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上映一天,票房破亿,在商业层面上《金刚川》一定是成功的。
但是在口碑上好像就没那么统一了,第一天就呈现出了一种两极化,有人说好,吹爆,王炸,有人说不好,非我族者皆异类。
反正就是吵吵闹闹的。
我自己看完倒没有那么极端的观感。
好的部分,远没有到能吹爆的程度,不好的部分,也不至于要挨痛骂,就是一部好坏都特别明显的片子。
而且说实在的,相比好坏,我这次倒更在意它的解读空间。
《金刚川》
他的缺点其实普通观众自己都能够感觉到。
无非就是它的制作周期实在太短了,导致了全片都有一种仓促感。
明显的就是素材的使用问题,因为全片是三种视角来回讲一件事,所以好几个画面都重复用了很多次,估计也是真的时间太赶,没有办法了。
还有,就是剧本其实没有得到很精密的打磨,这种用空间叙事的片子,选的过桥这件事本身是有很大的戏剧张力的,但是这对编剧写人物会产生很高的要求,因为空间叙事很容易导致人物倒过来服务于这种空间的转换,变得扁平。
《金刚川》第一个视角的部分,其实就有点这个问题,李九霄和魏晨都有点立不住。
但是也好在后面张译那段的出现,算是在这个问题上找补回来了。
要说让我比较惊艳的,主要就是集中在制作层面,如此短时间但是呈现出了非常高水准的后期视效,已经到了一种可以在华语电影工业体系里,被当做案例去提及的程度。
这么讲可能有点乱,我就从头一个一个说吧。
三个视角
整个电影讲的都是一件事,就是志愿军大部队设法搭桥,渡过金刚川。
为什么说选择这件事有很大的戏剧张力呢?
因为在电影的设定里,过桥的意义远不在于渡江这么简单,重点是后面的金城战役,大部队过去了,金城战役就能赢,过不去就不一定。
就像美军飞行员的那一句台词:他们没过去,是他们的地狱,他们过去了,就是我们的地狱。
而历史上,金城战役又关系着最后停战协议的签订。
这么一弄,整个故事一下子就以小见大了,不再是一个无趣的建桥和炸桥的对抗,而是关系到整个战场胜败的破局钥匙,甚至可以说,这座桥上发生的事情,就是这场战争最终决战的一次微缩预演。
但是这样弄又会出现另一个问题,支线怎么办?
过桥这一件事,虽然张力有了,但是能讲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历史可以艺术化改编,但也不可能大幅度篡改,它只能讲过桥的部队,搭桥的工兵,掩护的炮兵的故事。
另外,较短的剧本写作时间又没法去开枝散叶,去深入挖掘哪一条线,这部片子的特殊意义也不允许让主创去把点落到战争里的复杂人性上。
所以几位主创选了一种特别聪明的方式,解决了这问题——
一件事,拍三种视角。
过桥部队的视角,对手美军的视角,炮兵的视角。
我并不觉得这种三方视角拍战争的方式,是豆瓣上很多人说的模仿,它更像是一种最优且唯一的问题解决办法。
这是一个悬疑片的拍法,能够很好地消解掉,短片体量的故事拉成长片后对可看性的磨损。
所以第一个视角里几个场景都可以是不完整的,也不需要明确人物立场,它的作用就是伏线。
比如第一部分的部队视角里,李九霄用手电给江对面的炮兵信号,但是对面的张译吴京看到后,想了什么,计划了什么,做了什么,观众是看不到的,你只能看到李九霄的惊讶的表情和一句「他们这是找死」,并触发他陷入了一种极端悲愤的状态。
这个疑问是会被观众接收的,也因为这些疑问,第三部分炮兵的视角就成了对这些伏线的解密。
观众的期待性有了,可看性就能增加。
炮手视角
开头我提到的人物问题,其实主要集中在开头的第一个视角里。
因为叙事体量真的很小,所以对于编剧来说立住人物就很困难,前面的李九霄,邓超,魏晨,你还可以说是用来串起三个视角的功能性角色,但如果第三个视角再没有一个带有弧光的角色出现,那这部片只会成为一部流水账电影。
幸好,张译来了。
虽然是群戏,但是因为张译的第三部分是正儿八经的全片高潮,是叙事最完整的一个视角,所以张译的角色完全可以说是主角了。
你看番位也永远是这段里的张译和吴京在最前面。
而且这一段单独聊的话,是比电影的其他部分都好很多的,它有很多变化,不管是戏剧的还是人物的。
比如和吴京和张译的几段对手戏,写得就很好,没有一点废笔。
第一次对话,张译的唯诺和吴京的“上级感”,带出他们的矛盾——吴京是师傅,张译是徒弟,但现在徒弟是排长,是上级,师傅是班长,是下级。
