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日是朝鲜劳动党建党75周年纪念日。令人奇怪的是,朝鲜把阅兵放在半夜或凌晨。
  此前朝鲜并未在夜间举行过如此大规模的阅兵,2015年朝鲜劳动党建党70周年纪念日上,朝鲜方面在金日成广场组织了夜间火炬游行,但是并未出动大型武器,大型武器是在白天展示的。
  坊间猜测有以下原因:
  1、主要是为了让美国和韩国不容易监测到。
  2、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编辑录像,以便在10月10日晚上的新闻中展现。
  3、金正恩是假的,白天容易被识破。

  4、担心新冠肺炎的蔓延,晚上人少,好一点。

以上全错。
  下面一一反驳。
  1、美国的遥感卫星白天黑夜都能检测到,何况这次朝鲜阅兵的规模不小,出动了大型武器。
  2、以前白天庆祝也不耽误晚上播出啊。
  3、假的只能蒙一时,如果过去几个月金正恩都是假的,说明金与正或李雪主的能量太大了。这不可能。何况金与正在今年年中在朝鲜似有一言九鼎之势,根本无需再扶个傀儡。
  考虑到金正恩在今年上半年很久未出场,合理的推测是:他上半年确实生病了,此时国家由金与正代管。但现在金正恩的病已经(暂时)痊愈,于是国家又由他掌握。
  美国有人通过容貌对比,猜测现在的金正恩是假的,理由也站不住脚。生了大病的人经过半年的变化,完全有可能和之前大不一样。金正恩不可能是假的。
  4、对于新冠肺炎来说,广场上10万人和20万人有多大区别?更何况在庆祝仪式上金正恩说朝鲜的新冠患者为零。我们假设朝鲜随机抽取一个人,得新冠的概率在一亿分之一以下,那么10万人都没有新冠的概率大于0.999,20万人都没有新冠的概率大于0.998。
  既然敢大阅兵,大聚集,根本就不担心潜在的新冠患者,10万人和20万人、50万人区别不大。
  那么,朝鲜为什么在半夜或凌晨大阅兵呢?
  目前我看了很多分析,都没有分析到点儿上。
  嘿嘿,各位难道不觉得,当我们对这个问题冥思苦想的时候,已经达到了朝鲜目的了吗?
  没错,朝鲜的目的,就是要引人注目。
  我们纵观过去四五十年的历史,朝鲜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引人注目。
  这次也不例外。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朝鲜为什么要吸引别人的注意?
因为不吸引别人的注意,朝鲜就过不下去。
  朝鲜,始终是靠援助维持的。
  1990年以前主要靠苏联的援助。苏联解体后主要靠我国和韩国。在某些时候,美国对朝鲜的援助也很巨大。
  朝鲜当然也和其他国家做贸易,尤其是我国,但贸易根本养不活朝鲜,朝鲜始终都要依靠援助。

  这是因为:朝鲜至今都是个农业国,偏偏朝鲜的人口早就超过了土地承载力。朝鲜土壤主要是褐土,60%是酸性土壤,平均厚度为15—20厘米,农业的基础条件并不好。而且朝鲜偏冷,无霜期相对较短,因此大部分地区只能一年种植一次农作物。所以朝鲜始终缺乏粮食。为了丰富食品,只能在山上种植蘑菇菌类,肉食也是以鱼类居多。
  例如,朝鲜在1995-1999年连续5年遭到了严重的水灾加旱灾,粮食产量大幅下滑,发生了非常严重的饥荒。加上失去了苏联的机械援助,粮食产量减少了大约一半,从将近1000万吨滑到了450万吨。
  当时,我国每年都援助朝鲜十几万吨粮食,还有数目不等的化肥、焦炭。韩国、俄罗斯、美国以及其他国家,也都纷纷援助。
  最近几年,特朗普加大了对朝鲜的制裁,朝鲜经济雪上加霜,粮食产量也在节节下滑。
  2015年朝鲜大旱,粮食短缺继续恶化。

