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个本来是纪念女性为了维护自己权利而斗争的日子,却沦为了“母亲节”和“情人节”的混合版,并美其名曰“女神节”“女王节”,只是商家搞促销的噱头。这个问题,早在96年前就有人批评过了:
“吾国妇女,数千年压迫于男权之下,几不自当为人。向不求学问智识,日从事于脂粉绮罗之中,以求男子之见爱。虽近来极力提倡解放,而一般所谓新女子,虽日以男女平权为口头禅,而仍不免于油头粉面、穿金戴银,习俗移人,有如是者。善乎国际妇女日之提倡也,经此日之运动,妇女或有所觉悟,而热心求学、智识增进,而习俗乃可得除。习俗除,而后可以言独立,广州妇女,其亦知所兴起乎。”(1924年3月5日《广州民国日报》时评)
1924年3月5日《广州民国日报》时评
PART1
广州是中国妇运策源地
之所以要特别提一下“广州妇女”,因为广州是中国妇女节活动的发祥地。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女代表何香凝向大会提交了两个提案:一是“妇女在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一律平等”;二是要在“中央设立妇女部”。两提案均被采纳,《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明确规定:“于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社会上确认男女平等之原则,助进女权之发展。”改组后的国民党中央也成立了妇女部。
位于广州文明路的国民党一大会址
何香凝是广东南海人,1879年生于香港,父亲是茶商何炳桓,她自幼思想独立、性格刚毅,五六岁时坚拒缠足;而比她大两岁的廖仲恺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当时旅美华侨在外受尽歧视,廖父期望儿子不要娶小脚的媳妇。虽然二人仍是依传统习俗,经媒妁之言而结合,却是非常匹配。结婚时,何香凝19岁,廖仲恺21岁。6年后,何香凝随廖仲恺东渡日本,在东京结识了孙中山,并和革命青年赵声、秋瑾、黎仲实等来往密切,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同盟会第一位女会员。何香凝从那时开始,就一直研究妇女问题,从事妇女解放运动,因而深受爱戴。
何香凝
1924年初的广州,妇女就学、就业的机会很少。据统计,全市女老师、女医务人员只有200多人,女学生也不过6000多人。当时的《广州民国日报》上,有广州市公安局公布的《七个女子择配》,“市公安局近有投所择配之女子多人,燕瘦环肥、桃浓葡淡,纷集于济良所中,招人具领。计吴小莲16岁,台山人;陈美好22岁,惠州人;钱喜17岁,潮州人;余桂花18岁,清远人;郭秋喜16岁,东莞人;梁银凤16岁,何赛凤15岁,新宁人;是又一般求凰者所当注意也。”“济良所”是当时广州救济生活无依的女子之处,包括奴婢丫鬟、童养媳、娼妓、尼姑等等,比如一个丫鬟被雇主踢出家门,就可以到济良所去,学点一技之长,如果愿意“挂牌”征婚,就叫做“投所择配”。否则这些十五六岁的少女,独自一人在社会很难立足。
除了《七个女子择配》右边这篇《拉伕乃结孽缘》中,一个重新恋爱的寡妇竟被情人卖去当娼妓女子地位可见一斑(来源:《广州民国日报》)
PART2
国共合作的妇女统一战线
2月下旬,在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干部会议上,何香凝提议在广州举行中国第一次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发动广大妇女集会和游行示威。她们在报纸开辟专栏,宣传美国、苏俄等地的妇女运动,因为当时正处于国共第一次合作,这也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的积极支持。
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创办的《劳动与妇女》
同样是在广州,1923年6月举行的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妇女运动决议案”,要求女党员对妇女运动随时随地“指导并联合”,将妇女解放同革命运动紧密联系起来,将“打倒军阀”、“打倒外国帝国主义”两个国民革命运动的口号纳入妇女运动的口号,“以引导占国民半数的女子参加国民革命运动”。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邓颖超、蔡畅、高恬波等共产党员积极参加国民党中央妇女部的工作,形成了国共合作的妇女统一战线。
中共妇运领导人邓颖超、蔡畅、高恬波
其中高恬波是广东第一名女共产党员
1924年3月4日,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曾醒发出通告,呼吁广州地区各妇女团体于3月8日举行游行示威,响应全世界妇女的“大团结示威运动”。筹备会议确定了当日的十大口号:
  1. 打破外国帝国主义
  2. 解放中国半殖民地之地位
  3. 解放妇女所受资本制度的压迫
  4. 要求妇女劳动权、平等教育权、平等工价权、女子参权及一切妇女应得之权
  5. 排除纳妾及一切多妻制度
  6. 要求女工保护、生育保护、儿童保护的立法
  7. 八小时间工作
  8. 排除买卖女子为婢的习惯
