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世上,我们每天都在练习如何和自己相处,和这个世界相处,并试图从中收获愉悦充实的人生体验。
其实,生活的满足感包括很多方面。无论是感官的享受,还是对生活的思考和领悟,都能使我们变得快乐豁达。
试着体会一下这些生活小哲学,或许会打开不一样的新世界。
重拾对生活的好奇心
不知道为什么,「长大」似乎是一个逐渐失去好奇心的过程。
我们习惯了平淡的日子,在日复一日中变得麻木。不再像小时候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新鲜感,脑子里有十万个为什么。
其实生活里依然处处藏着奇妙的宝藏,只等着我们用独特的目光看待和发现,赋予它焕然一新的意义。
岔路口的另一条路会通向花店吗?每天都能见到的小猫会去哪里觅食?试着挖掘生活中有趣的小谜题,并试图找到谜底,给予自己意外的新鲜惊喜。
学会“断舍离”,给生活做减法
生活里最重要的一门必修课,是“断舍离”。无论是生活空间还是自己的心,都需要做减法。
房间里用不上的旧物,就不要再因为不舍得而堆放着了;用可循环利用的环保用品,比一次性消耗品有益得多;还有通讯列表里无关紧要的人,以及生活中的无效社交,都可以一一清除了。
做断舍离的过程,也是在为自己的心减轻负荷的过程。每一次都觉得像呼出了一大口浊气。
把无用的东西清走,才能拥抱更多全新的美好呀。
即使已经能熟练敲键盘,也不要丢掉笔和书信
在鲁迅致爱人的信件中,他写道:「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这是那个年代的人们关于书信的浪漫。
亲笔写下的信,凝结着人们最真挚的心思。透过笔迹,我们甚至能读出写信人当时的心情,是惊喜、急切抑或悲伤,这是除了文字之外隐藏的珍贵含义。
想起小时候,总会跟小伙伴互相交换信件与日记,仿佛总有说不完的话。还会跨越千山万水交笔友,期待着邮差送来远方的消息。
这样的心情,又怎会是短信和微信能取代的呢?
不要习惯把“没钱/没时间”当借口
总有很多人说自己也想读书、旅行 、做饭,过精致的生活,只是碍于没时间或者没钱。但,做这些事,真的有那么高的门槛和要求吗?
也许只是因为,每次都只是空有念头,到了要执行的环节就觉得懒了。
每次都归咎于时间不足,其实只是没有立刻收拾行囊的决心;花出去的钱也并不会打水漂,只要做的事值得,那么所有为它花的钱都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在你身边。
想一百遍, 不如踏出改变生活的第一步。有些风景,再不看就消失了。有些事,再不做,就晚了。
英国作家埃文斯在《生活的哲学》写道,“我们可以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过上自己希望的生活”。
试着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生活小哲学,也许就是变开心的第一步。期待你的分享,哲学家。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大家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收听QQ音乐:行动派,有更多好内容等着你~
点击阅读原文
收听本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