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深夜书桌
ID | shenyeshuzhuo
1、《战胜拖延症》的作者蒂莫西·A·皮尔切博士,研究和写作拖延症相关的文章20年。
2、他果然非常了解拖延症患者,直接在第一页说:“你阅读本书可能就是一种拖延行为,是为了避免做其它事情”。该死!被他说中了,我读这本书是为了拖延做《包法利夫人》这本书的思维导图笔记。
3、他特别体贴地把书写得超薄无比,他认为,写太厚的话,拖延症患者是读不完的,哈哈哈。
4、拖延症是一种不必要的自愿推迟,明明知道是最符合我们利益的做法却不轻易采取行动。它是自我约束失败的形式,我们没有成功地约束自己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成了自己最大的敌人。
5、但并不是所有的耽搁都是拖延,有时候耽搁一些事情是在所难免的。
孩子生病而耽搁了收拾洗好的衣物,得知要提前开会所以临时决定加急做PPT,耽搁了为一个新项目做资料收集,这些是分清轻重缓急的行为,是优化时间的必要、明智的行为,不应该把这样的耽搁定义为拖延,心怀愧疚更是没必要的。
6、意识到并承认拖延的代价,是战胜拖延症的第一步。
拖延的代价主要有三个:
第一,成就不高。拖延会导致没足够时间做周密工作,工作总体完成情况糟糕。这会影响个人成就的高低,并直接地体现在收入的高低。
第二,更多消极情绪。说起来挺搞笑的,我们拖延不想做的事情,是为了让自己开心。可是拖延不仅没有让我们开心,反而带来更多消极的情绪:内疚、焦虑、压力感、自我嫌弃、对自己失望……
第三,危及健康。拖延带来的压力危害健康,而且拖延患者往往会拖延很多不必要的健康行为,如锻炼、充足睡眠、按时吃药、健康饮食。
7、面对一个打算做却不想做的任务,我们会产生消极情绪:烦躁、无聊、焦虑、沮丧、内疚、有压力,这就叫做任务厌恶。为了消除和逃避这些消极情绪,为了能够在当下感觉良好,我们拖延,这其实是我们通过拖延进行“短期情感修复”
8、对付消极情绪最好的做法是:保持原样。请默念这句话:“一旦我对手边的工作感觉情绪消极,我就保持原样,不停止工作、不推迟任务,也不逃避。”
9、拖延可以暂时缓解我们的消极情绪,但它其实带给我们更多的消极情绪。
好消息是,我们其实不需要迎合消极情绪,我们立刻行动和持续任务,我们的消极情绪会被积极行为冲淡或消除。社会心理学家早就证实,态度跟随行为变化,比行为跟随态度变化的情况更多。
10、拖延患者是世界上最会自欺欺人的一群人,他们特别擅长找借口和自我欺骗。
11、自我欺骗的话术之一:“明天吧,明天我会更有心思去做”。
这句话一出,立刻就不用受苦于马上行动,而且我不是放弃哦,我制订了一个积极的计划,那就是明天再做。
可是不会的,“明天你还是不会有心思去做的”,我们预测未来的时候,总是异常乐观,高估自己的动力和自律程度,真相是:明天不会出现一个焕然一新的你2.0,你还是原来那个你,现在是什么德行,明天还是什么德行,现在拖延,明天一样会拖延。
这里的“明天”是一个代称,它可能代表“再过5分钟”、“现在是8点36分,我9点整,整点再做”、“下周再做”等一系列把责任推卸给未来自己的借口。
12、自我欺骗的话术之二:“我几个小时内就能搞定这个工作”。
高估自己的效率,低估完成一个任务所需的时间,就可以营造一个“时间还很充足”、“还来得及”、“事态还没有失控”的假象。啊,致命的乐观啊,最后手忙脚乱、来不及的时候又开始后悔,为什么我不早点开始呢?
13、自我欺骗的话术之三:“我在压力下工作更出色。”
这种拖延患者被称为“兴奋型拖延者”,他们用这种借口来合理化自己的拖延。他们故意拖延直到外部的时间压力迫使自己行动。他们享受那种在刀尖起舞,那种在时间压力下全神贯注、行动果决的感觉。可是通常因为时间太紧,结果往往不理想。
14、自我欺骗的话术之四:“我做得不出色,是因为时间不够。”
如果任务顺利完成,他们会强化“我在压力下工作更出色”的想法。
