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成功举办“美国对华战略、舆论态势与中美关系演变”闭门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十几位资深专家学者参会,就“美国对华战略态势”、“对华舆论态势”、“大选后的中美关系演变”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刘元春指出,中美关系如何演变是“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需要重点把握的关键变量,这一变量充满不确定性。但在一系列不确定中,有很多规律性东西能够把握。从特朗普时代走向拜登时代,美国政府在战术层面有所松动,但在战略层面进一步深化和收紧。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严金明教授认为我们要对当前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对外舆论等各层次的现实与趋势,特别是下任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诉求和长期战略进行准确地把握与判断,积极引导中美关系发展的方向。
外交学院副校长王帆教授认为,无论谁执政,美国对华强硬的总体态势不会改变。当前,中美两国总的态势是战略对手而不是战略敌手。中国应争取与美国开展领域性的合作,增加合作的黏性。
国际关系学院校长助理达巍教授指出,中美关系存在相当的不确定因素。中国应抓住短暂的战略机遇期,与美国合作,一起稳定和改革国际秩序。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认为,美国在冷战之后的对华政策不是完全的接触战略,本质上是一个包括接触、束缚、防范、牵制、制衡的对冲策略组合。能否把中美关系从新冷战悬崖边缘调整回来,取决于两国能否抓住下届政府执政后的短暂窗口期。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认为,中美智库应进一步加强交流,美国的哈德逊研究所、传统基金会和美国企业研究所等智库在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形成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中国处理中美关系要争取开放合作,扩大朋友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认为,中国外宣应拒绝斗争哲学的原则,秉持世界主义的理念,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更要用中国视角讲好世界故事;要坚持“淡色中国”的策略。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聘研究员王孝松认为,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无法完全落实,这会增加中美贸易关系不确定性。未来美方对于协议执行的评估重点将侧重于难度更大、双方分歧更深的结构性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聘研究员刁大明指出,拜登与特朗普最大的区别就是拜登更加强调意识形态。在未来四年,中国有诸多重大国家议程。中美之间刚刚告别贸易战又一点点滑向意识形态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莉丽教授指出,如果拜登执政,中美关系短期内应不会有大变化,甚至双边摩擦有加剧可能。拜登政府会大力改善与盟友关系,支持多边主义国际秩序,联合盟友施压中国。但与此同时,中美人文交流一定程度上能重启,中美在全球公共产品领域也存在合作可能性。这对于中美是战略机遇。中国应主动引领和构建中美“竞合”稳定关系。
文稿来源:国发院媒体拓展部
微信编辑:涂成
       人大国发院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靳诺教授,院长兼首席专家为校长刘伟教授。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入选第一档次梯队,是唯一入选第一档次梯队的高校智库。
       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新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在基础建设、决策咨询、公共外交、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最懂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