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的关系,新西兰的各个私立学校国际生难以回归,造成部分名额“空缺”,所以今年私校也开始更加卖力的向本地家长推广自己,希望吸引更多的本地生源。这些动作使得原本就纠结要不要送孩子的去私校的华裔家长又开始动心了。
但做决定前也要三思一下,毕竟去私校意味着花费更多,进入私校后家长对学校的期待值也会变得比公校更高。比如,新西兰二轮疫情下,就有华裔家长不满私校防疫措施给学校发邮件,但学校回复家长的邮件也只是引用卫生部的建议,并没有耐心地针对家长的问题一一回应。“私校毕竟收了很贵的学费,我们家长对学校各方面的管理也有高一些的期待。有问题去询问,并不是想得到这些模板式官腔回复。家长省吃俭用送孩子去私校,不仅为了更好的教育也为了更安全的环境。这次学校的做法让我很失望。”有家长表达了对自家孩子所读私校的不满。
其实,无论在学校管理还是在学术上,做的好的既有公校也有私校。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花那么多钱去私校图的啥?公校私校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到底如何给孩子选择学校?今天就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通过新西兰最新发布的一组权威数据再来深入说一说。
新西兰最新公私学校数据对比
首先要知道的是,新西兰的学校主要分为三种:私校(Private School)、公私联营学校(Integrated School,多为教会学校)、公校(State School)。

上个月,新西兰智库NZ Initiative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今年,10所新西兰最大私立学校的学费(不包括寄宿费)年均23427纽币;10所最大的公私联营学校在学费和捐款方面的年均3074纽币;10所最大公立学校平均捐款仅为532纽币。

以上数据仅仅是考虑了学费这一最基本的花费,如果加上校服费用、课外活动费等各项费用则更高。如果您想对孩子的总花费有一个概念,可以上登陆这个网址https://www.asg.com.au/nz/calculator (复制到浏览器查看),只需要输入孩子的出生日期、想去的学校类型,即可查出学费、杂费等各项支出的明细预算。
10大私校平均学费
10大公私合营学校平均学费
10大公校平均捐款数额
不仅在花费上三种学校差异巨大,在政府补贴、学生构成、学术水平上也有一定差距:
1. 政府补贴
私校也有政府补贴吗?答案是“是的”。现任新西兰政府采取的私校补贴方式是按照学生人头算,总计私校补贴金额是4780万纽币。比如去年,11-13年级的每名私校学生的补贴是2141纽币/人,而这一数字在公校和公私联营学校是9277纽币/人。因此私立学校更加依赖学生的学费。
2. 学生构成
新西兰私立学校的学生比例一直比较稳定,保持在3.5%至4%之间,奥克兰私校学生比例最高,占5.8%;公私联营学校学生比例则由1996年的9.5%上升到去年的11.2%;剩下的大比例学生则都分布在公立学校。
从学生族裔上来看,注重教育的亚裔(本地亚裔,非国际生)依然是私校入读比例最高的族裔,占5.9%,而在公私联营学校中,亚裔比例则高达13.5%。
图片来源:NZ Herald/ Michael Craig
私校其他族裔比例构成:4.7%的欧裔学生、1.2%的岛裔学生、1%的毛利学生、15.9%的国际学生(本数字包括亚裔留学生)。公私联营学校其他族裔比例构成:11.9%的欧裔,6.6%的毛利裔。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你走入一所私校,可能看到的大部分都是亚裔面孔,因为5.9%本地亚裔比例以及15.9%国际生中的亚裔学生占据了较大比例。
3. 学术水平
学术水平是家长择校最关心的因素之一,根据本次智库的调查结果,在25家大学入学率最高的高中名单上,有13所私校、11所公私联营学校,公立校只有一所。
隐藏在“升学率”背后的因素不可忽视
关于上面的升学率,外行仅仅看个表面数字,但如果你对新西兰教育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就会明白只看数字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呢?因为升学率是多种因素综合出来的结果,并不能完整地反应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1. 三种学校生源不同
愿意多花钱将孩子送入私校或者公私联营学校的家庭,通常对孩子的教育抱有很高的期望,他们的目的也非常明确,那就是追求名牌大学!即使上不了最好的大学,“上大学”也是这些生源的最基本诉求,可以说,选择这些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以“上大学”为目标的。而公立学校则采取学区制,只要家住在这个学区即可自动入学。那么,这就造成公校生源对未来的规划没有另外两种学校那么统一,比如,有些公校学生并没有高中毕业后上大学的打算。而在算升学率的时候,应届学生总数是作为分母的数字(不是把“上大学”作为目标的学生总数)。这就造成了公校因为分母数字较大而降低了升学率。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就明白为何公校升学率没另两种学校高了吧?
在中国,我们很喜欢用升学率来考察一所高中的教学水平,因为基本考上高中的中国学生都是以大学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的,这点很像新西兰的私校或者公私联营学校。但公校的生源诉求更加多样化,并不完全适用单纯公式计算的升学率的方式。
2. 学校如何保证“升学率”
我们上面提到三种学校生源不同,那么这种学校都是如何保证自己的升学率的呢?
首先,师资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私立学校的工资普遍比公立学校高,可以吸引更优质的师资:私立学校教师工会——私立学校教育协会(Independent Schools Education Association)的负责人Matthew Fitzsimons表示,私立学校的薪酬比公立学校高出3%至12%。但是,由于每个学校的理念不同,有些私校更愿意把资金花在硬件建设上,因为硬件看起来更加直观,更吸引家长和学生,而在软件建设,比如师资的投入上并没有比优秀的公校多很多。此外,部分优秀的校长和老师更加注重自己的理念和学校贴合,并不是“一切向钱看”,因此,很多不错的师资也是分布在公校之中。
图片来源:NZ Herald/ Michael Craig
其次,对学生按照能力水平测试,分班教学也是方法之一。私校和公私联营学校通常会有入学面试和考试,会在这一过程中给学生的学术水平过一个“筛子”,不符合要求的学生则无法获得offer。而公立学校虽然不能拒绝学区内的学生,但在入学之前通常会有分班考试(HSPT考试
),从而按照考试成绩组建“精英班”(各个学校叫法不同,“精英班”只是便于理解的一个统称),比如按照科目(比如数学单科、英文单科)成绩分班。公立学校的分班考试各种各样,有的是“一锤定音”,有的是每个学期按成绩分班,以督促学生不停进步。有些私校和公私联营学校也会在面试后和入学考试后,会继续在每学期或者学年组织分班考试,目的也是让学生拥有竞争意识。

