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261 篇文章

Photo by Lukas on Unsplash.

作者:小麦,诺言制作人。


一、那些成长过程中的“痒”


2020 年是个集体充满“焦虑”的一年,前两天分别跟两个朋友聊到了这个话题,一个是 95 后的小姑娘,错过了去年去美国留学的机会,今年疫情被困在了东北小城的家中,既要兼顾赚钱,又要准备申请学校。面对未卜的未来,妈妈建议她考家乡大学的研究生,保能考上,而且毕业后还能考个编制内的老师,紧接着结婚生子,一条安乐的路仿佛就在眼前。


而出国留学面临的却是无数的未知,申请学校是个玄学,大局形势无法左右,学出来以后的路更是两茫茫,仿佛再怎么使劲儿,随时都可能会被一点风吹草动打散所有积累的功力。


但是,很早就出来在大城市学习工作的她依然向往出国留学。我想,人类之所以不会被算法绝对左右,就是因为她会做出完全不合符常理的选择。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却是那么诱人的存在。


另一个是 85 后的博后男生,从山东小城出来,一路读到博后,本着最稳妥的想法想要博后以后申请留校,却连续两年都没有申请到博后的基金。看到本科毕业的同龄人都已经在职场小有所成,平时专业能力不如他的同学都申请到了基金,而他却到了这个年龄感到颗粒无收,这么多年的辛苦终是错付。


往前走就是硬着头皮继续申请,可能继续遭到毒打,沉没成本更高,往后退,象牙塔外的世界显然有更多未知,不禁感到前途茫茫,内心崩溃。


其实,人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我们在任何时刻都可能会因为对自我的评判,而陷入到自我厌恶的焦虑中。


我也一样。


二、成长的求之不得


我有个给自己写信的习惯,每年至少一封,会在某个时间写给未来一年的自己,希望一年后的自己能给自己一个回答。也能在一年之后回看自己的时候看清自己走了什么弯路,踩了什么坑。


最近又陆续收到了去年的年信,因为年信有些会连着前些年的年信一起回复,我就顺便看了一下自己前两年的年信。从年信上我清楚的看到自己这一路走来经历的很多痛苦和焦虑。


这封年信翻到最前面,是我第一次萌发想要离开体制内的工作来北京的时候,在来北京之前,我其实已经在本单位“混”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职位,跟主管和领导的关系也处理得相当之好,在本地有人脉资源,还能在工作之余做点事情。


这对于一个即将中年的女性来说,无异于一条舒心的坦途。稳定,有社会地位,有核心竞争力,有资源。但是我就是痛苦,像有些下了班不愿意回家的男性一样,我也很多次开车到家楼下,坐在车里发呆。甚至深夜辗转难眠,听着《安河桥》泪流满面。


后来我知道我为什么这样了,因为缺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剧叫《荼蘼》,讲的是女主角在面临一个人生选择的时候,选了 A 和 B 以后分别会变成什么样。实际上,不管你选择了哪种人生,你都会后悔,因为另一种你没有体验过。这就是我当时痛苦的原因,安于一隅,却心向大海。


所以老天给了我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我就毫不犹豫的扔掉了一切,一头扎入了大海里。


▲ Photo by Elianne Dipp.


在大海中畅游之后,就变成了漂流。我遭遇的第一场变故是妈妈确诊癌症,当时自己在楼下大哭了一场,第一次体会到身后挡在死神前的那堵墙要倒下,而你就要接过这堵墙的重任成为脊梁。


我也第一次感受到生活的重压,在刚开始的北京新工作和照顾妈妈之间做出选择。癌症意味着长期治疗,后续需要很多钱,这个年龄放弃工作意味着丧失发展机会,断了经济来源。


无数个深夜,我走在那条医院昏暗的甬道上,沉默迂回,心里的声音没有人能回答,于是我给一年后的自己写信。


李松蔚说,成长就是无数个纵身一跃之后。


纵身一跃之后是新的天地,只要放下恐惧往前走。


于是那些以为自己撑不住了的瞬间,我都壮起胆子往前走,竟然扛了过去。于是,新的机会接踵而来,危机变成了转机,在照顾妈妈成功手术后,我迎来了新的工作机会。


但现在看来,这个新的工作机会更像是成长的中转站,它来是为了教会你点东西再让你卸下一些执念。当然,其中不外乎要把你按在地上摩擦,告诉你,成长哪儿有那么容易。是的,我遭遇到了此生最严重的一次职场霸凌。


