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我长期在北京的中学里教授一门选修课,有时候叫新闻选修,有时候叫媒介素养,还有时候叫小记者训练营,但不管叫什么,内容都差不多,我会讲一些记者这个行当的职业技能,并尝试教中学生去处理纷繁复杂的信息。
也是因为前两天整理文件,我才发现这件事已经干了十年,去过的学校基本覆盖了北京绝大多数名校。2009年秋天第一次接我进校园的同学,后来成了我的同事、又离职去结婚了。而我,今天依然在学校里讲这门课。
用王建国的话说,这到底是不忘初心,还是忘了出发呢?
今天我在学校里讲这门课当然是驾轻就熟,但说实话,没什么大意思。一来我不能确保这门课是否真的是台下学生兴趣所在,他们不是被调剂过来凑学分;二来我也怕后面坐着听课的老师下了课过来和我说:“栾老师,您讲得特别好,但是刚才的1234有点敏感,咱们上课能不能不讲这些。”新闻传播经常被马赛克也就算了,对新闻传播做学术研讨也得马赛克,那还开这门课干啥?
2020年,是个“国家不幸诗家幸”的年份,于教育而言,大量的新闻、话题,都是绝佳的激发思考的教育素材。但年初我写下那篇《没有反思的疫情教育是不完整的》,很多老师看完后和我说,唉……
我理解这种一言难尽,所以决定自己来做个实验。我准备把长期积累的内容与今年新发掘的素材放在一起,设计一套媒介素养课程,从11月开始,我要把这个课程的信息处理模块拿出来进行试课。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都是疫情期间我设计的思考题,这次你有机会继续讨论它们。
在我设计的媒介素养课程里,信息处理模块要重点解决如何面对复杂信息,形成独立思考与判断,这个模块包括四讲:
1.辨别新闻真伪
2.观点交锋碰撞
3.不与流行为伍
4.建立信息体系
每一讲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此外我还会延展出一些思考性话题,比如如何对信源进行评级,如何对待谣言,怎样对专业信息进行判断,媒介审判是否值得警惕……有些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需要教师与学生一同发起思想实验。
既然是试课,就要有一个磨的过程,每一讲我都会重复讲两到三次,根据现场反馈不断调整。因此,我需要一些听课的志愿者。话不多说了,123,上要求:
1.首先你一定要对新闻时事有好奇心,村里刚通网的、2G用户就不要抱着补短板的心态来了,不关注新闻一样可以活得很好,这不是人生必备技能。
2.身份上,原则上建议在校高中生报名,初中生认为自己的思考已经超越同年龄段也可以报名,大学生读传播专业或对这个行当感兴趣,可以旁听。有学通身份优先。
3.时间上,从11月起,每次试课都会选在周日上午,具体时间地点报名后会另行通知。如果你能一讲听上两三遍、听完四讲并不断给出反馈,鞠躬致谢;如果只抽出时间听某一讲,也没问题。
听课不收费,任何以各种名义收取这门课费用的人都是骗子(事实上并没有这种骗子),但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千万不要脑子一热就报名了,或者本着先mark再说的心态,你要确信自己对这门课真的有兴趣,不然我们都在浪费彼此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想好了,填表就行,会有人联系你。我们冬天见。
题图来源︱Alexas_Fotos
历史链接
——今日补刀——
欢迎来见证一门课的诞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