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一组农村故事,成了舆论焦点。
先是龙船“漂移”,刷爆了端午的朋友圈。
“漂移”

城里人过节,早已和上班一样:家家户户吃粽,处处龙舟之乡,口口声声屈原,人人互道“安康”……然而在动图中的叠滘——一个离广州市中心只有20公里的都市乡村,飙船之快意,落水之喧哗,撞石之刺激,掟弯之潇洒,仿佛在盛夏中打开冰箱。“扒仔”击水,齐落齐上,“舦手”撬浪,气宇轩昂,鲜活的生命,令人真心向往。
来源:公众号不相及研究所
以当前的文化炒作和跟风速度,叠滘这个彪悍的龙船扒法,或许会很快“漂移”到周边各地。这是好事,因为端午要的是龙船能真正“漂移”起来,而不是在抖音上穿汉服扮屈原投江。
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戏精的日常


龙船“漂移”需要技巧,还需要胆量;需要纪律,也需要狂放;需要苦练,又需要临场;需要自信,更需要互信;而归根结底,它比拼的是不是哗众取宠的“创意”,而是真本事,硬功夫。
来源:公众号不相及研究所
而即使龙船“漂移”传遍了大湾区、全国甚至全球,叠滘也不会有任何失色,因为这项活动的初心不是虚荣,不是流量,而家乡。它的赛道扎根于村落历史形成的独特场所,它的参与者来自村社的历代成员。当叔伯们总能坐在一起,商量着如何安放障碍增加难度,当外出的打工仔无论怎么发财,到了端午就悉数回归参战,当几岁的细路哥,牙牙学语之际就已经泡在“龙舟水”里快乐打闹,传统就已经达成了它的最本质最纯粹的意义——人与地,人与人,一辈又一辈,紧紧团聚在一起,共同切磋,相互守望。
快速的城市化,让叠滘已经没有了“农”,但“村”在,“民”在,农业时代的求实传统也在,不仅在,还散发着最现代、最普世的魅力。而就在叠滘荣登新晋网红之时,山东的“合村并居”,也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它走的是一条相反的路:“农”还在,“村”要拆,“民”统一住进政府建的居民楼小区。
“并居”
“合村并居”,按正式的说法,是针对山东的村落小而散,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效率低问题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当然更重要的驱动力,来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以高容积率的楼房小区换取低容积率的平房大院村居,省下的建设用地指标,无论是自用还是省内转移,都能卖极高的价钱。事实上,由于该操作获利极高而且稳赚不赔,“合村并居”早就在很多地方以各种名目推行过,而农村和农民通常也能成为受益者,因为蛋糕确实足够大。
山东“合村并居”拆毁民房(来源:南风窗)
山东的这一轮,竟然出现如此罔顾农民利益的安排,主因当然在执行方,但也反映出当地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并不牢固。
这或可部分归因于黄泛区。豫东、皖北、鲁西南、苏北,历史上就是黄河泛滥成灾之地,黄河一泛滥,人与人的关系就难以为继:亲戚、朋友,不知道谁又被大水冲走,或者不知道逃难去了哪里,音讯全无;人与地的关系也难以维持:难民返乡之后,原有的地界、田界、标志物都荡然无存,产权的重新界定,只能凭感觉,或者凭拳头。
历史上的黄泛区(来源:大象公会)
中国传统村落4153处,头号农业大省的山东仅有75处,黄泛区更是一片空白。
(来源:澎湃新闻)
最后一次毁灭性的洗牌,是抗日战争期间的花园口决堤,不仅造成大量人口流离失所,由此留下的大量盐碱沼泽,也显著改变了土壤格局。其后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广大灾民的人地关系和社会秩序才重新建立。也正是这些朴实、感恩的灾民,自发用小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史诗胜利。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的治理,黄泛区的人地关系,也逐步稳定下来。
1938年花园口决堤
由此可见,真正将黄泛区农村人地关系稳定下来的,不是传统的血缘宗族,而是党的土地政策。历史无迹可寻,决定空间的就只有效率。农业政策关注的, 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提高农民收入,至于村落,只是特定时期的居住区形式,合则用,不合则弃。
“农民”与“村民”,一字之差的巨大区别,放在这里,才看得真切:村民是一个地缘社区成员身份,起码享有一地一屋之保障农民,只是一个职业身份一切取决于生产力
(来源:齐鲁网)
“顶替”
传统农业的生产力,不足以让农民永远安身立命。种地养不活自己,是中国历史上不时就会面临的问题。上梁山,走西口,闯关东,山东农民都是主角。至于读书改变命运,作为孔孟之乡的山东更是当仁不让。但在某段时期,刻苦读书改变的命运,还会横遭他人顶冒,甚至形成一个产业。
身份顶替大概是世间最恶毒的一种欺诈。它利用的不是人性的弱点——蠢、贪、懒、淫……而是人性的光辉——是老实,是仁慈。有人搜集过近期爆出的所有受害者,得出一个结论:他们是被选中的,因为他们都是老实人,吃了亏也会自己扛,甚至主动原谅那些加害者。
被顶替的苟晶,对操作顶替的邱老师仍“当成自己父亲的角色”
然而当老实的中国农民被逼到末路,他们也只想凭真本事改变自己的未来,去那些仅凭真本事就能改变命运的地方。也好在,中国还有这样的地方苟晶去了浙江,她说只有在淘宝才不问学历。还用很多人去了更遥远的南方,那些扒龙船的村庄。
“留言”
湖北民工吴桂春,在东莞打工17年,因疫情而被迫失业。要走的那天,他在东莞图书馆写下一张留言。粗朴的字体,淡淡的忧伤,寥寥数语,道尽人和书的感情,也击中了许多网民的心。很快他在当地政府帮助下找到了工作,并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谈及来图书馆的起因,他的实诚一如既往:
“同事告诉我,东莞图书馆不仅书多,还有免费空调,我便开始往图书馆跑了。有时候早上吃多点,可以在图书馆待一整天。”
吴桂春因为在图书馆的一纸留言,又重新找到了工作
40年前,东莞也只是一个农业县。如今,扒龙船的村民盖房出租,接纳了来这里打工的全国近千万农民。东莞图书馆,是全国第一个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是会主动送书到工厂的图书馆,仅因为农民工在厂里三班倒,想读书又不容易。也许,只有村民最清楚这些曾经的务农同胞们需要改变命运的知识更需要一个精神的家乡
无论是本地村民,还是外来民工,他们都已不再是农民。但是,对诚实、求实、务实的精神认同,让他们找到了彼此,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方式。
最后送上一首乡岗歌曲《农民》
本文首发于零记宵夜,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得内容授权
不想错过宵夜推送?点这里获得攻略
往期精选
在看诚可贵,转发价更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