备了基本的表演天赋之后,你可以从事这一行,之后你还要进行艰苦的训练,这个时候努力学习就起到作用了。很多人说男怕选错行,一旦选错了行的话,即使你努力了,你也是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所以我觉得首先要辨认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这一行。然后第二点就是,自己能不能在这一行上撒下专业的汗水。
谭飞:刚才大家也提到了一个点,就是说演员是一个职业,其实也是个职场,你在职场得有训练。比如说我要当空姐,不能不训练,就直接给客人服务。那么你们是否认为要有一个资质来判定演员?
宋方金:我觉得不需要,我觉得这个东西还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还得是万类霜天竞自由。如果说我们出十个好演员,那一定是在一千个、一万个不太好的演员中挑选出来的,它是有概率有基数的。不能说我们去判定谁,或者说某个机构判定谁,能不能做演员,这会出现大问题的。但是咱们这个评级是一个专业体系内的事,这个跟判定谁是不是演员不是一回事,比如说咱们有国家一级演员、二级演员、三级演员,咱们有国家一级作家、二级作家、三级作家,这个就跟一级编辑、二级编辑、三级编辑和教授、副教授是一样的,副教授的水平不一定比正教授水平低的,二级演员不一定比一级演员水平低,但是它这里边有个什么概念?就是说随着你资历的增加,可能就是对于体制内的这些同志,它有一个薪酬体系的评定。比如这些教授都在一个地方教学,随着教学时间的增长,它总要有一些区别的,那就是正教授、副教授、讲师,它实际上分出的是一个体制内的,对于你的工资体系的这样一个判定,这个判定不代表你的专业水准,或者说不能完全代表你的专业水准。
谭飞:所以它可能只是个体系认可,并不代表能力认可。
宋方金:对。
谭飞:海林怎么看?
汪海林:教授其实没那么简单,它是有学位委员会的。它要对他的专业进行评判的,它有专家委员会,而且都是从事这个职业的。
谭飞:那你觉得咱们的行业内需要一个演员的或者表演的专家委员会吗?
汪海林:演员体制内的评级,你放心它一定是有的。而且它会有很多复杂的评估、指标,包括你的表演水平,它都是有评定的。我相信这个评定基本上都会是比较客观的,但是对于整个的表演行业,是不是一定要进行这个资格的认定?因为我们戏的要求很复杂,就跟我说的《可可西里》,它里面都是非职业演员。还有一点,以前的梨园行它是,你来当学徒了,就代表你进入这个行业了,所以演员这块我认为群众演员也不是随便能当的。首先你得加入群众演员工会,得纳入到管理里边。其次我觉得,管理体系建立和是否给演员资质认定这是两码事儿。为什么群众演员也需要管理呢?很简单,有的人说我去横店当个群众演员行不行?不行!如果说上午有你的戏,你来了,下午还有你的戏,但你说太累了,你就走了,这戏就接不上了。那你说我不要钱了行吗?不行!因为你一个人的不负责就会耽误我们生产了,所以他就必须加入工会,工会会对你有所管理。
中国电影是时候建立专业制作流程了
谭飞:现在我们也听到一种说法,特别是有些偶像演员振振有词,说不是我想演,是人家非得要我去,所以我没办法。方金,你怎么看这种没办法?
宋方金:他这是凡尔赛文学的范畴了,这是真没办法。
谭飞:这就有点矫情了。
宋方金:对。有点矫情,但是资本追逐流量、追逐偶像的这个情况是确实存在的。
谭飞:全世界可能都是有这个问题的。
宋方金:我觉得欧美可能相对来说好一点。
汪海林:其实也并不完全是这样,你像《敦刻尔克》诺兰选择的那个年轻演员,那个演员是个歌手,但是他同时还是一个酒吧的服务员。他就没什么流量,诺兰选择他的原因是因为他符合这个角色,就是他不会去找一个很热门的乐队主唱来演他的角色,他们根本就不考虑流量这个问题。他认为拍电影把电影拍好是最重要的。我们现在的情况用北京话来讲就叫鸡贼,或者说占便宜或者是想搭顺风车,想着用有流量的演员票房就能有保障了。如果大导演还有这样的想法就很悲哀。您还是不是个大导演?您能不能跟诺兰一样,就是我的作品是最重要的。我的作品能以最好的效果呈现要优先于艺人的流量,或者某个具体演员的商业价值,只有我作品的价值大于一切。我们的导演或者制作人这种意识就非常欠缺。
谭飞:其实就是我们的主创或者平台他面对一种东西他没有勇气。
汪海林:没有自信,没有专业的自信。
谭飞:这是借光舞剑,你有流量我就用你,但是其实在美国,有很多人在好莱坞电影公司旁边的咖啡馆当服务员,也都很漂亮,他们其实都是在等着机会演戏的人,他们也是条件很好,虽然没有流量,但他们表演能力是没问题的。我不知道方金怎么看,如果我们和娱乐先进一点的一些地区或者国家相比,他们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借鉴的。
宋方金:因为我对于好莱坞整体演员的选拔体系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根据我有限的了解,他们每个角色都得试戏。而咱们现在的演员,尤其是男女一号就很少有试戏的,而且很多时候你要求试戏他就不来演了,就是说我为什么还要试戏?但是好莱坞基本上是都要试戏的,无论你的角色大小。所以我觉得试戏这个选拔体系还是得建立起来。还有编剧行业的剧本围读,也得建立起来。我相信如果都通过了试戏这样一个选拔过程,那咱们昨天所聊的那个运气的因素,它就会降低一些,实力这一部分就更强。现在的情况是如果跟这些新兴的平台合作,他们就会指定某一个演员。他们是基于这个演员之前在别的戏里的表现,觉得他能演这个戏,但是这个戏往往很可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很可能是不适合这个演员。所以我觉得要有一套科学的选拔体系,有一套完整的剧组流程,这样这个作品的成功率、成活率会大大提高。
谭飞:其实试戏跟围读在某种方面是一个性质,它其实就是尽可能降低你的表演风险,或者说呈现风险,让更准确的人更合适的角色在里面出现。
宋方金:对。
谭飞:所以我觉得这点上咱们几个都有共识,现在可能有时候平台或者主创太强势,他就说我指定谁演,但是最后观众给的都是不好的评价,豆瓣评分都非常低。
宋方金:现在我也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据我有限的了解,男女一号没有试戏的。那些顶级流量的演员,包括咱们说的就是传统影视行业的这些演员,男女一号都不试戏的。他觉得试戏就会显得我的咖位降低了。
谭飞:他觉得试戏就把他的范儿给往下压了。
汪海林:但是他们去演国外的戏都是要试戏的。
谭飞:是,而且还是排着队试,《花木兰》不就是吗?
宋方金:《花木兰》也是,那个伊朗导演阿巴斯,他其实最后一部电影他要在中国拍,中国的大牌演员纷纷去试戏,然后有一些好莱坞的大戏来的时候,这些演员都会放下架子去试戏,他们认为好莱坞就是这样的,就得试戏。所以说标准如果真的建立起来了,他们是可以的。而且我觉得咱们的剧组应该建立一些制度化的标准流程。
谭飞:其实方金讲得特别核心,就是说我们不能自贱自轻,就好像我们这个行业,中国的这个圈儿咱就不管了,反正我有市场,所以我就乱来。国外我得认真,因为人家老外没有跟你开玩笑的,我觉得这个自降标准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谭飞:好,今天我们就先说到这里,明天咱们再接着聊。
往期
回顾
【演员】
【导演】
【编剧】
【制片人】
【企业家】

【歌手】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