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总统已无悬念?

2020年美国大选开票仍在进行中,特朗普与拜登的选情胶着,尤其是宾夕法尼亚州的选情扑朔迷离,导致谁将当选3日当晚无结果,有可能需要等待几天时间才能见分晓。
选前民调显示,拜登在多个2016年特朗普的获胜州支持度明显领先。但当晚开票后发现,拜登的势头并不像事先想象的那么强劲,尤其是在关键的佛罗里达州,拜登被特朗普后来居上,失去29张选举人票。这对拜登是一大打击。特朗普还在俄亥俄和得克萨斯州巩固了自己的地盘。


原先有望翻盘的宾夕法尼亚、密歇根、威斯康辛等州,到4日凌晨1点多,超过6成选票已开出,但拜登依然大幅度落后。特别是重中之重的宾州,到4日凌晨两点,票已开出三分之二,拜登的得票率依然落后14个百分点。


处于不妙位置的拜登,目前唯一的希望是在开票较慢的事先邮寄选票中翻盘。
根据目前的统计,宾州的邮寄选票有近8成投给拜登,目前邮寄选票仅开出不到两成。密歇根的形势也类似。
特朗普和拜登都说自己赢了

这就是为什么拜登在4日凌晨零点40分出现在特拉华州威明顿,发表简短讲话,向彻夜守候的拥趸助威打气。他称对自己现在所处位置感觉不错,依然对选举结果感到乐观,“正在取胜的路上”,有望赢得宾州和密歇根。他还宣称,要坚持到底,统计每一张票,可能需要几天时间。
特朗普于4日凌晨两点20分出现在白宫东厅,向拥趸演讲。他称自己本已做好准备来个大大的庆祝,“我们正赢得一切,却突然被取消了”。他指责对手作弊,称“我们有这么好的晚上”,亿万人投票给他,民主党知道他们赢不了。他扬言要上最高法院处理他认为的作弊。 
较早前,特朗普和共和党火急火燎赶在大选前通过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提名也是在为今天出现的情况做好准备。几个月前,特朗普就开始抨击邮寄选票的合法性,现在特朗普采取的步骤,简直就是在按照他提前设定好的计划出牌!

到4日凌晨两点,北卡、佐治亚等对拜登重要的州,也尚未尘埃落定,特朗普在这两个州领先2百分点左右。2016年特朗普获胜的亚利桑那州,很可能被拜登翻盘,这是拜登今晚的唯一亮点。由此可见,宾州和密歇根将是决定拜登命运的重中之重,从而重演2016年大湖州铁锈地带决定胜负的一幕。
(截止发文时,特朗普在这两个地区领先。)
宾州,特朗普以54.87%领先
密歇根州,特朗普以49.31%领先

