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陪一个绝望的女性朋友喝了一场闷酒。

整个晚上她都在长吁短叹,不停自问:“我是不是混得挺失败的?”

她没有失业、也没有离婚、甚至比我上次见她还瘦了,令她如此垂头丧气的,是前不久出炉的中考新政——据说体育要跟语数外一样,占足100分了。以及下一步,还要把艺术类科目也纳入中考范围。
我不太懂,问她:这意味着什么?

她说:这意味着,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将来也要像国际学校那些重金养出来的小孩一样,学术成绩要牛逼,运动成绩要牛逼,艺术作品要牛逼,还要精通一两门乐器!
作为一个二胎妈妈,她的生活在大部分人看来,算是一个典型的隐形富豪。她的朋友圈里,两个孩子过着优裕的生活:牛校、外教课、国外旅行、各大博物馆打卡、时髦童装、五星酒店、当红餐厅……跟很多富养小孩的家庭一样。
但作为多年好友,我们却能看到她生活的另一面——举全家之力买了巨贵的牛逼学区房,自此全家便住在那个老破小里,车子开了得有十年也不舍得换新,以前单身一起浪的时候她把全副身家穿在身上,现在所有的大钱都砸给了小孩的语数外补习班以及各种超大课程包。疫情之前,寒暑假她还要带娃去美国、澳洲游学——总之,像大家一样,她过着体面但是拮据的生活。
“我去打听了一下,体育、美术之类兴趣班学前上团课还不算贵,但要深入学下去,找名师一对一,一小时1000很正常,一周两次,一个月就小一万,这还只是一门,我还俩娃”……她越算帐越沮丧,最后决定取消计划已久的抛夫弃子闺蜜江南游。
诚然,他们夫妇的收入能够为孩子支撑这样的生活,但大部分支出都优先考虑小孩的教育需要,自己可有可无的消费早就不知不觉压缩掉了——问题是,现在自我需要已经压无可压,教育支出却肉眼可见即将大幅膨胀,朋友不免有些自伤,觉得自己是loser。
我忙不迭地宽慰她:新政只是一个改革方向,并没有全国立即执行。你孩子这么小,等他们到了中考的时候谁知道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再说,你是不是过度紧张了?我搜了搜新闻,也没看政策说中考要考钢琴芭蕾小提琴、网球马术高尔夫啊…… 
女朋友苦笑,说:“你不懂,像我们这样的鸡娃家长,个个都是惊弓之鸟。”
“娃的一门课,落在家长头上,就是一座山。”
这大概就是中国家长深陷的“娃道”。
大部分有责任心的父母,都觉得自己必须砸锅卖铁,随时可以牺牲自己的生活,以便让小孩享受最好的教育、过上优裕的生活。毕竟有句老话仿若真理:再苦不能苦孩子。
尤其这一届家长,大部分在自己童年时,确实要啥没啥、就连自己想主动学习些音乐艺术竞技运动,也大多没有学习条件,或者被爹妈斥为“没用”。等到自己长大当了父母,一想起自己小时候的苦与委屈,再一想到什么“女孩要富养,见过世面将来才不会被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埋没孩子的天赋是家长最大的不负责!”……立即就觉得为孩子花再多钱也不过分。
相比之下,父母自己的人生被挤压得那么单薄——还记得某著名钢琴家的成长故事么?母亲在老家拼命打工挣钱,所有钱给丈夫带着儿子在都市学琴。据他妈妈自己讲述:她在老家吃苦受累都不算什么,但为了让孩子专注学琴,丈夫坚决不让她来北京看孩子。母子长期分离,丈夫也因为陪读压力过大,最后患上躁郁症。孩子最后果然成名成腕儿了,但母亲说,“我并没有觉得特别快乐,我永远都走不出当年的那种孤苦”。
这些年来,有那么多的陪读妈妈,远离丈夫陪着小孩在异国他乡一呆若干年,等孩子成年融入当地社会,父母的感情生活、人生重心全部需要重建;许多家庭,当生下了第一个小孩,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该退休退休,该卖房卖房,立刻放弃家乡的一切,出钱出力冲到育儿第一线,六双眼睛盯牢一个幼儿,越是钟爱,越是混乱。