从初创核心成员开始被边缘化,明显感受到小团体在形成,再到周围的人就连眼神都在 judge(评判)你,你说话的时候,团队的人装作听不见;开会的时候,主管的目光从你身上穿过去落在别人身上;即使你准备满满开始发言,大家也敷衍略过……那种自尊心完全被碾压,被当作隐形人的职场氛围,像个不漏气的高压锅,而你却还想挣扎着存着最后一口气孤军奋战下去……


那段时间可能是我最质疑自己的时候,每天都在自省,完全地否定自己任何成长的成果,完全否定自己一路走来的职场能力,每天都会回想自己是不是又做错了什么。


这次的职场经历让我一度后悔“奔向大海”的天真想法,也让我感觉自己纵身一跃进入了无比黑暗的深渊。


三、成长的不期而至


也许是触底后的反弹,在这个深渊里,我迎来了一束光。


第一次见一诺,我确实是带着很重的滤镜去的,毕竟一诺对外的形象在我们看来是遥不可及,有很多话都不太敢说,但是没想到她那么接地气儿,也没想到那么能跟她聊得来。她说你可以到诺言社区里来参加活动,有好多有趣的朋友,我们每个月见一次。


他们是怎么样的一群人呢?在深渊里苦苦挣扎的我,像要抓救命稻草一样,决定去盲见一群人。就这样,我迎来了那束光。


在那次“网友面基”中,我第一次被一群陌生人看见,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找到了组织,第一次感觉到气场是如此融和,第一次用心而不是用脑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美好的场域。那一次面基结束,我骑着自行车再次找到了畅游在大海中的感觉,奔向大海的初心回来了。


后来,我不仅成为了诺言的制作人,还成为了奴隶社会的作者,今年甚至开始在社区里开设婚恋小课堂,给大家讲一些婚恋小知识,也在线上和线下跟一些诺友进行了免费的咨询。当我开始“佛系”做自己,关注自己的时候,成长仿佛不期而至。


▲ Photo by Pok Rie.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社区里很多人都跟我以前一样,有着不同程度的成长焦虑,担心自己不够,自己不配,自己赶不上趟。而在我看来,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拥有很好的学历和背景,有不错的工作和出身,他们为什么 judge 自己?为什么这么执着于追逐,执着于速度?


当这个问题浮现在我脑子里的时候,我发现我在看过去的自己,我从前何尝不是这样,忙着改变,忙着奔跑,执着于自己速度还不够快,能力还不够强,恨不能一夜成长速度翻倍。


原来我们执着的成长只是慕强而已。在淘汰式教育的洗脑下,我们所认为的成长是变得更有钱,变得学历更高,变得更美,变得职位更高……而这些执念并没有尽头,套用《脱口秀大会》里李雪琴的一句话:宇宙都有尽头,但是对成功的追逐没有尽头。


太多人把成长当成了一个追逐的目标,就跟考试得高分一样,一旦周围的人不认可你的价值,你就觉得自己白活了,随时陷入自我怀疑当中。


最近在社区,有个新诺友 @羊羊 发了这样一个帖子:


刚加入社区,今天是第一次来发言。本来我不是个爱 share 想法和生活的人,所以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微博,朋友圈也只有每年零星的几条。但是随手翻了翻社区,却突然想说点什么,没有什么主题,想到哪说哪。大概会有一些“人性的不美好”,不过难得有一个可以真实的地方,我还是希望后面的表达我能尽量的记录最真实的想法。


接触到诺言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看了一篇文章,觉得很有意思就关注了,没想到默默的就到了现在。想进社区有过几次了,但是日常我就是个很舍不得花钱的人,所以一直也没进社区,终于这次碰到双十一优惠,犹豫了一下,买了 2 年。


刚付完钱那会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但工作时间到了,没来得及当下体验。等中午空闲下来打开社区,下意识的我就想赶紧多看多学一点课,然后“恐怖”的事情就发生了:


以前每次看诺言的公开课都会很有启发,但是在我付费了,抱着我要学到点什么的心态来看课的时候,我一节课都看不进去了,满脑子都是“怎么能把这些钱学回来”。这让我非常沮丧,甚至一度想退费。我的学习状态像是“洪水猛兽”一样涌过来,一节一节接着看,我就发现,我又焦虑了。


其实现在我也没有完全调整好,但是有了觉察整个人还是轻松了很多。我想我要做的功课不是怎么适应社区,而是我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状态。明明收入足够,但是我为什么还是怕花钱?


