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人都能被看见,但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光。
《我们这些小人物》主题征稿正在进行中,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来稿请投同时投至:
[email protected]n;[email protected].cn
-本文系读者投稿,不代表本刊立场-
“第一遍,好。第二遍,好。第三遍,好。晾衣架,是好的。来,到你再念三遍。”
下午,阳光正温暖灿烂,院子里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摘菜,或者在躺椅上闲聊着晒太阳,尽是安逸与闲适。而在和他们不过十几米距离的4楼阳台上,83岁的外公又拽着外婆开始了一天的“检查”。
每日午休后,家里的门窗、家具、电线、墙壁,茶几上的笔、碗橱内的碗,甚至酸奶盒子,水池上擦手的几条毛巾,外公全都要一一看三遍、念三遍。而看过、念过的物品与房间,即刻也就进入封印,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再动。尽管大家不断劝说这项行动毫无必要性与合理性,尽管没有人能明白他检查的内容与要点,但就是必须按章执行。通常,检查从3、4点,一直要持续到夜里11点,甚至更晚。在长达8小时的检查中,他时常念着念着就想不起来念叨到第几遍,也锱铢必较地抓住外婆哪句没有逐字依照他的指定口令。这些错漏,都被视为严重影响了他“经办复核”的双保险制度,他便会暴怒,便会大吵,检查将被中断,需待他漫长的发泄与休息后才能够继续。

插图|范薇
去年的体检,X光片上外公的左脑只剩下正常大小的三分之一。严重的脑萎缩与抑郁症,让他困入了无尽的黑暗囚笼。他拒绝吃药,拒绝入院,无法治愈的抑郁与躁狂总把他带回记忆中最不愉快的那些时光。他幼年失去双亲,很早地明白了做人要靠自己的道理。他无依无靠地长大,竟没有在困境中沉沦,考上了原卫生部直属的同济医科大学,个中的奋斗与辛酸是我们现在幸福的一代全然无法体会到的。他曾是那样自强与聪敏的人,现在却变得偏激、蛮横,事事只依赖老伴,说话也口不择言。童年的苦,与学生时代的小摩擦,都成为他言辞中人性之恶的佐证。常人以为的老来最相思的年纪,他却完全疏远了曾抚养自己的哥哥,与曾经无私帮助他的长嫂。
他曾爱花,想像攻下高级职称一样钻研侍弄花圃。但现在,阻塞水管的枯枝,粗大笨重的盆栽,都能让他脑中不停幻想出一幕一幕的危险场景。曾经满层天台的心血,此刻变成了他生活中严重的烦恼和阻碍。

他曾爱读书,但记忆的下降与迟缓,使他感到太伤脑筋。他从大部头典籍的阅读,变成只在小本上反反复复摘抄那些能带给他安慰的短句,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他近日反复吟读的座右铭。

他曾能干细心。冬天,女儿降生,他专门买了“东方红”牌室内温度计;流感高发,他四处托人,想办法空运回一支珍贵的疫苗。而现在,他思维已不再灵活,精力亦再也不济,力不从心使他感到挫败与劳累,让他暴躁怒狂,他只能日复一日在一切家务琐事上重新找回一家之主的权威:今天是否出门买菜、客厅窗户适不适宜打开、冰箱插头拔下后收在哪里、这次洗衣粉共放几勺……事无巨细,外公全要亲自指挥,致力于把无关紧要都变得繁琐复杂。

现在的他,对家人充满着怨怼,怒极便哭闹抢地。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与心情,从一个父亲,一个外公,变成儿女们完全陌生的人。他不愿住院,也不愿与女儿们同住,每日只有外婆尽心地陪着他,小心翼翼地照顾着与他的身体与心情。
好友Amy家一样有这本难念的经。她的奶奶同样罹患老年抑郁症,对爷爷动辄打骂,生活上也诸多限制。许多深夜,Amy爷爷拄着拐杖被迫下楼呆坐,躲避着老伴的怒狂。终于一天,爷爷独自坐车前往深圳,希望到儿子家分居,却又害怕被老伴再次找到,竟在陌生城市瞎晃也不肯与儿子联系。许是忧郁成疾,Amy的爷爷70岁便早早离世。临终前,爷爷还是不断地叮嘱一家人,要照顾好孩子他妈才咽了气。而后,Amy奶奶说起逝去的老伴,仿佛忘记曾经对他的折磨,常常以他的遗言训诫子女,转而将怒气转移到同住的儿女身上。
曾经为了分开两老,Amy一家曾把奶奶送到当地一家养老机构。儿女们每周送两次汤水,周末带她出门喝茶。我曾陪Amy前去探望,宽大的房间,独立的卫浴,大屏的电视,还有Amy家专门添置的塞得满满当当的冰箱与一应用具。房间与院内有很多便利老人的设施,一日三餐、糖水和开水都有人送上门来,楼内的墙上贴着许多文章与百科,每周有数次唱歌、电影、朗读等集体活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院方与子女照顾的悉心,但这些,也并不能使抑郁症老人走出内心的倾轧。

