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abay.com
撰文 | 丁   零
●           ●           
“Black Lives Matter” 持续发酵成全球事件:各国人们纷纷走到街头,为黑人群体抗议。如今,抗议从一开始的混乱到趋于冷静,让人感慨万千。
多少人为这平和隐忍的悲痛而动容,反省同而为人却被差异对待的不公。但如果反抗的形式是暴力的,无论对单一事件出自怎样的同情,人们也会不自觉反弹:瞧瞧,对黑人有偏见,怪谁?!
当我执笔这篇文章时,本想效仿弗吉尼亚·伍尔夫从图书馆抱回一部部大头书,带着探索欲遨游在知识的理想国,寻找一个种族 “享受着安稳与繁荣”,而另一个 “遭受着贫困和动荡” 的答案。然而,一页页翻下来我只深深感受到理论的无力感,我决定记录这个话题引发我陷入沉思的记忆片段。
01
来美国第一次感受到恐惧是在K城做学生的时候。2011年某个周五晚上,和往常一样吃完越南米线,开着99年的凯美瑞去沃尔玛采购食物。开着开着油灯亮了,便找了一家最近的加油站停下。天还没全黑,路上车流已时渐稀少。油汩汩流进油箱,我站在车旁,无聊地看着近处寂静的街道和远处昼夜交替忙碌的天空。
忽然一个声音恶狠狠传过来:“你有五块钱吗?” 刚还在发呆的我,不由往后退了一步,这才看清说话的是一个身材瘦小些许佝偻的男人,穿着一件深黑色连帽衫,帽沿下只露出半张脸,边频繁吸着鼻子边用颤抖的食指擦拭。瘾君子!慌乱中的第一判断无疑更加深了恐惧。我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嗓子发涩,“我看看钱包”。平时没有带现金的习惯,幸好钱包里还剩了几张一美元的零钞。我抖索地把钱掏出来,手还没递过去,那人一把夺走,消失在转角处。
他一走,我赶紧冲进车将门锁上,坐在驾驶室喘着粗气,慢慢恢复理智的我大脑开始飞速运转:要不要报警?人已经跑了,也没看清他的全貌。只有五块钱,警察会不会不管?他当时有武器吗?是刀还是枪?他看上去挺虚弱,如果真动起手来,我也不见得吃亏?胃怎么忽然这么疼?是刚吃的越南米线太辣?爸妈这时在家里干什么呢?还是不要打电话过去让他们担心。
最终选择没有报警,心有余悸把车慢慢开回家。事后好几年反反复复想起那个夜晚在异国他乡对潜在危险的后怕,以及事情没往更坏方向发展的庆幸。从那以后,钱包总兜着五到十块的 “救命钱”。
这个加油站事件的主角并不是黑人。
02
毕业后兜兜转转来到H市,安全起见搬进有门卫的小区。白天值班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女人,微胖,喜欢寒暄,有时聊得兴起,非得等后面车辆司机按喇叭催促才放行。晚上换班的男人脾性不大一样,他年纪稍微再长一点,不苟言笑,每次只是懒懒抬眼看是不是住户,或者有没有挂停车牌,便把车道闸门打开。
好似开口说一句话都是多余。
2017年最后一天,新年钟声敲响,酒过三巡后和朋友拥抱告别便从市中心酒吧街打车回家。一路上晕晕乎乎处在半睡半醒状态,司机也不打扰,自娱自乐跟着广播音乐哼唱。
迷迷糊糊中感觉车放慢了速度,然后是窗户摇下来的声音,一个男人在车外扯着大嗓门吼:“你在这里干什么?” 我顿时酒醒了一半,原来是那个平时连头都懒得抬的门卫瞪着眼睛冲司机嚷嚷。司机赶紧把高分贝音乐关掉,用一种莫名心虚的语气回答道:“我是优步司机,送客人回家”。这时门卫才看到东倒西歪在后座的我。我配合地直起身子,头探近前窗说:是我,五号楼301的。门卫扫了一眼,认出我来,又转眼瞪着司机说,客人放下来,你不能进去!
