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广雨  
国内半红不火,大伙也不怎么重视的公益创投是“公益资本论”的菜。我们对此策划过许多报道,但总是觉得,以媒体视角进行观察,有些东西看不清,所以,我们一直谋划着,找个机会深入幕后。
我一直很好奇,什么样的人会去参加公益创投大赛,他们背后有什么故事,评委们又是如何选择的。今年5月,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深圳公益创投)启动后,我们立即报名参加,我作为项目代表,全程参与,非常过瘾。
深圳的公益创投,选择以“项目路演+评委打分”的方式决定最后的资金投放,还把参赛选手分成了社会组与大学生组,他们给的钱不多,社会组的金奖给10万,奖5名,银奖给4万,奖15名。
8月初,在最后的路演前,主办方办了一个为期五天的特训营,把社会组和大学生组的20强项目负责人请到深圳集中培训。学员以80后、90后为主,来自全国各地。“公益资本论”因而交到了不少朋友,就以他们的故事来给大家讲讲参赛的体验吧。
男一号:抗癌公社项目代表葛振兰

抗癌公社团队,右二是葛振兰
葛振兰,90后,打小在江西赣州农村长大,性格内敛,不善言语,在与人交谈时习惯双手抱在胸前,有些腼腆。大学毕业后,他当了一年多记者,据说后来因为采访了抗癌公社,看好这个项目,去年初辞职加盟,成为媒体合伙人。
他希望在大赛中证明自己。过去五年,这个项目已经拿下多个全国奖项。葛去年加盟,这次大赛领导派给他的任务是拿金奖,但他觉得项目商业模式不够完善,能不能拿奖,他信心不够,心里也没底。
男二号:“帮帮找人”项目创始人巨东敏

巨东敏,80后,陕西人,近视,体型微胖,技术男一枚,早前曾在深圳一家物联网公司工作,据说年薪60万。两年前,他觉得到了做些自己事业的时候,辞职和朋友开公司,制造用于定位寻人的智能硬件,后转型做寻亲平台,即现在的帮帮找人。
在参赛的过程中,巨东敏一脸轻松,这个帮人寻找丢失儿童的项目他做了一年多,见过好几拨投资人,但他们都不愿意投钱。这次参赛,他也不指望有什么好名次,“无所谓,本来就只是想过来学习学习”。
一个是直奔金奖而来,一个只想“交流学习”,他们的结果会怎样?
1
这个项目,大家都看好

抗癌公社是个网络互助平台,社员一旦患上癌症,由其他社员分摊其医疗费用,最高30万元。这个模式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投几块保30万”,后来国内出现的网络互助计划大多沿用这种模式。“可以说,我们制定了行业标准。”说这话时,一向慎言的葛振兰显得非常自信。
虽然抗癌公社在过去几年拿下国内多个创新奖,还获得了50万美金的天使投资,葛振兰还是对这个木有商业模式的项目感到没底(不收会费,不提管理费,没有固定收入来源),他担心这是“硬伤”,会左右决赛评委的打分。要知道,今年决赛,主办方安排了一个投资人评委团。
干活的人自己没信心,旁观者大多觉得还行。
本次创投的培训导师、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很看好这个项目,认为公社拥有50万社员,“只要能好好运营,能够做好多的事情,帮到好多的人”。许多同学了解抗癌公社后,主动加入成为社员,并计划把家人拉进去;
为了确保拿奖,葛振兰早早就开始准备路演的PPT,在宿舍里改来改去,却一直对自己的PPT不满意,他趴在电脑前,眉头紧皱,眼神里满是焦虑。
改了许久,本来已经改好了,但看到我做的PPT后,他立马又把合上的电脑重新打开,不厌其烦地改了起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如果发现自己能做得更好,就不会放弃努力的人。
2
这个项目,老是找不到钱
巨东敏没啥压力,也没有拿金奖的“任务”,他来参加比赛,主要是因为拒绝了他的投资人觉得他的项目是公益项目,那还不如到公益大赛碰碰运气。

但其实,帮帮找人是个纯粹的商业创业项目,“商业项目还能去拿公益的钱?”巨东敏没想过能这么玩,但他发现,深圳的公益创投比赛其实允许商业公司报名参加,但要求项目比较创新,具有公益属性,能够解决社会问题。
我曾经问过他,商业公司参加公益创投,你图啥?
巨东敏说,首先不是为了钱,因为就算拿了金奖,奖金也只有10万元,对于商业公司来说,这简直是毛毛雨,“我们来参赛,是想了解公益项目是怎么玩的,另外,这是个国家级的大赛,如果能够拿奖,是很大的荣誉和肯定。”
让他没想到的是,经过初赛和复赛后,帮帮找人进入了社会组20强,这意味着即便决赛拿不到金奖,也能获得银奖,他跟傅园慧一样,进入决赛就已经“非常满意”了。
3
最终的选择,评委就是上帝
8月7日,决赛举行,这是一场“微路演”,40个项目每人5分钟演讲,3分钟问答,由台下的评委现场打分。5个核心评委,占据了70%的分值;30名商业投资人、公益资助人及媒体人评委占30%的分值。
令人讶异的是,今年的评委,虽说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投资界,相对比起商业模式,他们更加关注项目的公益属性。
“公益资本论”留意到,参赛者在讲解商业模式时,评委们大多笑而不语或者低头看资料,当有参赛者表示要以公益为终身事业,一辈子做公益时,有评委忍不住大声喝彩,还带头鼓掌,就像发现了新大陆。
我想,他们看过太多精巧的商业模式了,这些搭载了商业模式的公益项目,在他们看来就像小学生的作业,但是,纯粹的公益人,纯粹公益的项目却让这些投资客非常感动。
巨东敏有些不习惯,“以前参加路演,投资人一上来就问怎么赚钱,但大赛评委好像不关心这个”。在提问环节,评委问了他2个问题,一是私隐,二是活跃度,都与赚钱没关,这些问题都很好回答。
葛振兰却遇到了些麻烦,他原本最担心评委问商业模式,因此在上台前,已经想好了各种应对,但评委偏偏不关心这个,反倒问他以前的奖金怎么花。这问题不难,简直是送分题,但他没料到问这个,事先没准备,现场一紧张,以前的情况都想不起来,没回答好。
成绩出来,抗癌公社排在第六,差第五名0.34分,错失金奖。而帮帮找人排在第四,获得金奖。按大赛规定,前5名获金奖,6~20名获银奖。
巨东敏觉得特别意外,盯着大屏幕的成绩反复看了好几遍才确信是拿到金奖了,“评委们的口味真是令人捉摸不透”。别人恭喜他,他说意外,别人问他什么感觉,他说意外,似乎除了“意外”,他想不出什么词汇来形容他的心情。
看到成绩后,葛振兰多少有些失落,坐在椅子上一直没说话,直到现在,他都有些懊恼,“如果问题能答得更好些,表现能再好些,金奖肯定没问题”。
但我想,他大可不必懊恼,换一个公益创投,换一群评委,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当前的公益,百家争鸣,莫衷一是;现在的公益创投,也是一千个人的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公益资本论原创出品,转载请联系授权,回复“转载”可见详情哦!
▲现可在各大资讯客户端搜索“公益资本论”订阅,包括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网易新闻、QQ公众号、新浪微博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