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260 篇文章
题图:心动少年宣传片《240s》截图。

作者:石榴,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从事家庭教育十余年,两个孩子的妈妈。

1
当孩子倒下了,
生命是否能得以延续?
近年来,校园学生猝死事件频频发生:
2019 年 5 月 23 日,广州市汇景实验学校一名 9 岁男孩,在校园足球比赛中突然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9 年 12 月 6 日,山东省滨州市渤海中学一名 14 岁男孩,在上体育课时呕吐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
在疫情复学后,校园猝死事件更是连续爆出,让我们感到格外的震惊和痛心。
2020 年 4 月 14 日,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一名 16 岁男孩,在 操场跑步时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
2020 年 9 月 9 日,山东省临沂费县睿文学校一名初三男孩,在体育课跑步时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
2020 年 10 月 12 日晚,武汉澳洲国际学校一名 14 岁中学生,夜跑时突然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
很多校园悲剧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元凶 — 心源性猝死。
正值花季的少年,心脏的跳动却戛然而止,绽放的生命就这样匆匆画上了句号。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父母最珍贵的礼物;每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对家庭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
当孩子在毫无征兆地倒下的那一刻,当孩子在心脏骤停的那一瞬间,生命就立刻进入猝死的倒计时。
3 秒,眼前一黑;
8 秒,失去意识;
15 秒,四肢抽搐;
30 秒,瞳孔散大;
……
脑细胞在缺氧状态下,最佳抢救时间只有 4 分钟,因为心跳停止 4 分钟之后,大脑就开始进入不可逆的损伤,脑细胞开始集体死亡,10 分钟后救活率就几乎为零了。所以医学上称为“急救黄金 4 分钟”。
▲ 图片来自心动少年宣传片《240s》截图。
在这短短的 4 分钟内,除了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我们还能做什么,才能抓住这最后的机会,给孩子一线生还的希望?
孩子是多么珍贵,生命不可能重来,在心脏骤停后的黄金 4 分钟内,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从死亡边缘迅速拽回鲜活的生命?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也忍不住想,假如我的孩子倒下了,他(她)的生命是否能得以延续?
2
普及急救技能和设备,
人人可以成为救人的天使
幸运的是,答案是肯定的。

在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事件中,大多时候,当孩子突然倒下,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都万分焦急,却只能拨打急救电话,然后被动等待专业的救援。而事实上,身边人的及时施救,能大大提高生还的几率,让孩子的生命得以延续,让悲剧的发生大大减少。
他们所需要的,是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再加上专业设备的响应。但可惜的是,现在大多数学校老师和学生没有机会接受急救培训,学校也没有配置专业的设备。
从整个社会来看,对急救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研究发现,中国每年发作心源性猝死的患者达 55 万人,相当于每分钟就有一个人发生猝死,居全球之首。但相比其他国家,我国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率非常低,还不到 1%,而德国的普及率达到 80%,法国达到了 40%,美国则达到了将近 90%。
在很多发达国家,急救培训早已纳入学校课程,比如,日本对中小学生的急救培训率达到了 92%。而中国中小学生急救培训率不到 10%,尚无相关的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进行急救培训,也未开设专门的急救课程。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 正在参加校园培训的孩子们。
有的人或许会说,猝死是小概率事件,我学会了这些知识和技能,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当然,我们希望不幸永远远离我们,远离我们身边的人。可是,宁可所学知识毫无用武之地,也要防患于未然,万一身边有需要的人,万一遇到危急情况,你不会手足无措,不会感到无能为力,而是能伸出援手,挽救无价的生命。
对心脏骤停的情况来说,需要的急救技能就是心肺复苏(CPR)专业的设备就是自动体外除颤器(简称AED)
据统计,在心脏骤停后的黄金 4 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CPR)并尽早使用 AED,患者的救活率可达到 50%。
所以,若是急救的技能得到普及,专业设备 AED 触手可及,人人都可以成为救人的天使。
3
救命神器AED的使用方法,
每个人都需要知道
AED 被誉为“救命神器”,它主要用于抢救因室颤导致的心脏骤停患者,具备自动识别可电击心律、自动电击除颤功能,具有便携、易操作的特点,第一时间使用它,能明显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生存率。

