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新版《鹿鼎记》豆瓣打出2.7分的周末,我个人推荐你去看《风味原产地》第三季《甘肃篇》。陈晓卿导演从当年《舌尖上的中国》开始,一路闻香寻味,从此迷失在了味蕾的丛林里。出走央视之后,他进入腾讯,延续了当年的风格,制作了《风味人间》系列。无论是《舌尖上的中国》还是《风味人间》,都是五十分钟一集的长纪录片。美食倒在其次,重点是讲述土地和人的关系,算得上是一档高端的人文地理节目。

《风味原产地》是一个新的系列,每一集只有10-12分钟。第一季讲潮汕美食,第二季讲云南美食,最新的一季则转向西北,讲述甘肃美食。在这个系列里,由于时间非常紧张,没有多少抒发情怀的空间,所以不得不把焦点对准美食,挖掘出每一种美食的独特之处。相对来说,在这样的拍法里居高临下的说教感弱化了许多,更多是交代美食的原料、成长、收获和加工。

甘肃和潮汕、云南相比,自然条件要恶劣许多,物产也没有那么丰富。在十集的内容里,肉类只有羊肉和羊杂两集,面食则有呱呱、酿皮、面筋、牛肉面四集,特别的当地美食有胡麻、百合、浆水,最后一集讲述万能的土豆。但是在实际拍摄中,节目组选取的角度却颇有巧思。例如羊肉这一集,手抓羊肉、黄焖羊肉谁都能想到,但是甘肃藏族人用羊肚包裹羊肉,用烧热的石头从内部加温加压的制作方法,却让人耳目一新。

同样的,百合这种随处可见的素菜,在片中却在强调需要7年的种植期,突出它是世界上唯一的甜百合,也让人产生浓烈的好奇心,在日常耳熟能详的事物上找出新意来。我认为,一档好的美食节目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观众看完产生尝试一下的欲望。起码《百合》这一集是做到了这一点,我也想尝试一下清甜肥厚没有一点苦味的兰州百合究竟是什么味道。
如果一定要比较《风味原产地》和《风味人间》的差异,可能最大的一点区别是画面。无论是《舌尖上的中国》也好,《风味人间》也罢,它们给人的感觉是在密集的解说词中间,配上了一些画面。而《风味原产地》则让解说词退居二线,主要靠镜头来表达美食。许多镜头近乎于商业化广告的拍法,强调食材剖面的质感,加工时细腻的变化,追求好看超越了追求意义:
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风味原产地·甘肃》拍摄的内容是美化了的乡村和美化了的美食。但也正是这样的内容,对于大众而言也更加亲切自然,不大能觉察到里面的理想化成分。相信甘肃人看完之后,甚至会激发起强烈的乡土自豪感。因为在此之前,很少有镜头如此珍而重之地对待他们从小吃到大的地方小食,就像是在拍摄米其林三星餐厅的美味珍馐。

在《风味原产地》系列里,我个人把《潮汕篇》排在第一,《甘肃篇》排在第二,《云南篇》则敬陪末座。这其间有我个人的喜好,我对各种生腌蟹、生腌虾完全无法抗拒,冒着肠胃感冒的风险也要来一大盘。而我自己是云南人,在我看来《云南篇》拍得太浅也太过猎奇,美食之美体现得过少。所以,我也忍不住怀疑,自己如此喜欢《甘肃篇》,会不会单纯是因为我外地人的身份?也许在甘肃人眼里,也有和我看《云南篇》一样的感受?希望有甘肃的读者看完之后告诉我,它是不是拍对了东西。

最后,我也有一点无奈的感想。美食纪录片能够表现在当地繁衍生息的人们和他们的生活,这在人文价值上肯定是好的。但是,能欣赏这一点的观众又能有多少?对于偏僻的山村,破旧的小镇,有多少人会对镜头下的人和事真正感兴趣?羊肉好吃就行了,做法特别就行了,风景漂亮也就行了,谁会关心牧民在冬牧场和夏牧场之间的迁徙?关心这种游牧生活本身?

不过也许像《风味原产地》这样倒过来做反而是对的。那就是用美食美景吸引观众,然后略微把他们的目光吸引向当地的生活,当地的自然环境,诱使他们去思考人是如何去适应自然,在美食背后,多多少少感受到一点生活的重量。这可能是一条行得通的道路,远比直接上情怀讲价值更让人能够接受。毕竟,人们相见时,绝口不提生活里的苦。

祝你周末快乐!
图片来自:《风味原产地·甘肃》剧照
题图摄影:Apolo Photographer
图片授权基于:www.unsplash.com相关授权协议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11月21日北京初雪》
初雪
一万个阿哥
一万个格格
两万把绣春刀和他们的督指挥使
静静站在故宫门外
挎着单反
排队等待购票
没有哈哈诸子和
小番巴图鲁的世界
连贝勒和福晋
也是寂寞的
注:图片来自微博用户@里八神 不确定拍摄者身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