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继续反弹,疫苗是抗疫的希望所寄,但根据一项最新民调,纽约州有近四分之一民众表示,等新冠疫苗被正式批准且上市后,也不愿接种;同时,纽约市防疫「橙区」再扩大,史泰登岛南部25日起也列入,餐馆禁止堂食,户外用餐也严格受限,当地华裔餐馆业者叫苦连天,岛上医院面临的压力也日增。
根据西耶纳学院(Siena College)24日发表的最新民调,纽约州有24%的受访民众表示,哪怕新冠疫苗获得联邦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自己也不会接种该疫苗。
  • 就算免费也只有48% 非裔愿打疫苗
《华盛顿邮报》24日报道,一家名为“新冠病毒协作”(COVID Collaborative)的非营利机构委托民调公司在9月上旬调查了全美1050名非裔、258名拉丁裔成年人对接种新冠疫苗的态度,并于11月23日公布结果:即使打疫苗免费,也仅有48%的非裔愿意接种,“绝对会接种”的仅占18%。拉丁裔的情况稍好一点,66%表示愿意接种,“绝对会接种”的占31%。
这项调查结果并不令人意外,早在9月,皮尤民调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就发布过一项关于美国成年人疫苗接种意愿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2%的非裔愿意接种,是所有族裔中意愿最低的。就算不以族裔划分,也只有51%的美国成年人愿意接种疫苗,较5月份高达72%的“愿意接种率”下降了21个百分点。
事实上,非裔和拉丁裔是今年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族裔之一。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8月中旬的统计,非裔、非白人拉丁裔受疫情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白人和亚裔。数据显示,非裔确诊病例当时是白人的2.6倍、住院率达4.7倍、死亡率是2.1倍。
很多媒体都分析过疫情之下有色人种的困境,由于经济条件不佳的人更多,他们中很大一部分都无法在家远程办公,没有私家车,居住环境拥挤,因此更容易感染病毒。
  • 不信任疫苗有其历史原因
那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寄希望于疫苗?专家表示,非裔不信任疫苗是有历史原因的。比如,美国医学院过去曾用非裔奴隶的尸体进行解剖试验,非裔妇女曾被当作妇科、避孕等研究的试验“小白鼠”。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官员与疫苗专家10月开会期间,就有人表达了少数族裔对疫苗的担忧,称“在看到数据之前,不会第一个接种”。还有人称其相信疫苗是“另一场塔斯基吉梅毒试验”——美国公共卫生部(PHS)从1932年开始在阿拉巴马州梅肯县(Macon county)的塔斯基吉学院(Tuskegee University)招募600名非裔从事人体实验,研究人员向受试者隐瞒其感染的是梅毒,还谎称“会提供免费治疗”。在治疗药物盘尼西林于1947年普及后,这一试验仍在持续。直到1972年,这一非人道医学试验才被媒体披露。而试验虽已过去40多年,大部分受试者已经去世,他们的妻子和孩子也有不少因感染梅毒而死。1997年,时任总统克林顿就此事公开道歉,而相关的赔偿诉讼至今仍未了结。
有这样的“黑历史”在前,加上此次新冠疫情期间美国社会的“反智”思潮炮制了种种阴谋论,也难怪一些非裔和其他族裔美国人不信任新冠疫苗。
  • 本周测试疫苗分发网络 最快12月能接种
虽然一部分民众不信任,但疫苗仍是终结疫情的有效武器。联邦政府疫苗项目主管蒙塞夫•斯劳伊(Moncef Slauui)透露,最早12月就可以开始分发疫苗。至于哪些群体能率先接种,将由各州自行决定。
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部长阿扎(Alex Azar)24日称,联邦政府本周将对其疫苗分发网络进行测试。这次测试是政府疫苗项目“曲速行动”(Operation Warp Speed)的一部分,会使用一批不含实际疫苗的货物测试各州卫生部门的疫苗分发系统,“确保一切顺利”。
手续方面,已研制出疫苗的美国辉瑞公司(Pfizer)20日向FDA申请了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EUA),FDA计划于12月8日至10日召开相关会议讨论该项申请。另一家研发出疫苗的莫德纳(Moderna)则预计将在未来几天提交申请。
阿扎表示,如果此次分发网络演习顺利,只要FDA一批准EUA申请,24小时内就能将疫苗送到64个辖区。顺利的话,疫苗一落地就能立即提供给民众进行注射。
有媒体指出,FDA通过EUA没那么神速。不过,辉瑞在声明中称,其疫苗有望不晚于12月下旬获准使用。
距离疫苗开始施打还有几个月,纽约市疫情仍不乐观,史泰登岛南部从疫情黄区恶化为橙区,除了餐馆禁止室内堂食外,户外用餐也限定每桌不得超过四人;此外健身房、发廊等暂停营业,户外集会不得超过十人。
近期史泰登岛医院系统面临压力日增,24日岛上两家医院一天就收治111名新冠肺炎病患,其中里士满大学医院(RUMC)发言人表示,该院正在不断和州府联系,协调应变措施;而为了缓解压力,史泰登岛大学医院在南滩精神科中心(South Beach Psychiatric Center)增设一所临时医院,可容纳200名病患。
对于防疫升级,当地小商家业主多表示理解,但二次封城的挑战让他们叫苦不迭;在Tottenville经营日本铁板烧和寿司餐馆的李先生表示,其餐馆一直十分注意防疫工作,但仍受整个区域疫情反弹影响。
他表示,前不久餐馆才重新开放堂食,并且为响应政府规定,购买大量体温测量器、口罩、洗手消毒液等物品,户外用餐区也花费几万元精心打造,原本期待能重新迎接客人弥补之前的损失,没想到进一步陷入困境。
不仅小商家对此表示不满,当地一些华裔居民也十分无奈,居住在New Dorp的陈在贤表示,在第一波疫情时史泰登岛居民就以戴口罩比率最低受到批评,如今第二波疫情当地又变成纽约市最严峻区域,「我非常不理解,相比其他四区,史泰登岛人口密度最低,大家也在第一波疫情中汲取教训,为什么还有些人不重视,继续拿生命当儿戏?」
    美国同城分类信息网
点击下面文字可快速查看发布对应的便民信息!
纽约情报站让您的生活变的更简单
简介:纽约情报站是汇集全美75万粉丝的公众平台。除了实时新闻、找工招工信息发布、app社区互动,更有微信公众号推文探店等。如果你投稿、爆料、活动策划、商务合作,或者想邀请我们去探店,请联系主编微信: nyinfor 或者邮箱: [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