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用时间酿酒
ID | yongshijianniangjiu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千百年来,懂得自我反省的道理早已成为共识。
但如果追问一句:如何进行科学地自我反省?恐怕就很少有人能够脱口而出了吧。
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很大程度便依赖于自我反省的能力。
但凡事过犹不及,当自我反省超过某个界限,就会演变成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将反省变成攻击自己的武器。

经历的事情越多,就越能体会到肯定自己这件事的意义,比起得意忘形,人更应该警惕的是“失意忘形带来的精神打击。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住着两个人:一个是当下的自己,一个是理想的自己。
当理想的自己标准过高,即便自己再努力也很难达到时,便会不断跟自己较劲儿,处在战斗的状态中折磨自己。
过度反省的坏处有很多,归纳一下主要有三点:
第一:会导致不自信,甚至演变为抑郁症。
过度自我反省的人都有一个典型的症状:
做得不好会从自身找原因,然后陷入深深的自责;
而做得好时却觉得自己走了狗屎运,开始担心下次是否可以一样好运。
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当人遇到外在刺激时,有人会把负面情绪指向外面,快速的消化掉负面情绪。
但还有一部人则会指向自己,在这种人的观念里,无论自己有没有做错,都存在问题!
久而久之,自己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受气包,越来越自卑,严重者就会转化成抑郁症,逐渐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第二:因为过度反省,错失了改变的机会。
今年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深深地陷在自我否定的泥潭中,写文章经常写一半全部删掉,甚至写完的文章也不敢发表,总觉得观点太稚嫩,担心逻辑不通畅。
我想试着从以前的文章中寻找答案,想看看自己的写作水平是不是不如以前,但认真翻看后,得到的结论只有一条:初生牛犊不怕虎。
每次翻看过往文章,自己都是一副地铁老人看手机的画面。
尽管现在看百般嫌弃,但那时候的自己完全没有担心自己写不好的负担,只有一腔写文的热血。
也正是这样的心态,刚接触写文的头两年产出最多,进步也最快。
倘若一开始就忙着反思批评自己,恐怖自己的写作之路坚持不到现在。
第三:忘记行动,变成纸上谈兵。
TED有一则传播很广的演讲,题目叫《不要把自己的目标告诉别人》。
演讲者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德雷克·西弗斯(Derek Sivers),他说:
“当我们把目标告诉别人,别人的肯定会让你产生目标已经实现了的幻觉,从而产生满足感和惰性,最终导致努力程度下降,离目标越来越远。
反省亦是如此,反省的过程会为我们创造出离目标越来越近的幻觉,产生实现目标的满足感。
然而,正是这份满足感会让我们忘记行动,变成纸上谈兵。

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任何方法论都需要根据自己情况做出调整,而验证一个方法对你是否有效的唯一方式就是做对照实验。
通过日常效率和坚持某种方法论后的效率对比,找出适合你的方法,如果前者>后者,就说明这个方法不太适合你,但如果后者>前者,就需要多花点时间将此方法变成日常习惯。

一个过度自我反省的人,日常会是怎样一种状态?
编剧安娜·阿卡娜在社交网站上分享了她的经历,她说:“在自己自我反省最严重时,会蠢到连一句话的标点符号都要琢磨再三。”
朋友发来一条短信结尾用了句号“。”,她就开始猜测对方是不是生气了,开始反思自己哪句话说的不对,担心某句话说的不得体。
最终,受不了被过度反省折磨的安娜·阿卡娜终于明白:深刻的自省和没完没了的多想之间,有一个健康的界限。
适当地反省会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搞清楚前进的方向,但没完没了的多想只会增加内心的负担,反而成为你我前进的绊脚石。
所以,如何找到这个健康的界限便是科学自我反省的关键。
尝试了很多方法,分享几个亲测有效的。
第一,牢记自我反省的主要原则:是自己的锅自己就背,不是自己的锅丢的越远越好。
前段时间,好友突然心急如焚地在微信群里求助大家,说自己不知道怎样就得罪了某个前辈,让对方认为自己是一个伸手党,导致对方拉黑了自己,想请大家帮忙解释一下。
但事情真相是,她不过是因为开车没看手机,导致晚了9分钟回复信息。
大家在看完她和前辈的聊天记录后都劝她不用自责,或许只是对方情绪不好,撞枪口上了,但她却不停地认错,说一定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太好,忽略了社交礼仪。
反省自己固然是好事,但不是自己的锅硬往身上揽就太太太累了。
长此以往,我们就会不自觉地讨好别人,把生活的焦点错放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上,最终逐渐丧失自己。
第二,让自己忙起来,不要让思维钻牛角尖。
有人说,焦虑、迷茫都是闲的,虽然这句话过于粗暴,但并非没有道理。
当你发现自己过度反省的时候就去找点事做,不要让自己陷入过度自省的情绪当中。
文章开头就强调,自我反省的目的是找到问题所在,指导未来行动。
所以,自我反省的过程中,一旦找到前进的方向就请停下来,不要再进一步对失误做感性上的判断,更不要过分自责。
另外,想分享一个有趣的观点。
有科学研究表明,在自信的培养上,4个正面反馈约等于1个负面反馈带来的情绪波动。
所以,在坚持自我反省的同时,不仅要学会鼓励自己,而且还要多多鼓励自己!
第三,避免反省变成流水账,实现三大还原。
复盘的第一步就是忠实地还原事实,切勿在阐述事实的环节带入个人情绪。
但复盘不等于记账,不是简单地罗列出一段时间内做的事,复盘的目的是从事件中找到改进的方向,总结经验教训,需要坐下来认真思考。
与此同时,除了还原事实,在自我反省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做到情绪和思考上的还原。
情绪还原,是指记录做某件事的情绪;
思考还原,则是强调思考当初做某种选择的原因,并分析思考的正确与否。
第四,跳出自我反省的束缚,扩大反馈范围。
一个人的思维终究受到个人知识水平、阅历的束缚,看问题难免不够全面。
所以,在自我反省的同时也要引入外部评价,从而更客观地评价自己。
最后,提醒一下,反省也要注意侧重点。
那些经常犯的错误,发生频率比较高的要多多反省。
而那些代价不大,发生频率不高的事,就没必要为了反省而反省。
以上,共勉。
*作者简介:用时间酿酒(ID: yongshijianniangjiu),愿你我都少走点弯路。新书《反本能2:如何对抗人性弱点》已上架销售。
你有过过度反省的经历吗
点击阅读原文
收听更多优质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