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老铁都有双11囤套运动鞋服的习惯,毕竟既可以(假装)督促自己冬天运动起来,而且价格实打实地摆在那儿,不买血亏。


这不,前几天,我们办公室的几位同事就在拼手速。我定睛一看,他们抢的竟然是——
安踏???
篮球爱好者李哥在刷海沃德系列,时尚潮人Coco在抢可口可乐联名款,实习生小王刚发了工资,正谋划着给家里老爷子买双结实的跑步鞋。
你说这球鞋,他驱蚊吗?
几个人嗖嗖嗖买了小一千块钱的东西,那劲头儿,一度让人梦回当年人民群众抢优衣库联名款的名场面。
以前没钱买安踏,现在没钱买安踏。
11月1日下午,安踏电商流水突破10亿人民币之际,不知道创始人丁世忠会不会想起,少年时,那个从福建漂到帝都的自己。
和很多家族企业至今仍由大龄掌门人当权不同,安踏现任老板丁世忠是实打实的70后,今年也就50岁,正值当打之年
丁世忠是福建晋江人,晋江这地方,诞生过包括特步、361度、匹克在内的一众国牌,各个有来头,有排面,在运动领域叱咤风云。
有这样的区域优势加持,安踏的起点不算差。
晋江商人大多头脑灵活、路子野,无论是一代还是二代,都喜欢早早出来做生意,丁世忠也不例外——17岁的他怀揣着从父亲那里借来的1万块和600双自家的运动鞋一路北上,成了一名正儿八经的北漂。
那会儿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起势,商贸市场嗷嗷待哺。丁世忠在北京很快就成功地打入了核心渠道,把运动鞋推销到了走中高端线的各个商场,连核心地段的王府井百货大楼里都有它的身影,销量也十分可观。
此事足见其经营能力。
1991年,丁世忠兄弟二人和父亲——同样是传奇闽商的丁和木,共同创办了安踏:
“安心创业、踏实做人”
创立之初的安踏集团
如果没有丁世忠持续二十余年的连续花式操作,昔日依靠代工起家的安踏,不会成为今朝的中国鞋王。
它更有可能会向当年涌出的“沉默的大多数”无名国牌一样,消逝于漫漫历史长河中。
抑或如贵人鸟、德尔惠等昔日豪强一般,因为错误的决策和经营,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东山难再起。
苦心经营至今,无论是品牌知名度还是销量,安踏在国牌中都是妥妥的执牛耳者;也让阿迪、耐克这种国际大牌面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小兄弟绝不敢轻视。
2019年,安踏的营收首度突破300亿大关,而同年度,李宁的这一数据为138亿,特步只有81.83亿。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尽管大家在操场的同一起点开跑,安踏的速度却快到把其他牌子套了好几圈。
再举个更直观的例子——双11这种全民上头的剁手活动,不玩虚的,考验的就是品牌实打实的传播度和影响力。
安踏在2019年双11期间,仅用了1小时21分钟,成交额就突破了10亿,甚至比国际巨头耐克还快了8分钟。
真正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鞋王”一名,安踏当之无愧。
企业发展和人生一样,虽然可能会有各种因缘际会,但关键的转折点,其实就那么几个。
抓住了,这把就赢了,接下来的路就有了。
一番操作猛如虎,尚且可以说是企业撞了大运,但次次操作都能大获成功,安踏的财富密码,还真有点儿门道。
关于安踏起飞的时间,线上有四个贯穿始终的关键词。
首先“到群众中去”
安踏的群众基础不消多说。学校里、地铁上、球场中、写字楼内……到处都能见到形形色色的安踏鞋。
古早的安踏,拥有国牌中才能见到的土酷设计,坚实耐磨的鞋底让它始终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穿鞋利益。
你不难在街头巷尾看到这样的土酷设计
搭上宽松的校裤、脏兮兮的牛仔、耐磨的灯芯绒……世俗的生命力和烟火气息,在不经意间彰显至极。
它们的主人也许是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的学生党,也许是拼KPI的打工人,也许是做点买卖支撑起全家生活的小老板。
 不打工,就要付出代价
面对着这样一个个努力而鲜活的普通人,我感觉语言是苍白的。
没错,当我们听到“安踏”二字,大脑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便宜”。
毕竟从代工厂开始,安踏始终坚持物美价廉的大众定位,始终坚持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穿鞋需求。
u1s1,价格确实很香
21世纪初,国外的运动大牌逐渐敲开了国内市场的大门,但产品整体价格较高,令许多人望而却步。我依稀记得,当年我考了全年级第一,才咬牙给自己买了双700多块的阿迪达斯板鞋。
以安踏为代表的一众国牌,走的就是性价比的路子,因此也能触达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吃到更大的市场份额,毕竟,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
用户中,占比最大的价格敏感型(穷)消费者(人)本身对品牌的概念就不甚感冒,他们看中的是产品本身的质量,要结实耐操、坚固好穿。
就这样,安踏迅速做大,销量也年年攀升。下一步,是要考虑怎样把消费者留住了。
紧接着,安踏通过跑步进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阶段。
产品的市场盘子越大,就意味着市场入局门槛越低、产品性质趋向于刚需,也就必然会导致发展中的最大阻力——差异化不明显
企业走到这一阶段,往往会采取两种策略:
一是给产品本身点技能树,提高竞争壁垒;
二是面向受众做宣传打广告,占领用户心智。
也许和丁老板早年北漂见过大场面有关,安踏的营销,很有几分“干就完了”的孤勇气质。安踏打的几场广告战役,也成为业内难以复刻的经典。
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安踏,应该是1999年孔令辉的那支广告(暴露年龄),以及那句著名的“我选择,我喜欢”。
(不信你没看过这支广告)
在其他友商试图往娱乐圈蹭,邀请影视明星、金曲天王做代言人的时候,安踏直接瞄定了体育圈,花了80万代言费签下孔令辉。20年前,80万对一个新兴品牌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
孔令辉彼时在国际乒坛上大杀四方,存在感拉满。又恰逢悉尼奥运会前夕,竞技体育项目热度不断增高,运动员中的顶流,知名度和巨星不相上下。
高潮来了,紧接着安踏又豪掷300万在央视打广告,前赛博时代,央视的用户量和关注度是王者一般的存在,能上央视打广告,就意味着迅速占领了宣传的战略高地。
安踏的广告经典到连央视自己都把它做成了展示案例……
当然,人前靓丽光鲜,人后就得疯狂花钱。登上央视的代价,是安踏几乎掏空了一整年的利润,这是招险棋。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让你拿出一年辛辛苦苦存下的钱,去投入一个不知道前景如何的高风险项目,这事儿你敢吗?