常见的 AED 设备。
如果能在 1 分钟内接受电击除颤,患者存活机会可达 90%;而每延误 1 分钟,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就会降低 7%-10%。
目前,在我国内地 38 个开通地铁的城市中,有 19 个城市的地铁站内已经配备 AED。北京的地铁站开始全面配置 AED,按照计划,到 2022 年底,AED 将在北京地铁站实现全覆盖。
根据《湖南省现场救护条例》,11 月 1 日起,湖南省内机场、客运车站、大型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以及学校、养老机构等单位应配置 AED 等急救设备。此外,石家庄机场航站楼、海南省 187 所高中也完成了 AED 的配备。
而杭州更是成为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形式规范公共场所 AED 配置、使用的城市,规定在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学校、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社区、公园、风景旅游区等,大型商场、大型超市、大型宾馆饭店等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共六大类公共场所应当配置 AED,让 AED 变得“触手可及”。
当我们发现有人倒地,经判断没有自主呼吸的时候,就应该立刻实施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 AED 进行急救。
但即使配置了 AED,很多人依然心存顾虑,不敢使用 AED 施救,一是怕自己不会用,操作有风险,二是担心万一救人不成功,自己要承担责任。
为此,北京市急救中心培训中心主任陈志表示,AED 就是为非专业的普通公众设计的,紧急时刻,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很安全,指示很清晰,风险非常低。
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 184 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条也被称作“好人法”,从法律上保护了施救者。
所以,在遇到需要急救的时刻,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敢用 AED,及时施救,不让遗憾在自己身边出现。
下面是关于使用 AED 进行施救的步骤。
▲ AED 使用方法。
4
校园急救普及率低,
面临双重挑战
既然急救知识和技能如此重要,为什么校园的急救普及率这么低呢?既然 AED 是生命危在旦夕时救命的神器,为什么校园里 AED 布防这么少呢?
经过调研发现,大多数校方对心肺复苏及 AED 的实际使用存在责任方面的担忧,他们担心万一施救不成功,他们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所以他们宁可在紧急情况下拨打 120,也不愿意主动铺设 AED。
但事实上,老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生动的课程学习或培训,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和技能,轻松掌握 AED 的操作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和培训,老师和学生不仅会拥有救援的能力,更能提高救援的意识。在抢救的黄金 4 分钟内,勇于采取切实有效的救援行动,和时间赛跑,从濒临死亡的边缘夺回璀璨的生命。
“生命至上”,这是所有法则中的最高法则,尤其是当孩子的生命突然遭遇极大的风险,所有身边人第一要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伸出援手。
而且,有了“好人法”的保障,对学校来说也可以免除对责任的担心,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如何提供救援的行动上。
阻碍 AED 进入校园还有一个现实的因素,就是 AED 采购单价较高,之前也没有相关政策指导推进。所以,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认识上,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5
加入心动少年,
行动会让心动不止
为了给广大老师和学生提供科学的急救培训,为校园配备 AED 设备,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提升校园乃至社会应急能力,由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杭州益格公益发展中心与宏益咨询共同发起了一个公益项目 —《心动少年》。
《心动少年》项目成立的初衷,就是看到了校园心源性猝死事件的频繁发生,而在急救知识和 AED 普及推广多年后,公众的急救普及率仍然不足 1%,校园的急救普及率仍不足 10%。这样的现状让相关的有识之士忧心不已,因为多一次急救培训,多一个 AED 配置,就可能降低悲剧的发生概率,增加一个生命生还的机会。
AED 普及属于社会性问题,经过调查发现,AED 普及难,除了物质和知识方面的挑战,最大的问题在于急救意愿。目前整体社会对急救的认知度不够,所以从小培养孩子愿意伸出援手的意识和技能,才能提升整个社会的急救能力。
《心动少年》项目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的急救培训课程和 AED 布防进入校园,提高师生乃至家长的急救意识与技能。
目前,《心动少年》已经走进校园,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作为首家示范学校,广大教师和学生参加了科学的急救培训课程,并在学校操场旁边的医务室门口安装了一台 AED。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能让孩子从小学会珍惜生命,小时候能自救,长大后能施救,正如白马湖学校校长胡晓敏所说:“接受教育的目的,终究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
《心动少年》项目发起人陆杨说:“我们不希望看到不幸的发生,但我们希望,当不幸发生时,有更多的‘无能为力’可以变为‘力所能及’。”
项目提倡孩子从小学急救,会急救,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未来,当孩子走出校园,走上社会,具备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的他们,能勇于付出和担当,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敢于伸手和救助,珍惜他人的生命,这才是项目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以及 AED 的真正意义。
▲ 心动少年宣传片《240s》,该视频是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腾讯广告、腾讯CDC联合举办的“我是创益人”大赛孵化作品,大赛举办四届以来,已孵化了包括戛纳创意节银狮奖获得者“一个人的球队”在内的194支公益广告作品。
当生命只剩 240 秒,你还能做些什么?把时间拉住!
当“240S”倒计时开始,时间就是生命,普及急救知识与 AED,能让更多的力所能及,替代无能为力。
为了孩子的生命,为了我们的明天,让我们行动起来,加入《心动少年》!
一诺写在后面:
240 秒,1%……我第一次听到这些数字的时候,非常震惊。心脏骤停猝死,只有 240 秒有效抢救时间。我们普通人会觉得,我可以帮忙叫救护车,但是我没有医学知识,帮不了忙。但实际上,如果有基本的 CPR(心肺复苏)知识+AED,所有普通人都可能帮助救人命。
但是因为在中国大众里的科普普及率低,中国一个人因为心脏骤停猝死,被挽救过来的比例只有 1%,而在一些 CPR 知识普及好的城市,这个比例能高达 15%……有 15 倍的差距!15% 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数字背后的 15 倍家庭。挽救一个生命,挽救的就是一个家庭……当时知道这些,非常震惊。那时候也在公共场合见过 AED,但是完全不知道是怎么用的,以为是给“专业人士”准备的。
后来有机缘,在 2018 年参加了美国心脏协会做的 CPR 培训,还拿到了证书。那时候还和组织培训的美国心脏协会的朋友讨论,是不是可以把这种培训引入学校,所以看到今天这个倡导的行动,非常兴奋,感觉自己的梦想实现了一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