我现在还想不出原因,大概因为我还绷着,我怕有人会看到我这些阴暗的小想法,呼,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暴露我觉得不美好的一面。算是个小进步了。一点点来,不急。


在这个帖子后面,我给她的评论是:学回来这个状态就像是去吃自助餐,一定要吃回来,结果很有可能吃到自己的身体无法负荷,这就是淘汰式教育给我们的坏习惯,让我们不管干什么都在计算,完全不顾自己的感受。所以慢下来,想一想,最珍贵的是多吗?


下图是其他诺友给羊羊的留言,每一个都那么真诚,我看到很多诺友都用到了一个词:慢慢来。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 图片来自作者。


是的,当我们勇于离开舒适区,勇于暴露自己的脆弱,勇于承受挑战追逐成长的时候,能否关注一下自己的心,让自己慢下来,想想什么是最珍贵的,不要只专注于奔跑呢?


写在最后


最后,我想以一个诺友的帖子作为结束。


希望我们都能给自己一个“放弃”的选项,不要再继续霸凌和欺负自己。


也欢迎你加入诺言,文末有报名入口,双 11 活动最后几天,欢迎搭乘末班车。


向上滑动预览

@诺友梳晴:


诺言是什么?就像是人生裂缝里,照进来的那道光。如果没有 2 年前的遇见,可能我还是原来那个我。霸凌和欺负自己而不自知,活到 38 岁完全没有去关注过自己内在的那个小孩。

也许是那天 Mavis 的几个提问,成为了一个契机,帮我撬破了自我觉醒的窗。虽然 Mavis 没有给我答案,但我已经开始了自己寻找答案,并且已经真正行动起来。


当我郑重地给自己的人生增加并勾选上“放弃”这一项时,我明白了 Connie 老师说的“打响指”的那一刻。“顿悟”也许就是那个瞬间吧。

从前我的人生选项里,只有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努力……总是觉得要努力去不断地改变。如果还没有成功就是我自己的努力没有足够。我不允许自己歇歇,我不停的要求要做得更好。

而如今,我给自己多了一个选项,就是放弃。我可以选择不要“它”,我可以选择让自己停下来。

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我好像从来都没有关心或者关爱过我身体里的那个小孩。不管她是不是累了是不是不舒服,仍然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她和我一起扛着。我好像从来都没有认真倾听过她求助的声音。我一直在欺负这个小女孩,也就是在欺负我自己,霸凌我自己。明明我已经很累了,也要告诉自己,不行,再坚持一下。

直到最近我才学会对这个小女孩说抱歉,这么多年,对不起,让你跟着我受委屈了。

诺言是多美好的地方呀。是回看昨天的直播,闪闪姐说出“智慧比聪明重要,善良比智慧重要”的时候。

是昨天诺姐说起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许多的 pain 和伤痛,潸然泪下的时候。(我在厨房也关起门流下了眼泪,此处省略一万字,等把自己充分疗愈好了,再慢慢来单独写吧。)

诺姐在直播里说:人的一生就是在建设,然后再推倒,但是最后自己仍然能站立起来的过程。

可能来诺言的这两年就是我在“推倒”曾经建立自己的过程。尽管这个推倒还在进行……

从前,我的座右铭是“行动力让梦想成真”,我总是什么都想要,不断地去拼去压榨自己,到了 38 岁生日那天,把签名改成了“学会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

某天,水兰诺推荐我看《拥抱你内在的小孩》;某天,我听到了梅梅(颜韩梅梅)转发动态里工作坊的疗愈课程……诺言里,有太多太多太多这样的偶然又必然的遇见。这里有太多美好的心灵。

也许我的生命里缺失的,我曾经忽略的,就在诺言以这样不经意的遇见都来到了我的身边,来到了我的生命里……感恩。

诺言里有很多的诺友,我们在这一片场域里发着自己的光,互相照亮,互相陪伴前行;但诺言之于我们自己每一个人,又好像一片只属于我自己的“无人区”。我们在这里独自疗愈和成长。

我想在这里再呆一会,不着急出去。我还需要一点点时间,也许是半年,一年,三年……在这里,找回那个因为曾经奔跑得太快,被自己落下的小孩,好好抱抱她,重新关爱她,接纳她。慢慢去迎接一个全新的自己。️


▲ 扫码搭乘双 11 末班车。

-  END  -

推荐阅读

被爱控制了前半生,终于……


一诺:生于1977 (二)


我在美国做诉讼律师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诺言,迎接新的自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