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为敬,
你呢?
几年前,我们还会以“Follow Your Heart”(跟随你的内心)、半开玩笑地用字体的“上为从下为心”来委婉地代替“怂”字。今年的“认怂”反而愈发光明磊落。
网友
@超奶的曲奇
说,看到公司群里发红包,犹豫好半天也不敢抢——生怕抢完之后说出的感谢,让人觉得唐突或者太有距离感。前思后想,还是怂了。还不甘心的自我安慰:算了算了,不就几块钱嘛!

“因为我工作的性质,需要做大量的沟通工作,为了表达我足够温和的语气,发出的每句话后面都缀着一个“~”号才安心。”标点都被当代年轻人“怂”成了摩斯密码。
@左岸咖啡
 说,去年还咬牙硬撑着完成的 KPI,今年上涨了50%,眼瞅着十一月,铁定完成不了。老板使出“画饼神功”,他也急忙“戏精请就位”,揉脖子揉腰加上“直男式撒娇”,表示真的做不到。“18岁的我看到现在的样子,应该会满脸嘲笑吧!那我一定会告诉他,越长大就越怂。”KPI可以完不成,但是颈椎腰椎不可以废掉。怂一时,身体健康。

说到“怂”,韩剧《请回答1988》中的桥段也引人共鸣:宝拉没有听父母的劝阻,参加学生游行要被两个警察带走时,跟过来的妈妈挡在警察面前,几乎下跪乞求。宝拉对妈妈的“怂”尴尬又恼火。人到中年,再回忆起来,宝拉才懂:比起尊严和体面,妈妈更想守护的是自己。
©️ 《请回答1988》剧照
从年轻人内心带着些许“玄学”的社恐,到精英们游刃有余的职场示弱,再到家庭成员间为了对方舍弃自我,这些大面积的“认怂”,一层比一层更难也更加温暖。

美国作家戴维·费尔德曼这样定义“认怂”。他说,认怂就是“目标解除”。也许在那一刻,虽然我们还不清楚“解除”为什么对人有益,不过很可能因为放弃了一些所谓的“勇敢”,从而有可能去保护另外一些更重要的或者被我们忽视的事情。
其实,不是我们爱“认怂”了,而是对自己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知。开始看得到自己所处的生活中,那些局限之中的危险和习以为常的爱,开始明白自己的能力边界和沉没成本,开始在一时热血与时刻在意之间权衡。懂了取舍,便有了“怂”。
」造就的
艺术品
如果说“怂”通常表现为一种内心的状态,那么最近在广州街头的一幅打了“怂”字牌的艺术品便将“怂”具体化得一目了然。
这是一幅藏蓝底色的油画,画面上多种色块、线条,相互交织,又并无规律可循。几乎每一条弧线的尽头,都是一个呈现爆裂状的色块,这样的“组合”似乎颇有意味。这看似是一幅充满哲学意味的油画,却隐隐透出让人不安的讯息。
这幅画名为《生命线》。而竖立在一旁的标牌上,说这幅画的价格是“天价”。这难免更让人不解。面对这幅颇有深意的画作,有的路人举起手机拍摄,有的则上前好奇地端详。
原来这幅天价油画,是由广东交警调取、提供近年真实酒驾事故新闻,由设计师推演还原事故现场的行车轨迹,由艺术工作室进行绘制,最终成为一幅3X5米的抽象画。而这幅油画上的线条,展示的是酒后驾驶肇事的车辆漂移、碰撞形成的路线,黄色或者紫色的色块则代表着车辆碰撞后的惨烈情景。
一副“天价”油画《生命线》是数以万计的司机在酒驾面前,以自己的生命、家人的幸福、美好的未来作为代价“绘制”的。曾有一位酒驾肇事司机的家人,从出事那天起,直到今天,一晃过去了五年多,全家滴酒不沾,“喝不了酒,一举杯,心里就特别难受。”
不该酒驾,几乎所有人心知肚明,可酒驾事件仍层出不穷。据新华社的报道,仅今年“五一”假期的5天时间,便查处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3.3万余起。酒后让人耳熟的那几句——
“没事,大不了拘留几天。”
“酒桌上不差事,开车也不能差事。”
“怕啥,哥们儿认识人!”
让人觉得,这车要是不开,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究其根源,是我们被鼓励敢想敢为,却不曾想过,“认怂”是“敢”的“前置程序”。如果说“敢”是一种能量,那么这种能量往往是有限的、珍贵的。认怂,是留给我们时间去分析和判断,要不要付出“敢”——它包含着我们对规则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
作家毕飞宇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他儿子七八岁时胆子很小,每当他感到恐惧的时候,毕飞宇就会把他拉到一遍说:
“孩子,恭喜你,你长大了,你有恐惧感了。”
他儿子很疑惑,为什么所有的老师都鼓励他勇敢,而父亲却为自己的胆怯感到自豪?

在勇敢的反面,毕飞宇无疑看到了“怂”背后所代表的恐惧与敬畏的涵义,它是看到自身局限后的谦卑,是区分有益于自我保护和有害于生命的理性。如同《脆弱的力量》作者布芮尼·布朗所提到的,无论你是称之为“脆弱”还是“认怂”,这都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所有创造力和情感的核心,更是人性最强大的力量。
这样的力量让我们在看清生活中的危险与困难后,选择“认怂”、选择拒绝、选择以一时的“不勇敢”去做那个守护自己家人和明天的平凡英雄。或许这才是“认怂”真正的意义所在。
△ 点击视频,查看“天价”油画背后的故事
当消费者被各方鼓励勇敢生活的时候,天价油画《生命线》的主创方
滴滴代驾
反其道而行之,将“怂”的概念进行褒义化演绎,
让更多的人面对是否酒驾的选择时,看到“认怂”并不是勇敢的反面,而是一种智慧的转弯和承担起自己责任的英雄主义。
再一次面对《生命线》,这幅画作在一遍遍告诫着我们,开车不是搞艺术,不该敢想敢开。在每一条真实的“生命线”面前,将生命放在心上,将家人放在心上,将对自己负责放在心上,方能让人生远比油画更加灿烂和美好。
当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敬畏规则和生命的“怂”,未尝不是一种文明和进步的写照。
人生是不可限量的。这依靠的不是某一次所谓“敢”或者“怂”,而是在某些看似微小却关键的时刻,直面自己内心的怕与爱,然后在现实生活中选择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的光亮,并把勇敢用于创造和守护这些美好的光亮之上,而不是让自己陷入充满忐忑、难以回头的险路。
                  ✨
愿你我都学会“怂”一点,

对家庭和自己的呵护多一点,
把“敢”的能量用于更能创造美好的事物,
也让未来更加可期、人间更加值得。
                                      ✨✨
(部分图片来自滴滴代驾、互联网)
策划: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毛思雨
作者:吴楠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