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厂都在推广OKR,不过很多员工甚至一些leader都不是很适应,遇到了很多问题。
看到拉勾教育昨天新上了一门专栏【OKR:人手必备的目标管理法】。这门课的讲师何留留,是京东平台生态部敏捷转型的负责人,全程参与了京东多个部门OKR引入、落地,有很多第一手的案例、经验教训。
他在互动区回答了用户很多问题,都是很多人在使用OKR的过程中会切实遇到的,回答都是精华,我搬运了过来,看看这7个“锦囊妙计”能不能帮到你!
课程现在还在1元秒杀期,你可以扫描二维码直接下单。
01
Q:开发的目标不知该如何量化,很难用bug量、需求完成量等等来衡量,不知道有什么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A:研发类的OKR我在专栏中有过详细的案例介绍和说明(课程第二模块会具体讲解,不要错过~)
开发同学具体的衡量需要和目标相关,如果是完成业务需求的开发,可以采用“时间+产出”的形式,比如KR写成“在3月底,完成XX功能的开发上线”也是可行的。
如果是提高组织效能方向,在业内会采用平均交付时长、需求吞吐量、线上问题数、性能、MTTR等衡量过程的指标来进行量化,比如“Q2,通过规范研发管理和迭代交付,让开发团队的需求平均交付时长保持在20天左右”。
另外,还是建议开发同学要能有以终为始的思维,不能总是关注过程性,还是要能去思考我所开发的功能给用户带来的价值,以及给业务带来的效果,关注业务的KR,而不是总关注过程KR。
02
Q:有的员工写的OKR平平无奇,完成率100% ,有的员工写的OKR很有挑战性,完成率只有70%,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对每个人进行合理打分?
A:OKR评分,一定不能仅按照完成进度来打分高低。而是按照完成KR的进度和挑战难度来进行评价。
比如,我在京东的实践,“无进展是0分”、“一般是0.3分”、“优秀是0.7分”、“远超预期才是满分1分”,那么这里定性的“一般、优秀和远超预期”是指对完成每个KR的难度的形容。
对应着,如果某个员工的OKR根本没有挑战性,完成率100%,可能评分的结果就是0.3分,也就是工作做的一般,没啥难度,而不是0.7,更不会是1。
而某个员工写的OKR很有挑战,完成率70%,那么评价的分数反而是0.7分,因为在挑战的情况下能做到70%的进度已经很优秀了,如果这个员工的OKR很有挑战,完成率又是100%,那么就可以评1分,远超预期。
所以OKR的打分,是结合完成进度和KR的挑战难度综合的评分。
03
Q:设定了一个目标是“本年度完成xx性能优化”,目标偏向技术优化,无法在整体项目上有所体现,且因为频繁插入其他需求,不能安心完成该目标,该怎么办?
A:在一个组织里,一定是业务的需求优先级最高,如果业务都没法满足,跟不上市场的迭代要求,那么企业活下来就是个问题,做再多技术也无用。所以说,优先满足业务需求,技术一定最终还是服务于业务。
那么,为了保证组织中的技术能力能够跟上业务的发展,由此,我们在设定目标的过程中,就需要把完成业务的目标和完成技术的目标设置权重,大头肯定还是满足业务需求,留一定权重给到技术做优化,且要说明,该技术解决的用户和组织问题是什么,如果说不清就没必要做。
04
Q:我是一名普通一线员工,我们公司每个季度开始时会写OKR,但是中途OKR变了,这时候如何提醒上级实时更新?我季度的完成率要如何填写?如何填写OKR 季度评估对我有利?
A:制定了OKR,就需要匹配一个过程来管理OKR的完成和变化情况,所以你可以和老板建议在每天晨会或者周会上,把“是否需要进行既定OKR的调整”作为一个议题进行跟踪和确认,这样就确保了你所在团队的所有人都能关注OKR的变化和及时更新。
写OKR季度评估,一定是基于事实情况来写,原来定的OKR变了,那么就按照变化后的OKR来总结自己的完成率,兼顾原定的OKR的实际完成情况,都以结果导向来写季度评估就行,在组织中实事求是才是对你“最有利”的。
05
Q:互联网瞬息万变,如果设定半年计划,很容易中途计划有变,改变目标,而频繁的变更目标,又需要花费长时间沟通,有什么改进办法?
A:所以说,为了应对变化,我们需要把制定的目标周期变短,不能再制定像半年/一年的工作计划。
比如你们定了半年的计划,当然就会花费很长时间,来把这半年要做事讨论清楚,一旦中途发生了目标变化,先前讨论确定的内容又白费,做了很多无用功。
那么,通过制定短期比如季度或者月度的计划(这也是我建议的OKR制定的周期节奏),只对月度/季度的工作内容沟通清楚就行,不仅仅降低了一开始时对目标的沟通成本,也能够在目标发生变化时,让目标调整的代价也不会太高,这样就能让我们制定计划时灵活应对了外部环境的变化。
甚至说,如果我们再把计划周期变短,就可以按照周来定周计划,不断及时调整目标,这样是最“敏捷”的。
06
Q:OKR 和绩效考核的关系是什么?
A:绩效就是指组织阶段性的产出,对应着OKR,就是KR的实际关键结果产出。所以,组织中如果用OKR来管理目标,那么OKR的实际产出就是实际的绩效结果。
我非常不认同业内所说的OKR不考核的理念,试问假设没有考核,我们如何识别组织中优秀人才,没有考核如何保证公平?
所以OKR的完成绩效结果还是要进行考核的。
我所看到的,国内大部分组织不是OKR考不考核出了问题,而是管理者缺乏考核的技能和专业素养,糅杂了太多个人情感和偏好,不能真正以OKR的实际绩效导向来考核,保证不了公平性,最终导致绩效管理越来越形式化(无论你使用KPI还是OKR),这一点才是我们每个组织该重视和改进的。
07
Q我是一名 HR ,很认同OKR,但在推广过程中,业务各方并不认真对待,如何从本质激励他们,让他们认真实行呢?
A:OKR是组织管理的变革,人们最容易接受改变的时刻往往是危机发生的时刻,就像有的人马上面临失业了,可能才想到自己接下来收入和生活质量都会下降,才会去改变自己做更多学习和突破的事情。
同样,组织中的人一旦安逸了人们都不会愿意改变,所以,组织中从上往下一定要有危机感,这和创始人/CEO/部门一级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相关。
另外,就是组织文化使然,比如国内的字节就早早应用了OKR方法,正是因为字节内部始终创业,开放包含的这种文化,才能让OKR这种新的方法更容易生根发芽。
所以,OKR落地难推动,我认为不是激励的问题,而是组织中能否持续保持危机感,并能有开放包容,学习的文化,如果没有这样的文化,HR同学,你就可以帮助升级组织的文化咯~

课程里面还有更多关于OKR的精华干货,现在扫描二维码抢购只要1元,推荐你看看。
生成专属海报分享给你的好友,还能得返现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