如果结果不理想,他们也能逻辑自洽:“我做得不出色,是因为时间不够”。他们故意耽搁到最后关头,就像一个人故意穿了一双加重鞋和朋友赛跑,跑赢了,无比光荣,跑输了,就怪鞋子太重。能力不够?不存在的,我是时间不够。这是拖延症患者的精神胜利法,他们通过故意的自我设限来保护自己的自尊。
15、自我欺骗的话术之五:“其实这件事也没那么重要”。
拖无可拖的时候,从拖延到放弃,这句话就是最后一根稻草。削弱一件事的重要性,让我们内心得到宽慰。
16、战胜拖延症的策略一:预先决策+执行意图。
战胜拖延症的方法就是马上行动,听起来是一句废话,但是有技巧和原理在里面的。
首先,被回避的任务被认为让人感觉焦虑、困难、不悦,但除了屈从于态度,我们还可以用行为改变我们的态度。当你真正开始做,你的看法就变了,任务压力感、困难度和不悦感都会明显降低。
其次,把那些自我欺骗的话术当做一个信号,一个旗帜,一旦心里出现那些声音,就马上行动。
“一旦……就”形式的意图被心理学家成为“执行意图”,它是一种预先决策,提前决定你在某种情况下要怎么做,如果执行意图内化,就具有强大的让人行动的力量。
请梳理自己的常见自我欺骗话术,把它当成马上行动的信号。提前知道那里有个陷阱,那个陷阱就对我们失效了。
我战胜拖延症的秘诀也是执行意图,我的执行意图是“我一旦扭动番茄钟,我就开始专注工作”,经过5个月的实践,这个执行意图已经内化成我的本能反应。
17、战胜拖延症的策略二:“我需要提前做好面对干扰、障碍和挫折的准备。”
开始行动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完成任务的每个阶段,拖延症这只小魔鬼都会跑出来捣乱。
我们要在开始工作之前,确保潜在的干扰物扫清,包括但不限于:关好门、关掉手机、关闭社交工具、关掉APP通知、工作区域移除可能干扰你的东西,比如你可爱的猫主子。
最要提防的是电子设备,你本来只想打开看一下时间,你很可能因此滑向拖延的深渊。
18、战胜拖延的策略三:拖延和精力状态有关,用好的精力状态对抗拖延症。
不拖延是需要用到意志力的,而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样会疲劳。
饿着肚子、睡眠不足、劳累不堪、心情不好,在这样的精力和意志力低谷状态下,自我约束快到极限,拖延肯定就严重。
所以不要在精力低谷和意志力低谷,期待自己大有作为。这个时候拖延是情有可原的,不要太怪罪自己。
如果疲惫不堪就先休息和恢复,用好的精力状态来对抗拖延症。
19、战胜拖延的策略四:做好“前进两步,后退一步”的准备。
看完这篇文章,你可能获得了战胜拖延症的力量,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你的拖延症可能完全消失了。但是下下周你很可能旧态复发。
这很正常,“前进两步,后退一步”是正常的学习过程。我们很难一下子改变一切。
要学会自我宽恕。
如果你伤害了朋友,你不宽恕自己,你的朋友也不宽恕你,那么你就会逃避这位朋友。拖延也一样,如果你没有和自己和解,你就会逃避这件事,不敢去面对自己的拖延症。自我宽恕,让我们更乐意,也更有勇气再次尝试。
*作者信息:李小墨,前海南特区报记者,畅销书《请停止无效社交》作者。微信公众号:深夜书桌(ID:shenyeshuzhuo),相信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每看完一本书,写篇干货读书笔记,每个月,一份高质量书单。不卖劣质鸡汤,不说正确的废话。欢迎关注,转载请联系作者。
读书季来啦
我们的人生都曾有过至暗时刻,但却没人教我们如何消化那些足以吞噬我们的负能量。
为了陪伴大家一同走过低谷和迷茫期,「行动派阅读季第二季-翻开暖冬的第一页」第一期[回归温暖的旅行]开启啦~ 


● 8天深度阅读一本书 

● 带你找寻人生的灯塔

● 解除烦恼研究所

● 难忘的共读时刻

● 价值189元的线上读书礼包

报名通道已开启,限时免费,仅限600人,先到先得哦~~
扫码回复「温暖」即可参与

点击阅读原文
收听更多优质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