台词风格也交代了一个是神经大条的混不吝,一个是性格严谨的大头兵。
但第二次对话又打破了这种矛盾反差,张译希望自己呆明炮位,吴京去呆隐藏炮位,吴京不同意,还拿师傅身份压他。
看似矛盾升级,但其实是彻底打破了矛盾,因为这种争吵的本质是互相保护——观众会在这一段得到暗示,得知在明炮位就意味着容易被敌机发现,牺牲的概率更大。
所以他们不是在抢权力,而是想要把生的希望给对方。
还有一个对比我也挺喜欢的,就是张译去找吴京的三进三出。
前两次都是在吵谁隐藏炮位的,但第三次是敌机轰炸吴京的炮位之后,张译冲过去查看情况。
这里用一个很小的细节体现了张译这个角色的变化。
两个炮位之间隔了一大片高粱地,但是有一小部分已经被收割干净了,是没有掩体遮挡的,走过去的时候很容易被敌机发现。
前两次张译这个角色都是小心翼翼,多次确认,然后再通过,但是第三次敌机都还没走远,他却直接一路狂奔,冲到吴京的炮位,然后看到了吴京被炸碎的身体。
这个前后的差异,其实就已经在告诉观众,这个角色开始了性格的变化,后面他的一系列行动才变得合理。
当然,张译这个角色的作用,也不仅是和吴京交叉,他还盘活了第一段李九霄的视角,解释了李九霄这个角色的牺牲。同时还和魏晨的互动,一盒烟,就让魏晨这个功能性角色变得稍微鲜活了一点。
总之,张译的演技和他的这个角色,很大程度上拔高了这部电影。
对手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让我特别意外的地方,就是他们居然弄了一个美军的视角。
为什么说意外呢,因为这不是一种“不得不”,我方军队本身就有了三个视角,部队,工兵,炮兵。
但是编剧没选这三个,而是特意选了一个对手的视角——
第二个视角变成了负责轰炸志愿军的美军飞行员视角,而且不仅仅是呈现这种对手视角,还去用了牛仔帽,照片,队友的飞机残片,这些最精简的笔触刻画了这个叫希尔的飞行员。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我理解是想要用这段去发挥两个作用。
一个是衬托出地空角力下的志愿军的渺小感和反抗时的悲壮感。
野兽踩死蚂蚁不会让观众震颤,但蚂蚁反抗,杀掉野兽,就可以。
所以要先给观众看“蚂蚁”的渺小。
我很喜欢片子里部队部分的几个镜头,比如最开始那个志愿军隐蔽后的跑动,几乎是一种把“蚂蚁和野兽”关系的明示。
还有榴弹炮轰炸丛林的那一段,士兵们只能等死的无力感,被李九霄脸部微微震动的几个近景透露的刚刚好。
当这些段落被以对手的“野兽”视角呈现出来的时候,那种渺小感的渲染会被最大化。
而当后续第三个张译的炮手视角,打下这些飞机的时候,悲壮感也会因为前面对渺小无力的渲染而被放大。
另一个作用是承载主创他们的作者性。
好的战争片内核一定是反战的,但《金刚川》又具有某种特殊性。
处理这种特殊性和作者性的矛盾,就靠了这个视角。
所以在这个视角里你能看到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士兵在这个战争中的异化——
希尔和他的队友起初都只是一个执行命令的飞行员士兵。
他们无法对这场跨越太平洋的战争有丝毫理解,他们不仇恨朝鲜人,更不仇恨中国人,所以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打仗,自己为什么要杀那么多人。
唯一的驱动力就是他是美国军人,要执行军令,所以必须去杀人。
但是在后半部分,当自己战友被击落阵亡,自己也被穷追猛打的时候,希尔完全变了一个人,他一下子杀红了眼。
像是进入了一种仇血海,必须要和张译同归于尽。
所以这个视角的意义,就好像是在给我们看,人在战争中是如何变得不像个人了。
让观众去开始考虑,这两个个体到底为什么而战?
而这个问题又是没有答案的,因为在战争面前,个体是没资格拥有答案的。
只要是战争,就没有人会是胜利者。
我们要的不该是对立,是不要让战争再发生。
这句话应该说给这个世界的任何一方听。
配图/《金刚川》
音乐/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
激励计划签约账号『3号厅检票员工』原创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