  9. 排除养媳的习惯
  10. 废除娼妓制度
PART3
2000人的呐喊
3月8日上午,位于广州市中心的第一公园(现人民公园)内的音乐亭搭起了临时舞台,“庆祝国际妇女节”的横幅悬挂正上方,四周也张贴了“妇女要求劳动权”等标语。10时左右,执信学校、高师学校、法政学校、市政学校、女子职业传习所、保姆学校、图强学校等30多所学校学生、各界妇女约2000人,陆续来到公园集会。
现在的广州市人民公园音乐亭是当时的集会地点
11时大会正式开始,头束短发的何香凝走上主席台,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阐述了妇女所受的深重压迫及其根源,强调大家要团结起来,努力争取自身解放,报效国家。廖仲恺则发表《国际妇女日的性质》的演说,强调中国妇女要向苏联欧洲各国妇女学习,努力争取参政权和妇女平等工作权。瞿秋白、恽代英等共产党人也应邀讲话。与会妇女群情激昂,“打倒外国帝国主义”、“排除纳妾和一夫多妻”等口号此起彼伏。
随后,何香凝等人领头,与会妇女从第一公园出发,途经吉祥路、越华路、省财厅、中山路,从越秀路转入沿江路,最后从人民路回到第一公园解散。何香凝在《回忆中国第一个三八节》中写到,“我们挺起胸膛、踏着大步在大街上游行示威,数百名妇女成群结队地喊出了‘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帝国主义’‘保护童工孕妇,革除童养媳、革除多妻制,禁止蓄婢纳妾,废除娼妓制度’‘争取妇女解放’等响亮口号”。许多看热闹的妇女站在街道两旁,也附和高呼口号,有的还加入了游行队伍。不少女学生分乘十几辆插上各种旗帜的汽车,到其他街道演讲,散发传单,宣传纪念“三八”节。
第一次庆祝妇女节的游行路线
广州这次活动,诚如中共妇女运动领导人杨之华所言,“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开了一个新纪元”。第二年便扩展到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继而推广至全国,对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上海的妇女游行
PART4
妇讲所”成立
1926年,国民党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何香凝、邓颖超与宋庆龄一起作为代表出席。大会通过《妇女运动决议案》,强调要制定男女平等的法律包括教育平等、职业平等、同工同酬、结婚离婚绝对自由、反对多妻制、童养媳和买卖人口、妇女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等。
宋庆龄与何香凝
为贯彻“二大”妇运的决议,1926年9月,由何香凝任所长的妇女运动讲习所正式开学。地点在当时的国民党中央党部即现在广州烈士陵园内的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学员由各省市选送,第一期招收学员50余名,全日上课,学制半年。开设课程有“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史”、“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国民党史”、“中国国民革命”等,聘请周恩来、恽代英、邓中夏、谭平山、鲍罗廷夫人等讲课。
国民党将广东咨议局大楼征用为中央党部现为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邓颖超主讲《中国妇女运动》,当时她有身孕五、六个月,仍不辞辛劳专心讲课。何香凝讲的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和妇女解放斗争史,阐述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学员除了认真学习理论,交换妇女运动经验,毕业后回原地开展妇女运动。
参加妇讲所的学员
妇讲所虽然只办了一期,但由于严格的入学条件和高质量的教学,培养了一批政治觉悟高、办事能力强的妇女干部,成为各地妇运骨干,与当时的农民运动讲习所、黄埔军校被称为广州的“两所一校”而享誉全国,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至今也应当是广东女性的骄傲
妇讲所成果之一组建1926年北伐女子救护队
参考资料:
《广州:中国纪念“三八”节的发祥地》,郑泽隆,羊城晚报,2015年3月8日
《95年前中国首次庆祝“三八”妇女节在广州举行 何香凝为倡议人》,杜红,民革中央网站,2019年3月8日
《民革中央副主席何香凝(2) 她是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王斌,民革中央网站
《何香凝与邓颖超》,吴琴,何香凝美术馆网站,2018年10月31日
《三八妇女节 | 纪念女权运动先驱何香凝先生》,党委宣传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网站,2017年3月8日
《广州民国日报》
本文首发于零记宵夜,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往 期 精 选
点个在看,并肩作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