虽然最终结果还没出,但就目前形势,特朗普赢面稍大。

拜登还有翻盘机会,尤其由于疫情关系,今年多了不少邮寄选票,需要消耗更多时间点票。

今年的情况较为复杂,也许最终结果还要再等等呢。

其实,美国谁当总统,我们并不真正的关心,我们真正关心的是,新总统上任,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下面我们推理一下,特朗普和拜登当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特朗普将对再中国下狠手!
2017年1月特朗普上台执政以来,美国大幅调整对华政策,在经济、安全、外交、政治等多个领域不断强化针对中国的战略竞争,采取“全政府”“全社会”策略,构建孤立中国、压制中国的多边性机制,若干政策举措甚至带有“对抗性”特征。
在2020年美国总统竞选过程中,特朗普及其竞选团队将炒作“中国议题”作为核心选举策略。总统高级顾问、竞选团队主要负责人库什纳表示,攻击中国是重建特朗普选民基础的重要途径。
此外,特朗普还针对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与中国的关系进行指责,给拜登贴上“对华软弱”的标签,宣扬“如果拜登当选,中国将会占有美国”等夸张论调。
如果成功连任,特朗普及其核心政策团队会认为,过去几年美国不断升级对华施压的政策得到选民的认可。基于对特朗普竞选期间的一系列涉华言论及其第二任期施政要点等文件的分析,可以判定,进一步强化对华打压甚至是制造更多对抗,将成为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对华政策的基本走向。如果国务卿蓬佩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白宫高级顾问纳瓦罗等鹰派人物继续留任,美国对华政策的对抗性将更趋增强。
具体而言,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的对华政策可能会呈现以下几个取向:
一、特朗普政府会抓住疫情追责问题,进一步加大对中国的施压。
在美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持续恶化的情况下,特朗普竞选团队将“追责中国”与特朗普的连任进行挂扣。纳瓦罗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刊文称,美国若要战胜“中国病毒”并就美国在疫情中的巨大损失向中国追责,就需要让特朗普获得连任。
预计在第二任期,特朗普等人将进一步热炒疫情追责话题,把它作为强化美国民众对华负面认知、增强其遏华政策“正当性”的重要抓手。特朗普虽然声称2021年美国将从疫情中恢复常态,但疫情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并导致美国的经济复苏受阻。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政府势将加大对中国的攻击力度,并要求中国赔偿包括美国在内的相关国家因疫情遭受的损失。玛莎·布莱克伯恩(Marsha Blackburn)、林赛·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里克·斯科特(Rick Scott)等与特朗普关系密切的美国国会议员叫嚣,可采取减记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征收中国在美资产等报复性举措。
除了美国自身对中国发难,特朗普政府还可能会推动相关国家共同组建针对中国的追责索赔联盟,采取联合起诉、在各国分别征收中国资产、宣布废除中国债务、收回抵押给中国的资产等恶意举措。
此外,考虑到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施政要点中称要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疫情做好准备,美方或进一步边缘化世界卫生组织,仿照小布什时期建立的“应对禽流感国际伙伴关系”等机制,成立应对疫情的多边性安排,并将中国排除在外,借此实现利用疫情因素加大孤立中国的目标。
二、特朗普政府将着力打造压制中国的国际架构,推动美国遏华举措的多边化。
美国战略界对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的主要批评在于,特朗普对中国“单打独斗”,未能有效地团结盟友和伙伴共同对华施压。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应会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着力构建和持续巩固能够有力压制中国的机制性安排。比如,特朗普政府会推动“六眼联盟”机制(日本加入),并将“民主十国”机制构想付诸实践。此外,特朗普政府还将继续扩展“经济繁荣网络”等机制,拉拢相关国家政府、议会、企业等参与,共同限制、削弱中国在全球经济、政治、安全事务中的影响力。通过这些机制,特朗普政府将加大有关所谓“中国威胁”的信息共享,实现遏华政策和行动的多边化,进而构建蓬佩奥所宣扬的“新自由秩序”(a new liberal order)。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将加大在国际组织层面的对华战略竞争,削弱中国在全球治理方面的影响力。特朗普第二任期施政要点明确提出,将“排干全球主义者的沼泽,对付那些伤害美国公民的国际组织”。下阶段,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或会出台有关中国影响国际组织、损害美国利益的报告,美国行政当局和国会联手落实反制举措。预计特朗普政府将对那些和中国联系较紧密或是对中国利益较重要的国际组织加大“攻势”,包括由中国公民担任负责人或高级官员的国际电信联盟、国际民用航空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
三、特朗普政府将继续推动美中经济的“部分脱钩”,进一步削弱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实力地位。
特朗普强调其在第二任期将对“美国制造”给予更大支持,为美国创造数千万就业岗位。特朗普团队将促进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限制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影响力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条件。他认识到,对华“脱钩”需要付出巨大成本且过程漫长,因此需采取“分阶段、分领域”的方式予以推进。
