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前沿」创始人工坊是由前沿社发起创造,面向早期创业者的新形态融资方式。今天的文章来自第三期创始人工坊飞行教练吴甘沙的现场分享整理。
复盘一词最早来自于围棋,指一局对弈结束后,重新复演该局的记录,来检查招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
创业中的每一招式也需要复盘,既是对阶段性成果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原始判断的一次校对和重新计算。
复盘也是「未来前沿」创始人工坊所倡导的创业理念和方法之一。在过去的三期创始人工坊集结中,我们都会专门拿出一个模块的讨论时间,来一起进行关于复盘的分享和交流。
今天的分享来自于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 & CEO 吴甘沙,他曾是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院长和首席工程师,领导了英特尔大数据技术战略长期规划。他在 2016 年所创立的驭势科技,目前是自动驾驶的头部企业,并在出行和物流两大领域有所布局。
在第三期创始人工坊中,吴甘沙作为飞行教练,以一个成熟创业者的角度,对他的复盘进行「复盘」,总结出自己的复盘方法和收获。
吴甘沙在第三期创始人工坊线上分享
在吴甘沙看来,复盘的最高层次,应该是可以跳出思维的惯性去想事情。它不仅仅是一个形式,也应该是一项持续进行的过程,帮助创业者在实践中不断接近真相。
希望他的分享,能够帮助你重新理解和思考复盘的意义#因现场分享私密性,部分内容有删减。感受原汁原味的创业讨论,欢迎你加入创始人工坊
吴甘沙:坦率来说,每个季度都是一个很好的复盘机会,但我们做的还比较浅,没有特别对接上 OKR 的目标,去进行完整的复盘。
但我们管理层最近做了一次比较深刻的复盘,把我们的很多问题、fail 掉的项目都拿出来,好好的做了一下「尸检」,还是很有作用的。
我总结复盘其实分成三个层次:
  • 第一层次是这件事我重新做,能不能做的更好?这是对过程、路径进行复盘。
  • 第二层次是我是否能够改变一下目标,不光是原来那个事做的更好,而是能不能做一件更好的事?
  • 第三层次是 ABC 都失败了,我不是只对 A、B、C 事情复盘,一定是我固有的心智模式有问题,那这个心智模式是什么?我要找出来,站在更高的位置去看。
那些真正有复盘意识的人,随时都在做复盘。关键是要养成经常复盘的习惯,帮自己打破原来的思维惯性。
我之前在英特尔工作了十几年,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80 年代时,英特尔最大的业务线——内存,遭遇了来自日本企业的打压,它们用低价格、高品质的相同产品几乎把英特尔逼到了墙角。而英特尔的另一条业务线——CPU 处理器,也是刚冒出尖来,整个公司都处于低迷状态。
创始人、董事长 CEO 戈登·摩尔#就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和总裁安迪·格鲁夫#写了那本脍炙人口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两个人也非常纠结,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很长时间思考出路。 
创建了英特尔的三巨头,从左至右分别为安迪·格鲁夫,鲍勃·诺伊斯#他被称为「集成电路之父」,戈登·摩尔。
后来,格鲁夫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如果我们被董事会 fire 掉下台了,你觉得新来的 CEO 会怎么办?摩尔没多想,就说新人没有历史包袱,可能会放弃掉内存的生意吧。
于是格鲁夫就问:那为什么咱们不自己动手?
这就是刚说的从第三个层次去复盘,跳出思维的惯性去想事情。
创业者很容易产生所谓的「宜家效应」,总觉得自己搞的东西就是最好的。要你把曾经做出成绩的东西砍掉,的确很难。但你做创业就必须要果断取舍,努力让自己摆脱掉「宜家效应」,用理性去思考事情。
尤其是我们技术背景的创始人,很容易做出一些成绩,就不自觉有了「宜家效应」,觉得自己简直天生就擅长做这件事,内心有一些膨胀。
「宜家效应」是由哈佛商学院的 3 位学者 Michael I. Norton、Daniel Mochon 和 Dan Ariely 于 2011 年发表的研究成果,人们会对自己投入劳动、情感而创造的事物,赋予更高的价值。
还有一个反思就是「机会主义」,看到有啥新机会总想上,想试一试。
我现在的复盘是,聚焦很容易理解,可问题恰恰是你不知道应该聚焦在哪里。如果每条路的成功可能性都是百分之几,过度聚焦在某一条路上可能就直接死掉了,所以还是要保留多种战略的可选择性。
一旦你看到某件事有 60% 的成功可能性,就应该要押注了。而且你的资源不如大公司,更不能想象自己的团队要比大公司的人更勤奋、更聪明;一定要用最快速度把它做出来,才有可能成功。
我们技术创业公司,就像是手里拿着锤子的人,在墙上(市场)摸索,只要觉得我找到钉子了(用户需求),就应该发力一锤敲下去。
如果是处在「摸钉子」阶段,没找到钉子时,你有点机会主义是对的,每个都试试总比在原地等着饿死强。但在摸钉子的时候,创始人一定要很清醒知道自己是在摸钉子,千万不要很轻易的就搞大规模扩张。
刚才说到的这两个反思,我觉得本质都是人性的问题,创业其实就是人性考验的大集合。
你在一个行业越资深,就越容易经验主义,产生思维惯性,喜欢屏蔽掉那些不一样的声音。
那怎么克服呢?
可以试试在公司内部树立「蓝军」。比如我有一个同事,大家都说他说话喜欢「阴阳怪气」,好像为了挑刺而挑刺似的。但是现在我们把他定位成了公司内部的蓝军,专业挑刺,就是为了能有另一个视角的声音。
另外,我们创始人要有一种觉知,能够跳出来提醒自己说:哎,我是不是陷入到这个模式去了?然后通过几个层次经常复盘,多找外部的人聊,尽量让自己保持在一种理性的状态。
「未来前沿」创始人工坊持续开放申请中!
「未来前沿」创始人工坊是由前沿社发起创造,面向早期创业者的新形态融资方式。通过与 VC 合伙人直接沟通,专题讨论,以及成熟企业家的经验分享,帮助创始人提升创业思维,打磨项目,快速获得融资。
如果你希望与资本建立更直接、有效的沟通,希望从第三方视角验证自己的创业项目,欢迎加入创始人工坊。
如果你有关于「创业、融资、商业」的问题想要探讨,也欢迎添加工坊 JoJo 的微信,回复个人信息,我们会把你拉进一个高质量的创业交流群。
👇报名咨询 or 进群交流👇
欢迎扫码联络工坊 JoJo
验证项目方向,赢得投资支票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SanjiMusk
相关阅读:


「前沿社」是优秀企业家的动态交流学习社群,由极客公园发起成立。前沿社每月持续进行企业家闭⻔学习交流活动,深度探讨商业组织成长的方法论,并追求以最有效率的学习和沟通机制,帮助企业家把握技术潮流、连接产业前沿,通过不断突破认知瓶颈,帮助企业家持续向前。
「前沿社」也致力于将更多的「商业常识」、更先进的思维方式,带入到科技创业和用科技改变世界的进程中,传承更多的创始人思维和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