安踏all in“明星代言+央视广告”操作的收益,没有辜负此前承担的风险,2000年,安踏营收突破3亿元大关。
此后,安踏在代言、冠名、广告这条路上挥金如土,挥到友商不敢吱声。有个很有意思的细节,2009年奥委会的冠名竞标,安踏的出价高到让奥委会工作人员都惊呼:
“你们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毕其功于一役的安踏再一次登上了鞋生巅峰——此后,安踏在包括温哥华冬奥会在内的各种国际赛事上频频露脸,运动员们简直就是它家行走的广告牌,这一举动,在提升销量的同时,更有助于提高品牌调性。
安踏打爆阿迪,闪耀于红旗之侧
安踏不再是那个曾经的土酷少年了。
在依靠大型营销宣传的力量,跻身体育用品行业第一梯队后,安踏也敏锐地嗅到了更贴近年轻群体的渠道。
而这一群体更有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同时也更容易受明星、博主、KOL的影响,自然是各个企业都死死盯住的香饽饽。
像是玩回忆滤镜搞国潮营销、追时尚潮流搞联名商品,安踏都是玩得风生水起。
风一直很大的可口可乐联名款
故宫也没落下
尤其厉害的是,它还和诸多运动明星合作定制款,在产品功能的基础上,更添加了情绪价值和用户体验附加值。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安踏接下来的一波不再专注于品牌本身,而是开启了大型“买买买”模式。
我们观察一些高速发展的企业,会发现它们经营的思路都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大道至简:先占此城,再攻彼池。
手头的蛋糕吃下了,自然要去抢没迟到的蛋糕。
为了弥补自己在中高端市场的缺失,同时也看到了消费升级的趋势,安踏走了条十分正确的捷径:收购。
包括运动潮流品牌斐乐(FILA)、以冲锋衣享誉全球的始祖鸟母公司Amer Sports,都被安踏收入囊中。
图自:清华管理评论
之所以说它正确,是因为当时行业内竞争激烈,诸如贵人鸟等企业都在疯狂撒币。但与之不同的是,安踏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买买买策略。
说人话就是,我专心买运动产品品牌,我把中高端线都买齐,其他的我不碰。
像是贵人鸟,就因为投资领域过于分散,直接上演了“企业还在,钱没了”的悲情戏份。
并且,安踏买下一个牌子后,会最大限度地保留品牌运营的独立权和自主权,这很难得。
其实不少企业在被收购的那一刻,命运就走到了尽头,等待着它们的是消失的结局——诸如滴滴出行买下Uber China,阿里买下考拉海购,都是这样。
安踏负责给被收购的品牌增加弹药,这就让品牌得以保持原有调性,并且发展更进一步,进而也能反哺母公司,最成功的例子要数FILA。
买下FILA后,安踏秉持着”不打扰,是我的温柔“的原则,FILA也很争气,从收购前在国内仅有60家分店,到2018年就迅速上涨到超过1200个。至今,FILA的营收已经扛下了安踏帝国的半壁江山。这买卖做得太值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安踏的第四个关键词。前文提到,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一个策略就是狂点科技树。
这一策略不好执行,第一在于回报周期太长,企业要先生存下来,才能讲长期主义。第二在于,技能树容易点歪,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但无论从进攻还是防守的角度来说,你都不能不去做,因为在企业经营中,只有科技才是能够self-driven的源头活水。
但凡长寿的企业,没有哪个是靠价格、渠道、促销这样叠buff发展的,本质上还是要回归到产品本身。
安踏是国内较早注重产品科技含量的企业,这种重视既包括产品在科技上的创新,更包括创新环境的培育。
早在2005年,安踏就花费近千万资金,建立了国内首个高科技的运动科学实验室,之后的减震技术、弹力足弓、新型EVA材料都安排上了。
实验室喜迎汤神参观
企信网站上显示,安踏目前有1288个专利。
21世纪都过了20年了,产品可以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有那么点儿追求的企业,不能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了。
在丁世忠看来, 到2025年,安踏这个34岁的品牌,应该像一个年富力强、能扛事儿的中年人一样,营收要到千亿大关。
设计/视觉:小李老师

昔日鞋王贵人鸟,如今却成折翼鸟?
刘强东走出明尼苏达了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