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将重点推进药品和医疗设备、通讯电子设备、机器人、国防产品原材料等产业领域的美中“脱钩”。美方将利用回流基金、税收优惠、回迁费用抵扣等方式诱拉美国企业迁出中国,如果这些企业难以回到美国,就迁入“经济繁荣网络”的成员国或地区。
此外,特朗普政府还会以国家安全、侵犯人权等理由,对中国企业和相关机构加大制裁力度,借此推动美国商业界减少与中国的联系。
在国际层面,特朗普政府除继续通过“经济繁荣网络”机制推动他国与美对华“协同脱钩”之外,还将支持其他抗衡中国经济影响力的做法。比如,美国将为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共同实施的“供应链韧性倡议”提供支持,并促使该机制进一步吸纳东盟等国参与,从而在更大范围实现推动“协同脱钩”。
四、特朗普政府将以“攻防并举”方式深化对华技术竞争,阻碍中国与国际社会的科技关系发展。
近年来,特朗普政府通过扩大“实体清单”等方式强化对华出口管制,阻碍中国获取芯片等先进技术产品,其
第二任期或在“攻”的一面加大对华技术压制。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施政要点中提出,将实现美国在月球建立永久性载人实验站并将人类送上火星,在5G和新一代无线网络技术方面赢得竞争,在提供清洁水和空气方面“继续引领世界”。特朗普政府将2021财年非国防预算中用于人工智能和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支出增加30%,总额接近22亿美元。
此外,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改革美国科研体制以应对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已经成为两党共识。美国国会议员正力推《无尽的前沿》这一跨党派法案,要求联邦政府未来5年增加1000亿美元支出,用于推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应用,并全面改组“国家科学基金”等机制。除了美国自身增加投入,特朗普政府还将推动欧日等盟友与美共同出资支持先进技术和“替代性产品”的研发。
此外,特朗普政府将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因素在大国技术竞争中的作用。美国或以“全球人工智能合作倡议”(GPAI)为模板,在先进技术研发方面深化所谓民主国家之间的协作,开发符合其价值观的技术产品与应用服务。
在“防”的一面,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在继续收紧出口管制的同时将注重加强进口管制,进一步强化涉及技术产业的投资审查机制,施压德国、以色列等国加大对华技术封控力度,包括共同对相关中国企业和机构进行限制、在投资审查方面完善信息共享、促进涉及技术竞争的情报和执法力量建设、共同推进议会层面的相关立法等。在政府协同之外,美国还会对外“输出”其应对中国知识产权盗窃、学术间谍等问题的经验与做法,施压外国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采取美式举措。
五、特朗普政府将进一步限制中国在美国的影响力,推动“文化脱钩”和意识形态对立。
特朗普在大选期间频繁提及“社会主义”和“激进左翼”对美国构成的威胁,其第二任期施政要点强调要在美国学校加大“美国例外主义教育”。特朗普如胜选连任,“另类右翼”、民粹主义等思潮在美国或会更趋加剧,美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堡垒化”特征将更为显著。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或将针对中国发起更强大的意识形态“攻势”,加大宣扬所谓“共产主义中国”对美国和所谓“自由世界”构成的威胁,推进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反共”运动。特朗普政府将进一步炒作中国对美国政治和社会的“渗透”等话题,在文化、教育、新闻等方面加大限制两国之间的正常交流。特朗普政府还会通过所谓反间谍、反情报行动,在美国国内营造“麦卡锡主义”氛围,对中国在美相关机构和个人进行打压,不断缩限中美人文交流。
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政府将利用美国国务院下设的“全球接触中心”以及新成立的美国全球媒体署等机构,针对中国展开 “信息战”行动,在推动大国战略竞争的框架下加码“叙事战争”。同时,特朗普政府将通过“全球合作及训练架构”等机制,纠集澳大利亚、台湾地区、波兰等共同应对所谓中国的“影响力行动”“虚假信息行动”,在政治层面展开对华施压。
此外,特朗普政府会继续操弄新疆问题,用“种族灭绝”这类标签将中国的相关政策和行动进行污名化,借以激化西方国家民众以及伊斯兰国家对中国的“敌意”。特朗普政府已经在国务院设立“西藏问题特别协调员”职位,预计在其第二任期,美方在中美关系中打“西藏牌”的力度会进一步上升。
拜登赢了,中美关系能赢回来吗?
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经历了近四年的螺旋式下行。许多观点认为,中美关系之所以走低,根源在于国际权力结构的变化,亦即中国相对实力的快速增长导致美国改变对华威胁认知,从而使美国以大国竞争思维来调整对华关系。换句话说,中美关系恶化有其深层次的必然性,而不论2020年美国大选结果如何,中美关系都不会好。
对此结论,笔者不完全同意。未来,尽管中美实力对比这个大背景不会改变,但通过更换总统及其决策阵营可以转变白宫的对华认知和对华决策模式,从而使双边关系的发展好于特朗普时期。事实上,从拜登在竞选中提出的对华政策观点及其政策团队所传递出的对华政策内容来看,如果拜登当选,构建管控分歧、限制冲突、选择性合作与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是有可能的。
一、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班子会相对多元和理性,与特朗普班子的纯鹰派底色有所不同。
从拜登及其团队已经发表的涉华言论来看,总体比特朗普一方缓和:

对于中美关系的基本面,拜登团队多数成员(如布林肯、拉特纳、赖斯、坎贝尔、伯恩斯、沙利文、本·罗兹等,大多是奥巴马时期的“老臣”)认为并非“冷战”,而中国也不是当年的苏联,单纯地遏制中国是不可取的,美国的对华政策应该是防范、塑造(shape)和选择性合作。2020年民主党党纲也认为,中美必须避免掉入冷战“陷阱”(“trap”),美国应该从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角度来考虑中美关系。这与特朗普团队所主张的“遏制中国”乃至直接攻击中国政治制度的战略是有明显不同的。
对于中美经贸关系,拜登同样认为中国占了美国的便宜,因而需要做出调整。但对于特朗普的做法,他并不苟同,在其竞选演讲中,拜登批评特朗普对华贸易战缺乏战略规划、不考虑后果,给美国工人和农民带来了巨大损失。
而民主党党纲也暗示,将采取措施修正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政策。在他们看来,虽然贸易保护主义给部分受全球化冲击的产业(如钢铁和传统制造业)和蓝领工人带来了政策喘息,但它并不符合美国的整体利益,美国更多的产业集团仍然受益于包括中美贸易在内的自由贸易,比如每年向中国出口700亿美元芯片产品的美国芯片产业。所以,拜登政府有可能取消部分特朗普用“301条款”对华加征的关税,甚至部分地恢复中美经贸关系“压舱石”的地位。
在中美人文交流方面,拜登及其团队认为开放社会是美国强大的根源,民主党党纲特别提到年轻人对于未来民主发展的意义。目前,中美人文交流,尤其是科技领域的交流,几乎陷入停滞;拜登上台后,大概率会要求司法部继续对中美科技交流进行监督和限制,但对于双方公共卫生、文化教育、青年领域的交流项目或将绿灯放行。
在全球议题上,拜登团队更重视环保议题,事实上积极领导和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已经成为其外交政策议程中的核心议题之一。而如果拜登重返“巴黎协定”并出台相关气候变化的政策,那么中国的配合与合作则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在新兴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拜登政府肯定会寻求领导并制定全球新兴科技领域的规则与规范,如5G通信安全规范和基因工程伦理规则,在这些方面,中美两国也存在合作的空间。
总之,
一个相对多元和理性的政策团队,即便不能逆转中美竞争的大势,但至少能够避免拜登政府重蹈特朗普那种极端的对华决策模式。
二、在世界观层面上,拜登及其团队秉持战后传统的自由国际主义的路线。
而特朗普在2016年与共和党建制派分道扬镳后,便采取一套于此传统格格不入的做法,在特朗普及其现实主义政策顾问看来,正是自由国际主义传统造成了美国的“衰落”,美国想要再次“伟大”,就必须重返民族主义式的国家利益原则,追求权力和利益的最大化。
这样的世界观投射在对华政策上,就形成了这样一套权力逻辑:中国试图利用美国的衰落称霸世界并在权力竞争中压倒美国,美国为了维护其长远利益和权力地位,就必须将打压中国作为其战略重心,美国的全球战略应该服务于遏制打压中国这个战略重心。