司机还想说什么,看到门卫重重拉下小窗户,只能悻悻倒车出去,嘴里嘟囔着,都喝成这样了,送到楼下不是更安全。
之前朋友来家里的次数不少,门卫固然谈不上热情,但也只是例行公事记录访客信息后便轻松放行。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门卫声音此般洪亮,爆发的能量如此膨胀,甚至展示了某种高高在上的威严。优步司机和我的朋友又有什么不同?车算不上破旧,衣着也很体面,唯一不同的兴许仅仅因为他是个黑人。
而门卫自己也是黑人。
03
去新的城市生活,一个可靠的杂活工至关重要,盖斯便是这个生活能手。盖斯和我母亲同年生,这种缘分多多少少增进了亲切感,再加上收费低干活细致,认识盖斯后便从没考虑过换人。
去年春天盖斯帮忙粉刷后院露台,做完份内活他拿出一张图纸,“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建议加一个小花坛,这样乘凉的时候风景更好”。末了,又说,“这是我的主意,不收费,就当礼物吧”。我跟他开玩笑,你是不是把所有工作都当成艺术创作?他憨憨笑着,又说,“如果是我,露台不会粉刷成暗红色”。这多多少少让我觉得有点奇怪,毕竟所居大学城的校旗就是暗红色。
盖斯并不是一个落寞的艺术家,他曾经是个军人。
偶尔闲聊提到部队生活他会摇着脑袋,“不喜欢,非常不喜欢”。问起原因,盖斯有点难为情,“我怵血,尤其是子弹穿透后泵涌的暗红色血。无奈父母条件不好,参军毕竟还能有不错的补助”。听到这,想起盖斯花了好几天时间将露台刷成暗红色,不免心存歉意。
盖斯退伍后没有选择政府安排的工作。他说在部队里被人管怕了,特别是大学毕业的学生,一入伍就是军官,根本看不起粗糙的老兵,总想着法子作弄我们。好在盖斯在部队学会不少技能,便靠杂活维生,一干就是几十年,在这个黑人并不多的小镇。
盖斯来家里少说也有十几回,每次都穿着一件好几处都是破洞的白蓝T恤, 戴着一顶褪色的棒球帽。还记得第一次见面,盖斯按了门铃,门一开看到我是华人,有点诧异(这个小镇华人也不多),接着便问:“需要脱鞋吗?我看电视里亚洲人进门都会脱鞋”。以前住公寓时,修理工总穿着脏兮兮的鞋子毫无顾忌,曾经还因为留下擦不掉的油漆印向管理员投诉过。知道美国人没脱鞋习惯,我便说,没事,直接进来就好。盖斯想了想,说道,那我下次带双鞋套。
慢慢熟悉后,也会跟盖斯聊起种族问题。盖斯说起之前去一户人家干过好几次活,平常见到的都是女主人,有回男主人回家看见盖斯便跟妻子抱怨,怎么能让一个黑人来家里。我问盖斯,你不生气吗?他淡然地说,生气倒不至于,早就习惯了,只是可惜少了一个收入来源。
上星期马桶漏水,我折腾了半小时换好抽水阀门,从地上蹲起来因为腿麻踉跄了一下。去年马桶出状况是盖斯过来帮的忙。盖斯膝盖不好,常年受风湿折磨身体有些臃肿,这样的他跪在马桶和墙壁狭窄的空间劳作,想必更是酸痛。当时修好马桶后盖斯说,换抽水阀门很简单,不需要浪费钱请人来修,于是一点点教我,又介绍了当地一家五金店,告诉我这里的东西比 “家得宝” 便宜。
新冠疫情爆发后,盖斯时不时发来短信问候,大选前也不忘叮嘱睡觉锁好门窗注意安全。问起是否有去参加游行,这个为美国上过战场的黑人老兵只是简单回复一句:Violence doesn’t solve any problems。
这是马丁·路德·金的名言,盖斯白蓝T恤上印便是这位黑人精神领袖的头像。
04
黑人暴力犯罪依旧会源源不断发生,社会也会以此作为不公平对待的理由。一个事件可轻易分辨是非,若上升到一种现象,背后错综复杂的因素很难以对错而论。但仍坚信,“我要呼吸” 的声音会被听到,人性的细小善意会被看到。 
写到这,不由想起土耳其作家奥尔汗·帕穆克的《雪》,有句话掷地有声:“我们并不笨,我们只是穷。一个西方人,当他遇到一个穷国的人,心里很本能地就会产生歧视”。阶层和种族之间也是如此,这种深层矛盾兴许在历史文化的长期累积下无法和解,唯一期冀的便是平凡人的一生有那么几次,静谧的雪,会充满诗意地飘进梦里,也飘进现实中。
 作者简介 
丁零,生物化学博士,青年写作者。曾就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及MD安德森癌症中心,现从事咨询行业。
制版编辑 卢卡斯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