她终日闷闷不乐,觉得生活毫无意义,问起她以往的成就和快乐,三两句又会讲到不愉快的回忆。常常,她在房中无故抹泪,伤心地咒骂,对象不一,但中心都是自己悲惨的一生和埋怨命运带给她的一切。当老人们都一起聚在院中说话解闷,招呼Amy奶奶一起下楼时,她热情微笑地摆摆手婉拒,但悄悄告诉我们她并不爱和大家在一起。她和外公一样,对外人近乎周全的礼貌与客套,但转过脸就突然是如若冰霜的神情。
在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问答APP上,我曾搜索过关于“老年抑郁症”的问题,居然已有许多相关的求助提问与相关的科普问答,最高的热度点击高达11.8万。
虽然关于年轻抑郁症患者的报导更常见诸新闻媒体,但事实上,老年群体抑郁症患病率更高。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中,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早已远超16%。
在那些讲述家人病情和探讨治疗方式的提问中,每一篇也都透着难言与痛心。那些与外公一样罹患抑郁症的老年人,日常发病的表现形式也许并不全然一致,但都以意识行为、情绪变化为主要发作症状。

《幸运是我》剧照
发病的早期,老人们也许只是行为迟缓、记忆衰退、性格改变、多语啰嗦。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通常会被误认为是人到老年的正常表现,家人及老人自己都不会为之引起警惕。而在找出病因后,许多老人的服药与治疗也以失败告终,那些医治的劝说与方式,屡试屡败,并都成为“谋害”他们的罪证。于是,很多抑郁症老人的现状都只得是由其发展,他们将自己画地为牢,这个牢笼,家人走不进去,他们走不出来。
大都于30年代出生的祖父母一辈,一生的确经历了太多苦难。幼年经历战争动乱,他们过早地遭遇了家破人亡的创伤;三年自然灾害,他们都还是处在身体发育、亟待营养的青少年;60年代大学毕业,他们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飘落到某个远离家乡的落后地区而后长期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年代,他们又成为了家庭的顶梁柱,他们全部的精力只能倾注在维持生计与照顾儿女,对精神的生活与心理的关注都绝计无暇顾及。
他们这一代人,从出生到年老,一生都没有兴趣,没有爱好,不曾让心灵尝过在多姿多彩中滋养的味道。

比起经历了经济腾飞的我们父辈,以及在蜜罐中长大的80后90后,他们这一代,精神物质都匮乏到了极点。有很多老人,天性乐观善良,虽经过一生苦难的洗礼,但在退休生活中慢慢找到新生活方式,找回了自己。但更多的人,却受碍于性格,或由于长时间独居,或因痴呆症、脑萎缩等引发精神疾病,他们生活质量断崖式下降,更不要说去追上崭新的时代。
他们拒绝融入充满陌生的事物,他们无法拥抱生活,无法接纳自己,无法正视病情。不能及时治疗控制的抑郁症,对他们的大脑造成永久性不可逆的损伤,更会进一步威胁到身体健康。
这对他们而言,严重的不仅仅是被生活或时代抛弃,更加基本而重要的是,他们内心的枯竭、精神的折磨以及身体的代偿。

《都挺好》剧照
无助的,除了他们,也还有家人。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无数个家庭仿佛在小心翼翼把深陷抑郁症沼泽的亲人拽住,只能希望他们不要陷得太深,沉得太快……除了正视,我们只能以包容与理解从旁协助,不让任何的痛苦再成为伤害抑郁症亲人、患者伴侣和整个家庭的一根稻草。
长期征稿
我们这些小人物
也许在历史长河和浩瀚宇宙中,我们只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但在有限的生命里,每个人都在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你是否也有一段难忘的职场故事,或是漂泊在外的艰辛历程?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二条版面现面向所有读者征稿。
欢迎来稿,与我们一起记录这个时代的小人物。

征稿主题:我们这些小人物
原创要求:请作者保证投稿作品为自己的原创作品,未在任何公众平台(包括个人公众号)发布过。作品(包括图片)不含任何伪造、抄袭、洗稿及其他侵犯他人财产权、肖像权、知识产权问题,不涉及国家机密及他人商业秘密。若作品发生侵权或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自负。如因作者侵权等事项给本刊造成直接间接经济损失,本刊保留向作者依法追偿的权利。
字数要求:2000字~3000字之间
其他要求:地域不限、题材不限,但需保证是个人真实经历。
来稿格式:小人物➕标题
此主题征稿将长期开放,被选中稿件将发布在《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二条位置,同时作者将获得相应稿酬。请勿一稿多投,一经投稿,即默认由《三联生活周刊》编辑修改及发送。投稿20天后未得到回复的,可转投他处。
期待你的来稿!
稿件请同时发送至
来稿请注明联系电话,方便沟通。
    大家都在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封面图,一键下单
「苏东坡地理」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周刊书店,购买更多好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