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渐长,身边许多朋友不断纠结着要不要回家发展。
小时候的我,一直渴望着逃离家乡这个三线小城市,一心一意地向往着远方,只要有机会踏出家门就欢欣雀跃。
后来,真正到了一线城市工作,反而开始对这个小城多了很多眷恋。
最现实的例子,就是所谓的“小城一套房,大城一张床”
小城市安逸,不需要赚很多钱也能过得舒适,也没有那么多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压力。
家里有热腾腾的汤,有柔软的床垫,有亲密的家人,有只靠走路就能见到的朋友,有从小到大最熟悉的一切。
就像朋友对我感叹的:“国庆回家一趟,突然觉得,为什么我非要离开舒适圈,去上海拼死拼活呢?”
《脱口秀大会》上,李雪琴谈到自己离开北京时说,北京的地铁一环又一环,永远没有尽头。我为这个大城市付出青春,付出努力,跟它道别时,它只会反问我一句:“你谁”?
比起光怪陆离的大城市,她更想念铁岭的熏鸡架和炖大鹅。
是的,家乡是包容我们所有疲惫,又拥抱我们一切软肋的地方。
然而,对我来说,家乡是一个温暖却回不去的远方。
习惯了大城市匆匆忙忙的节奏,每天为了学习和工作忙碌,握着咖啡加班加点,反而让我更有脚踏实地的感觉。
虽然很累,却实实在在有着为自己想要的未来添砖加瓦的实感。
每个人都知道一线城市的生活很疲惫,连走路的脚步都快许多,可是依然有无数的年轻人闯进来,想要开拓一番天地。
它意味着更好的机遇、更多的资源、更广的眼界,意味着虽然要面对沉重的压力、天价的房价、拥挤的交通,但只要愿意奋斗,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更多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大城市给予了更多的包容性。
这个社会有那么多不符合所谓主流价值观的小众人群。他们也许是孤僻的文青,也许是喜欢穿着COS装四处游走的年轻人,也许是同性恋,也许是丁克族……
某些社交圈子狭窄固定的小城里,似乎总是很难容忍某些出挑扎眼的存在。
如果不按部就班地生活,譬如大龄未婚,工作不足够体面,不愿意生孩子,或者稍微打扮得标新立异一点,就会被议论,被戳脊梁。
而大城市,更像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盘。
你的小众,会遇见许多同好。你的奇奇怪怪,也总有人觉得可可爱爱。
趁着还年轻,我还是愿意拼尽全力去试试奔向自己想要的未来。
一开始的沉没成本也许很多,可是换来的眼界、格局、机遇,都是长期投资才会看得见的回报。
对于长大的自己来说,家是亲人,是疲惫时可以偶尔放松的堡垒,但却不再是安身立命的地方。
人都是有惰性的,习惯了温暖,就很难再走出舒适圈把自己抛到另一条生命轨迹里。我害怕自己因此错过更多的精彩与可能性。
家乡,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回不去的地方了。
但也会答应自己,每一次回去,都要好好拥抱每一位亲人朋友,好好看这个城市的每一处风景,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在“家”的时光。
我早已是远行客了,但我的赤子之心,也永远留在这里。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大家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收听QQ音乐:行动派,有更多好内容等着你~
点击阅读原文
收听本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