还记得《小鬼当家》里,有一个细节让我十分吃惊:主角全家出游,所有大人在头等舱里喝着香槟享受人生,全部小孩被扔在经济舱自生自灭!这在我们生活中怎么可能??放到现在,一家人出行,如果无法负担集体商务舱,那必然是妈妈带着孩子坐商务舱以便随时伺候小主子,爸爸爷爷奶奶什么的自觉滚去经济舱窝着。
中国父母的卑微,梁实秋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说过:“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最好的东西如果不献呈给孩子,做父母的便心里起了惶恐,像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早年间这么做的父母还能理直气壮抱着等孩子出息了给自己养老的执念,这一届家长只敢默默表态:不不不,我们付出一切,孩子有出息就行,养老我们自己来。甚至还要更卑微:孩子只要快乐就行,爸妈养你一辈子也可以。
但,就像《娘道》女主角永远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爱。把人生献祭给小孩,也并不会得到一个格外完美的小孩。
作为一个精力和财力都有限的父母,首先要明确一个能够达到的、清晰的教育目标。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可能首先要意识到:所谓全民精英教育,才是最大的消费陷阱。
你的小孩将来首先要拥有靠自己活下去的能力。这种能力,既是一技之长的知识技能,也是肯努力、肯拼、肯动脑筋的正强人格。
对真正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富豪权贵小孩来说,拼语数外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名校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另一种顺理成章的东西,像参加派对时一件好看的礼服,没有这件也会有那件。
有认识的富豪爹妈把小孩送去瑞士读真正的贵族高中,一年光是学费都将近一百万,同学基本是来自全世界的大富豪子女。在这间瑞士名校,一个星期用来学习的时间只有寥寥几次,学校让学生把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各种运动和集体活动上:登山、滑雪、帆船、野外生存,用血和汗锤炼他们的体能与意志,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不断精进他们的社交能力。普通小孩SSAT刷到满分,也不一定能申请到藤校,这间学校的小孩,除非智商实在堪忧,否则申请到世界名校几乎没有悬念。
这种看上去很酷的学校,跟普通家庭的教育区别,难道只是每年一百万的学费吗?
并不是。最根本的,是教育对象完全不一样啊!
生下来就拥有资产帝国的小孩,并不需要一技之长。他们最需要的,是基于人性的根本能力——领导力、创造力、整合力、驾驭和利用资本的能力、看人和用人的眼力,和面对巨大风险的定力。
普通人家的小孩,不是不需要这些能力,而是在此之前,先得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活下去,活得好,才能找到平台、发现资源、积累资本、攒下人脉,不断走上更高的台阶、做更大的事。
如果我们都能清醒、理智、现实地意识到这种天壤之别,我们就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到最核心的事务上,而不会整天陷入猴子掰玉米的选择焦虑中,最后哪个也没捞着。
须知,考上名校就能改换门庭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千万不要把整个家庭的未来孤注一掷地放在孩子的肩膀上——娃没有办法、也没有责任,承载全家所有人的人生。

睁开眼睛看看吧,教育分层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坚决不肯认命的父母,竟然已经从鸡娃上升到鸡自己——这是一种可怕的归因。如果照此下去,小孩失败,是不是就可以归因于父母自己不够努力,没有爬到更高、挣得更多、给小孩更高级、更完备的教育?
好不容易接受了自己是个普通人,结果生完了小孩,还要反过来更加责备自己:就因为你不成功,害得小孩也不成功!
在这个时代,身为普通老百姓,老人不必越界牺牲自己靠一己之力拯救全家,中年人能承担责任、也能满足自己的感情和欲望,孩子就好好做个孩子、而不是全家的主人、也不是被控制的工具人,这就已经是三代人的理想人生。
我现在会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孩子这个话题,是因为我身边的朋友,都纷纷走到了当爹当妈的年龄。她们对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愿景、用什么方式教育,我不懂,也管不着,但每每听到她们的哭诉、看到她们的憔悴,作为朋友,我十分心疼她们、更不得不说一句:你才是你自己的全部。
事实上,成年人应该多多关注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健康、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幸福,不要欺骗自己,觉得孩子好就什么都好,这怎么可能?
越是在焦虑与经济的双重压力下,越应该关爱自己。爱自己,不是消费意义上的,而是情感层面上的——我愿奉献,但不愿牺牲;我愿付出,但不是全部;我愿相信,但绝不迷信;我愿为人配偶、为人父母,但我首先还是我自己。
说到底,我们亲手缔造的人生,我们自己难道不是最理所应当享受这份生活的人么?我们乐于与孩子分享,力所能及给他们一些帮助,但不要让孩子生出拥有一切的错觉。他们自己的未来,还需要他们自己去创造——如同他们平凡的、努力的、想要过好自己这一生的父母。
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去爱伴侣、爱孩子。很多时候,你内心拥有稳定而丰沛的爱、温暖而和煦的幸福感,比任何名师教育,都更有利于孩子的心智健全。因为你从未强求自己,于是永远不必憎怨他人。
感情上,父母应给孩子无尽的爱;生活上,不妨让孩子尝尝不被满足的苦。
而不是正相反。
插图来自艺术家Sébastien Plassard
为了持续看到推送
请您顺手点在看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