  联合国官员在2019年3月份估计,2018年朝鲜的粮食产量降至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2019年朝鲜的粮食产量,根据韩国农村振兴厅的推算,为464万吨,同比增加约2%,仍然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
  这个数字只相当于朝鲜四十年前的粮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最近几年,朝鲜需要粮食救济的人始终在1000万人左右,占朝鲜人口的41%。
  2019年金正恩访华,我们在以最高规格接待的同时,也给了朝鲜数目不详、但数量巨大的援助。
但是今年,连我们都要节约粮食了,朝鲜怎么办?
  今年,也就是2020年,根据韩国新闻服务社8月26日的报道,7月份朝鲜从我国进口了17916吨白糖,价值754万美元,比6月份增长了27%。而今年更早一些时候的数据显示,4-5月份我国对朝鲜出口的产品中大豆油、面粉和砂糖等食品显著增加,这说明朝鲜内部粮食状况并不乐观。
  今年7月份,朝鲜还从俄罗斯进口了2.5万吨小麦,相当于2019-2020年度从俄国的全年进口量。俄国说这是俄罗斯的无偿援助。
  俄国这两年的粮食都丰收,有底气这么做。
  回到朝鲜,最近几年,朝鲜的外贸越发依赖我国。2018年朝鲜贸易对中国依存度高达91.8%,考虑到今年和韩国的恶劣关系,朝鲜对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只会继续上升。
  朝鲜和韩国的恶劣关系?没错,我在6月23日写过《金与正还是太嫩了》,谈的就是这件事。
  当时朝鲜因为愤怒于“脱北者”的宣传,炸掉了位于朝鲜一侧的朝韩联络办公室大楼,而这栋大楼是朝韩两国联系的象征,也被韩国视为“和平的象征”。
  但仅仅因为朝鲜愤怒于一些脱北者,就炸毁了。
  所以当时我才写文金与正还是太嫩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决策者应该是金与正。但现在既然金正恩已经露面并且貌似身体还凑合,那么,当时的决策者也有可能是正处于病中、头脑有些混乱的金正恩。
  不管怎么说,当时我认为朝鲜的决策是错误的,因为这让朝鲜失去了回旋余地。
  现在来看,我当时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那么,金正恩后悔吗?
过去一个多月,金正恩两次道歉和一次主动提到韩国,证明了这一点。
  第一次道歉是因为9月下旬,朝鲜枪杀了一名想来投奔的韩国人。朝鲜主要是担心新冠从韩国扩散,所以就算是来投奔的“脱南者”,也不愿意留。当时韩国强烈谴责朝鲜这一“野蛮行径”,要求朝方公开真相并严惩责任人。在这种背景下,金正恩在9月25日表示“深感抱歉”。
  金正恩表示,南方同胞(韩国)正遭受瘟疫威胁,朝鲜不但没能提供帮助(没能力啊),反而因这次在朝方水域发生的意外事件给文在寅总统和南方同胞带来极大失望,对此他深感抱歉。
  第二次是在10月10日的阅兵式上,他发表讲话说,今年朝鲜遇到了很多困难,而他却不能满足朝鲜人民的期望。“他们(朝鲜人民)担负了很多任务,吃了不少苦,所以我觉得太歉疚”。
  他在讲话中,十多次对民众和官兵表示感谢和抱歉。
  金正恩讲话的时候,广场上的无数朝鲜军民已经泪流满面。
  实际上在此之前,他在一次非正式的场合已经表示“歉意”了,但这次是对至少几万人讲话,意义更加重大。
  在很多情况下,人民的要求其实是很低的。只要领导人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让人民感觉“要回到正轨,老百姓的怨气也就泄了大半。
  第三次,就是在大阅兵讲话中再次提到韩国。这次,他用了“亲爱的南方同胞”这一措辞。金正恩表示,“希望尽快克服此次卫生危机,北南再次紧握双手的日子能够早日到来”。
  他这么一说,让韩国人的热情再次被调动起来。韩联社认为,金正恩对韩发出“柔和的”信息是“破例的”,是对韩国表达信任和情谊。
  可是在6月23日朝鲜炸毁“联办大楼”时,朝方的话语可远不是这么温柔。当时金与正谴责韩国总统文在寅,并表示责任完全在韩国一方,文在寅应该对脱北者撒传单一事道歉,并防止类似事件再发生。
  短短三个多月,金正恩已经称韩国人为“亲的南方同胞”了。
  所有这些都说明,当初炸联办大楼是错误的,他为失去回旋余地感到很后悔。但是也不能直接为炸楼认错,所以通过向枪杀一名韩国人道歉,并利用这次阅兵机会称韩国人为“亲的南方同胞”,来试图扭转已经和韩国实际断绝外交联系的不利局面。
站在朝鲜的角度,过去几年最依赖的东方大国,如果未来面临难局,朝鲜还能靠谁呢?一旦朝鲜得到的粮食援助大幅减少,内部会不会出严重问题?
  这就是金正恩多次道歉和对韩国态度趋缓的根本原因。
  此时,2011年金正日制定的宏伟目标就不要考虑了,稳定国家才是第一要务。
  要为未来未雨绸缪,俄罗斯固然也是一个选择,但最稳妥的,还是韩国啊。
  只要韩国站在自己这一边,美国就不敢把自己怎么样。这就是朝鲜领导人的一贯想法,也一贯有效。
  早知如此,几个月前何必炸掉大楼呢?
  治理国家,难啊。
  夹在大国中的小国,尤其是粮食始终不够吃,始终需要别国援助,还要勒紧裤腰带发展武器尤其是核武、显得自己很强大的小国,更是难上加难。
  对于朝鲜来说,是否改革开放,都无比艰难。
 但是,请大家放心,即便遭遇如此困难,金正恩仍然想保持目前的方式。如果朝鲜想改开,早就改开了,不会等到现在。
  所以,朝鲜在凌晨举行大阅兵,就是想吸引全球,尤其是周边国家,以及美国的注意,注意到金正恩在讲话中释放的改善朝韩关系的信号,注意到朝鲜很需要帮助。
  但另一方面,朝鲜在阅兵中前所未有地展示了一些大杀器,也是在提高自己的地位。金正恩在向各方表示:“别小瞧我噢!”
这越发说明朝鲜内部的困难日益严重,以及东北亚可能有大事发生。
  附注:鉴于上一篇文章的评论功能又被取消,本文将不再提供评论功能。
关注本号,阅读往期精彩文章: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可关注本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