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地理》的作者希拉里·罗斯纳曾到访非洲加蓬的棕榈种植园。热浪腾腾的非洲土地上,大象甩动着尾巴,正穿过棕榈林,到河边去。
这里,自然与可持续农业带来了和谐。希拉里和当地的农业主、生态学家交流了永葆此地环保、生物多样性的奥秘。
与此同时,我们把眼光看得更远——我们为什么种植棕榈?棕榈油又改变了我们什么?
——台长
编辑 - srrr,综合旋转
图片 - 来自网络
 🌴
在加蓬西南部,古老的森林延绵数百英里。
在一个一月份的早晨,《国家地理》的作者希拉里·罗斯纳(Hillary Rosner)和当地农业综合企业的几名员工从恩古泥河(Ngounie River)岸边的一条狭窄的小船上下来,沿着大象的脚印,一头扎进了森林里。
Photograph by Pascal Maitre
他们经过高耸的古树、黑猩猩的洞穴,还有一堆大猩猩的粪便,动物们雀跃地从他们身前跳走。
走在路上,陪伴希拉里的当地员工毫无征兆地脱下鞋子,光着脚迅速地爬上树干,带着一把粉红色、李子似的水果下来。再往前走,他们发现了野生的芒果、可乐果,和大蒜味的树皮。
希拉里到达的加蓬,位于非洲中部,是个靠近大西洋有着 800 公里海岸线的国家。她所探访的加蓬棕榈种植园,既不是自然保护区,也不是国家公园,却一切都充满着生灵的气息:
在阳光斑驳的水坑里,鱼在扑通着自己的身体;树木上的斜痕是路过的大象用象牙刮蹭留下的。
希拉里将自己前所未有的体验“陷入“在丛林里,人类的痕迹在这里微不足道
如果眼前这些场景出现在印度尼西亚或者马来西亚——这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棕榈油供应国,伐木工和推土机可能很快就会接近,清除森林占地,为种植棕榈树让出面积。
印度尼西亚棕榈种植地
Photograph by Ulet Ifansasti
所有眼前的景象都会“幻灭”。
考古学家曾在非洲中西部的森林深处的河床上发现了 3000 年前的棕榈果。
这是一种古老的种植作物,需要非常好的热带气候条件——充足的阳光与降水,雨林里常年温热的气温是理想的环境。
巨大的红色棕榈果
Photograph by Pascal Maitre
棕榈树的叶子下面长着巨大的红色果实,以前人们用果实里榨取食用油,燃烧种子的壳仁取暖。如今人们对棕榈的依赖有增无减,让棕榈油成为现在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植物油。
不仅是烹饪,它的应用几乎在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饼干、口红、肥皂、香水、药品……
其实这“错误的开始”是自 19 世纪,那时英国商人就从非洲进口棕榈油,接着科学家们开发出棕榈油越来越多的应用面。
到了 20 世纪前后,油棕榈被引进到印度尼西亚,商业的种植园开始兴起,当全世界都对这种产品供不应求的时候,“环境危机“也开始了。
Photograph by Kemal Jufri
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棕榈油都来自东南亚,只印度尼西亚的供应就占到世界的一半以上,对该国 GDP 的贡献约为 2.4%。
当地人的就业率高度依赖这项产业,种植园内约有 50% 的工人是临时工,从收割到照料油棕榈,他们在不同工种中的切换获得了维持生活的基本费用。
经济发展显然是环境保护的桎梏。
以婆罗洲——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共同拥有的岛屿为例,这里有全世界最大的棕榈种植园之一,为了全球棕榈油的需求,已经累计有 1.6 万平方英里的热带雨林被砍伐,加剧了当地温室气体排放。
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上,毁林率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之一,热带雨林也在变成棕榈种植园,最惨遭毁灭的是生物多样性。
苏门答腊红毛猩猩、苏门答腊虎、野猪、云豹,大片荒野地区的侵蚀,把 60 多年前还安全的物种又向灭绝逼近了一步。
苏门答腊红毛猩猩
Photograph by Andrew Walmsley
据 WWF 的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野生的苏门答腊红毛猩猩只有 7300 只,成为了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灵长类动物。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调研苏门答腊虎的栖息地时,发现原始森林老虎的减少速度是森林退化或砍伐的两倍,栖息地对物种生存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目前苏门答腊岛上仅有两处国家公园—— Kerinci Seblat 和北部的 Gunung Leuser 国家公园,有适合该物种生存的区域。

