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媒体8日测算,在拜登赢下宾夕法尼亚州后,已获得胜选所需的超过270张选举人票,将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拜登其后也发表了胜利演说。对此,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认为,白宫易主不会改变美国对华政策的大方向,但模式上可能出现变化;对香港的实质动作应该也不会太多,甚至短期内不会把香港问题放在主要位置。
拜登入主白宫后,中美关系将去向何处?刘兆佳接受香港中通社记者访问时说,中美很可能重启对话,“中美关系不敢说会有所改善,但紧张状况会有所纾缓”。
刘兆佳评价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的对华策略是“全面对抗性”:“很多时是由情绪、个人利益推动,就像神经刀一样,往往牺牲美国自己的利益,牺牲美国企业利益,引起美国企业很大不满。”
对于拜登,刘兆佳形容为一名美国传统政客,很大机会走回奥巴马时代的对华路线,即以压制为主,但仍会寻求合作,不愿过度牺牲美国自身利益,特别是美国经济和企业的利益。
因此,刘兆佳预期中美关系会回到一个比较正常的状况,“中美关系一定是不断斗争摩擦,但模式比较容易预测”。在压制中国崛起方面,他相信拜登会较多用外交或军事手段,拉笼盟友合作,再不像特朗普那样单打独斗。但美国将来可能意识到无法压制中国崛起,会更注重强化自身力量和提升经济,寻求一种新的、较有建设性的务实方法处理中美关系。
对香港会带来什么影响?在刘兆佳看来,美国在香港问题上能出的牌都已经出了,再打下去就是不顾一切,削弱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对美国自身的伤害也很大;与特朗普不同,拜登不愿意牺牲美国利益,所以实质动作应该不会太多。他料美国仍会在人权、民主等问题向香港施加压力,但只剩下口诛笔伐。
另一方面,由于香港反对派在这次选举站在特朗普阵营一方,所以刘兆佳推断拜登不会倚重香港反对派势力,短期内不会把香港问题放在主要位置。此外,在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后,香港反对派的政治前景有限,美国如果再插手香港事务,亦会遇到中国反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
至于美国对香港实施的所谓“制裁”,例如特朗普签署的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和“香港自治法案”,取消香港特殊待遇、制裁香港官员等,刘兆佳认为由于已经“一定程度上用法律手段固定下来”,相信拜登上任后仍会遵守。但他指出,“法律没有具体写明要对香港做些什么、要制裁什么人”,酌情权仍在美国总统,所以对香港的强硬程度,取决于拜登的态度。
美国对华关税问题是否有机会松绑?对此,拜登亦曾公开表过态,主张要取消特朗普对中国制造货物新加的关税。刘兆佳分析,拜登的主张也是顾及美国自身利益,美国在经济上与中国对抗,只会便宜了其欧洲盟友。
刘兆佳总结出三点,指加征关税未为美国带来利益:第一,没有改变中国发展模式和经济政策;第二,不单没有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而且还增加了;第三,增加的关税相当部分由美国消费者支付,而且这些消费者很多是中下阶层,属拜登的支持者。
香港商界怎么看拜登当选?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吴宏斌接受香港中通社记者访问时表示,在特朗普政府下,对话大门已经关闭,期望拜登上任后能带来转变,重新打开对话大门。
吴宏斌深知无论是谁当选美国总统,中美关系也未必会有重大改变,但期望政策可温和一些。他亦留意到拜登在对华关税的表态,希望拜登能说到做到。在中美贸易摩擦下,港商受到一定影响,“在美国增加关税后,虽然出口到美国的货物减少,但仍占很大比例。”
站在美国人的利益角度,吴宏斌认为拜登有机会取消关税,因为目前增加的关税主要是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拜登时代,美国将何去何从?对于选举结果,竞逐连任的特朗普提出诉讼,为美国埋下分裂的种子。刘兆佳分析,经过这场选举,美国内部会分化,街头抗争和议会斗争不单不会停止,甚至会激化,因此拜登上任后首先要应付选举后的政治冲突问题。
此外,刘兆佳料拜登上任后首要任务是处理新冠疫情和复苏经济,由于拜登将民生和经济问题看得较重,美国未必想与中国再打贸易战或金融战,但在科技领域仍会施加压力,压制中国科技的崛起。
(图文选中通社等。)
来源:香港下午茶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号处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