拜登及其团队认为自由国际主义的传统并没有错,这是美国强大并将继续强大的根源,美国必须继续坚持自由市场、民主理念和联盟;对于自由国际主义当前出现的问题,美国需要主动去修补和调整,而不是彻底否定。这样的世界观投射到对华政策上,形成了异于特朗普“极限施压”的思路:面对日益增强的“中国威胁”,美国应积极应对,领导全球新的制度建构和规则建构,不能给中国领导的机会,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给予中国参与美国领导的机制的机会。换句话说,美国只要相应调整并修补其自由国际主义战略,就足以应对中国的威胁,确保美国的继续强大和领导地位。
在自由国际主义的战略框架下,对华政策只是拜登全球外交政策的一部分,美国既可以为实现其全球政策目标而选择在某些议题上与中国合作,又可以为达成其对华政策目标而选择在某些议题上利用其全球优势与中国进行对抗。其对华决策将更为复杂和多元,而不会是特朗普政府那样将遏制中国作为主要的国家战略目标。
三、拜登的对华政策受美国竞选政治的影响相对要小。
过去几年,对华贸易施压以达成美国追求的贸易协议,占据了特朗普对华政策的主要部分,这与特朗普从执政起便着手巩固基本盘,严格兑现竞选承诺以寻求连任的做法是分不开的。拜登与特朗普不同,蓝领工人尤其是因为自由贸易而失业的工人对他的选情的影响较小,相应地,
他通过对华贸易战来维系蓝领工人对其支持的政治动力远没有特朗普那样强烈。
对华贸易政策方面,拜登政府会综合考虑不同利益集团的诉求,包括支持中美贸易的利益集团,如农业游说集团、美国商会、美国零售业联盟等的诉求,从而使其政策总体上趋于温和。而特朗普与保护主义利益集团关系密切(如钢铁企业代表迪米科就是其竞选团队成员),其对华贸易政策基本是为迎合这一集团以及蓝领工人的政治诉求而制定的,在空前规模的中美贸易战中,特朗普基本没有考虑过美国商会、零售业和农民等利益集团的诉求。
四、拜登及其团队作为决策者,在个性和风格上都更为开放、包容和具有同理心,也更愿意在谈判中作出适当的妥协,与笃信“极限施压”的特朗普团队颇为不同。
特朗普无论其个人还是身边的保守派成员,如来自“茶党”的梅多斯、蓬佩奥,都倾向于从“正义vs邪恶”二元对立的角度来看待中美关系,认为出了问题中方应负“全责”,应做全面让步,他们不相信通过对话可以与中国达成战略谅解,也不相信中美人文交流有什么意义。
拜登身边的政策顾问多是自由派知识分子,他们相信机制构建、战略对话和选择性合作的意义,至少愿意与中方进行战略对话,甚至进行某种程度“相向而行”的努力。在中美结构性矛盾非常明显的当下,这对于管控分歧、防止中美关系继续坏下去,可谓意义重大。
总之,作为更为传统的政治人物,拜登更有可能平衡其竞选时不友好的涉华言论和执政后经过全面权衡的对华政策实践,更有可能综合考虑影响中美关系的多种议题,更有可能兼顾美国贸易自由派和保护主义的利益诉求,更有可能全面评估总统顾问们提出的不同政策建议,这些都会使拜登的对华政策不是单一议题化和充满极端措施的,而是相对平衡和可以预测的。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拜登赢了,美国想让中国继续当“奴隶”,永远不能超越自己,安心养活美国。
特朗普赢了,把中国当敌人,势要击败中国。
所以,我们并没有侥幸的选择。
还是干好自己的事,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总有一天,中国强大到让美国害怕!

那时候中美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

来源:黑天鹅商业情报站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号处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