尽管世界上棕榈的种植范围已经从东南亚在向非洲扩张,但是加蓬 76% 的国土被森林覆盖,还有许多被政府保护的国家公园,不同于印尼,却是野生动物的仙境
“加蓬在进行自己的新发展之路。“生态学博士斯图尔特告诉希拉里。
Photograph by David Guttenfelder
他曾见识印尼的棕榈灾难,于是帮助东南亚建立了 RSPO(Roundtable on Sustainable Palm Oil,可持续棕榈油圆桌会议),如今看到加蓬的可持续种植模式,他很庆幸这一切还属于自然。
希拉里跟着斯图尔特,爬上他卡车的车顶,在 180 度的视野范围内眺望种植园的小山丘。一排排的油棕榈树几乎伸展到地平线以下,非洲炽热的骄阳把景色全部铺满金色。
这仅是加蓬其中不到 7% 的棕榈种植园,但是毫不影响大猩猩、大象和猎豹在丛林中找水喝。
其实印度尼西亚也有着丰富的地形和旅游资源。
东爪哇的 Bromo 火山被认为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每年的卡萨达节(Kasada Festival),当地人会爬上深火山口为山神拜祭。游客们也喜欢在火山口的边缘观看日出。
Photograph by Zoonar Gmah/Alamy Stock Photo
科莫多国家公园(Komodo National Park)也是野生探险的好去处,这里有世界上最大、最重的蜥蜴栖息地。而在如今的种植园区,婆罗洲北部也是很容易看到稀有野生动物的地方。
只不过,婆罗洲河流沿岸数公里的森林已经被摧毁,取而代之的是棕榈树。开上几个小时的车都只能看到往来不绝的运送棕榈油的油罐车,路边也没有其他种类的树。
其实想要让婆罗洲回归到“原始”,和加蓬一样进入可持续的棕榈油种植模式,也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事。不用去到东南亚,或者遥远的非洲,当我们留意日常生活所能用到的所有产品时,就能让地球那边的情况变好一些
棕榈油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植物油,事实上全球消耗的所有植物油中有 1/3 都是棕榈油。
而实际上,棕榈不只是在源头、对当地生活产生影响,棕榈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从化妆品、日用品,到食物,都有棕榈油的身影。
你可以区分以下哪些产品中含棕榈油吗
答案是,以上都是。
我们可以看到,光是最常见的含有棕榈油的产品就包括:口红、匹萨饼、方便面、冰淇淋、人造黄油、巧克力、清洁剂、洗发水……
即使“棕榈油”没有出现在成分或配料表里,但它是成分中的成分,配料中的配料。
   棕榈油在各类用品中的成分 
Jason Treat and Ryan T. Williams, NGM Staff
Art: Gaby D’Alessandro. Source: Malaysian Palm Oil Board
棕榈油不仅出现在加工食物里,日用品和护肤品中也少不了它的身影,如果你在成分表上看到这些根本记不住的化学名字,要知道,棕榈油就跻身于它们之中:
癸基葡糖苷(decyl glucoside):许多婴儿洗发水和敏感皮肤护肤品中的清洁剂,其中含有衍生自棕榈油的癸醇(decanol)。
月桂基葡糖苷(Lauryl glucoside):由椰子油或棕榈油制成的表面活性剂,常用于沐浴露、牙膏等,帮助类似于油和水这样无法融合的材料结合在一起。 
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由棕榈油制成,可以使牙膏形成泡沫。
鲸蜡硬脂醇(cetearyl alcohol):护发素与美发产品中的常见成分,用于增稠和稳定油水混合。
全球都对棕榈油的需求持续上升,而中国是棕榈油的第二大进口大国和第三大消费国。虽然中国并不生产棕榈油,但磅礴的消费力却能带来深远的影响。根据数据显示,2018 年全球棕榈油消费量超过 7200 万吨,平均每人超过 9 千克。
Photograph by David Guttenfelder
当然,想要从日常生活中剔除棕榈油的存在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但这不代表着我们必须以环境为代价,这正是 RSPO 存在的意义。
可持续棕榈油圆桌倡议组织 (RSPO) 于 2004 年成立,旨在通过推行全球标准、加强利益相关方参与,促进可持续棕榈油产品的生产和使用。 
可持续棕榈油生产包括法律、经济上符合标准,对环境友好、对社会有益的管理和运营。RSPO 认证的核心是“RSPO 可持续棕榈油生产的原则和标准”,认证了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热带森林被砍伐,并且在开采和生产过程中都达到了社会和环境保障标准。
