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内外(前往太原的高铁)||胡萝卜2018.8.2
这几天跟小花一起听首歌,很好听,《你笑起来真好看》。小女孩童音天籁,歌声中还有两位也很好听的大人的声音。边听边搜来看,原来是一家三口唱的,温馨。再看这小女孩李昕融,百度百科介绍是“10后中国内地女歌手”。我的天!“10后”,太了不起了,后后浪啊!作品已经30多个了。
再细看,原来作曲的就是孩子老爸,本就是音乐人。看来这是个父母有专业特长、孩子有难得的天赋、父母用心培养出来的优秀的娃娃。
欣赏不?当然欣赏,而且赞叹。羡慕不?倒也不必,各家有各家的娃。
可以不羡慕娃娃的成就,但确实羡慕一点:父母把自己的特色、特长,很好地传承给孩子、并在孩子身上发扬光大了。
做到这一点真不容易。
繁忙的北京南站||胡萝卜漫画2019.3
泥巴青年身边有很多自身成就很优秀的家长,但父母的成就并没减少对孩子成长的忧虑。这些成就杰出的家长,担心的是如何让孩子保持在父辈努力拼来的生活水平乃至社会阶层。
阶层和水平是表象,内在的还是素质的传承。
孩子的成长要从外界吸取养分,从而滋养自己的天赋种子开花发芽生长,成长为健康又有意义的人。
从哪里吸取养分的?首先就是从父母和家庭。
每一个家,之所以为家,只要上还有片瓦、下还有寸土,能够血脉传承至今,都一定有自己优秀的基因,否则对抗不了进化律的淘汰。所以,每个家都有自己的养分,都有自己传承和积累。
我们不必羡慕才华横溢的音乐人和艺术家,也不必羡慕家财万贯的富贾或者仕宦,我们倒是可以自己想想,这个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叔叔阿姨,有没有哪一点优秀的特质可以凝聚、可以传承给孩子。
有了这个家的生理的基因,再传承这个家的文化的基因,孩子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可以让人欣慰的。
问题是:我们真的注重自己家的文化吗?我们有意识地提炼家庭文化基因吗?我们自己有没有言传身教传承家之文化呢?
答案得我们自己好好想想。

本号主要内容是北大泥巴青年原创的教育随笔、孩子原创的漫画文字作品和父子亲子成长实录,同时分享一些好文章。本号主要人物:泥巴青年爸爸、胡萝卜哥哥(2011年生)、小花妹妹(2020年生)和各地小伙伴们。本号内容包括:胡萝卜漫画(5岁起的每岁合集)、胡萝卜上学记、胡萝卜带娃记等孩子的成长故事,胡萝卜读书单、胡萝卜游记、胡萝卜英语、胡萝卜漫画对韵等学习记录,孩子们的自由创作(漫画、动画片、作文),泥巴青年的原创文章(教育随笔、育儿思考、父子对话、跟孩子谈一些社会问题等等),北大清华等高校学生家长的教育经验和学生故事,泥巴青年推荐和分享的文章,等等。欢迎推荐给认真做父母的朋友。
泥巴青年教育随笔||北大校园亲子记录
学以成人·功不唐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