比如,马来西亚非营利组织“野生亚洲”(Wild Asia)正在把基纳巴坦干和其他地区的数百名小农户组织起来,让他们一起获得认证,然后把棕榈果实卖给一家获得认证的工厂。
棕榈油消费方的雀巢公司(Nestle)为该项目提供了资金,这样农民可以得到更好的价格,像雀巢这样的 RSPO 成员也能够追踪棕榈油的来源。
在马来西亚沙巴州的其他地方,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供应商、RSPO 成员丰益国际集团(Wilmar)正在重新种植森林,保护分水岭和野生动物栖息地。重新造林是一个艰难、昂贵而漫长的过程,但也是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的任务。
棕榈油行业不同部门、整个供应链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棕榈油种植者、加工者和贸易商、消费品制造商、零售商、银行/投资者以及环境和社会非政府组织(NGO),都是认证流程中的一部分。
经认证的可持续棕榈油和普通棕榈油在整个供应链中都是分开的,并且可以追溯到某一认证源头
图片来自 RSPO
通过多方合作,将全球标准付诸实践,保证每个环节的标准与可溯源性。
现在,RSPO 在全球的成员已经达到了 4941 名,遍布 99 个国家,中国成员数量截止到 2020 年 10 月底有 230 余家。
会员可以是银行与投资者(如汇丰银行),消费者产品制造商(如联合利华),油棕种植者,棕榈油加工或贸易商(如中粮集团),零售商(如家乐福)和社会发展类非政府组织。
RSPO 也参与了 11 月 19-21 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展开的“2020 中国全零售大会”, 作为“可持续生活方式展区”的参与方之一,让更多消费者与商家认识到可持续棕榈油的要性。

在 2009 年,WWF 首次发布企业可持续棕榈油记分报告的时候,认为企业和社会对可持续棕榈油,以及不负责任的棕榈油生产造成的毁林问题都得不到足够的关注。
马来西亚吉隆坡 RSPO 前 CEO、曾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工作的 Datuk Darrel Webber 表示,可持续的棕榈油产业是面向未来的远途,我们必须想办法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
于是,如今 10 年过去了,多年来 RSPO 与 WWF 及其他各方一起组织策划环保推广活动、消费者意识教育。公众对于毁林风险商品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度与关注度有所提升。与之相伴地,公众对 RSPO 的认知度已经从 2015 年的 5% 上升到今年的 21%。
同时,调查数据显示已经有 33%到消费者表示,愿意付出一定的溢价来购买相应的可持续产品。
从全世界的角度看,越来越多的棕榈油公司已经接受了变革的需要。我们保护了大自然,同时减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们需要更多的“加蓬”,希望消费者证明对自然的真正关切,是采取行动剔除供应链中造成毁林的棕榈油,下次在选购产品前,记得寻找包装上的 RSPO 认证标识
我们的零毁林消费行为也是对源头生态的保护。就像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绿色出行一样,即使从最微小的日常行为做出改变,我们也能开始身体力行地对地球好一点。
文章参考:
Palm oil is unavoidable. Can it be sustainable?》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magazine/2018/12/palm-oil-products-borneo-africa-environment-impact/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生态和气候的巨大危机,很多人在为此奔走呼号,但如果你不想让“爱护生态”成为某种空洞的口号,那么学习生态学则成为必需。
 你怎么看待我们与生态的关系?
在上篇推送《编辑办公桌上的文具们,比手机里的App靠谱多了中,获得我们精选读物的读者共 1 位:@Cynthia(请对照下图头像):
请以上获奖读者于 11 月 25 日中午 12 点前在后台回复收货地址及手机号码。


记得星标我们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