你的目标学校有没有“分班”考试?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关于这个问题,由于校方拥有很大自由度,因此“分班”考试也是灵活多样的,所以在决定入读前,最好亲自去目标学校问一问。
图片来源:NZ Herald/ Michael Craig
部分想追求高质量教育并打算入读公校的华裔家长表示:了解“分班”后,自己像吃了颗“定心丸”,因为如果自己孩子学术表现不错,那么即使在公立学校也可以进入到学术氛围浓厚,拥有良性竞争环境的“精英班”。的确,好公校的“精英班”升学率普遍不低。
让我们再次回到“升学率”的计算问题:如果您想获得更准确的公校升学率,那么了解一下公立学校“精英班”(即把考大学作为目标的学生群体)的升学率,会比将全体学生作为基数算出的升学率数字更具有参考性。
3. 没有考虑Gap Year对“升学率”的影响
Gap Year(间隔年)可能在华人群里中并不流行 ,但却在洋人学生群体中很普遍。如,有些学业不错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等原因,会选择高中毕业后不立即进入大学,而是工作一年攒一些学费后第二年再上大学,这种情况多存在于公立高中;又或者,今年疫情严重,不少洋人学生觉得明年申请好大学把握更大,也会选择间隔年,多准备一年,来年再申请。而这些明明学术能力强,却因为种种原因没在毕业当年考大学的学生,也被记入当年未被成功录取的学生数字里(其实这些学生并非没能力考上大学,而是选择毕业后第二年上大学),从而使得数字不能准确反映学校真实的教学水平。
4. 没考虑家庭教育对“升学率”的影响
孩子学习成绩好不好仅仅是学校的教育成果吗?不是!
新西兰27岁的菲裔经济学家Joel Hernandez针对家庭和学校对孩子成绩的影响做了细致的研究。他使用了统计局的数据,同时搜集了2008至2017年间新西兰480所中学398,961名学生的数据,比较他们的家庭背景以及学业成绩。研究发现,家庭背景对学生成绩差异的作用率高达38%,学校性质的作用率只有14.5%!
“我们建立的模型是世界首创的,因为我们使用了大量家庭背景特征。”Hernandez表示这项研究是很能说明一定问题的。
图片来源:NZ Herald/ Michael Crai
这个研究发现,在2008年至2017年期间,公校高中生入读大学的比例只有30.5%。但考虑所有家庭特征之后,同一名学生在私校进入大学的几率为37.4%,而进入公私联营学校的这一结果为38.8%。三者并没有差特别多。
如何理解这一结果呢?举个例子,去私校和公私联营学校的学生家庭,不仅对孩子的教育要求较高,其经济实力也普遍高于公立学校家庭,因此这两种学校的学生会有更好的学习的环境 ,上更好的补习学校,这些也是这两种学校升学率较高的因素,而这一切都是属于校外的“软资源”,是由家庭提供的。
所以,同一名学生,如果在家庭提供的“软资源”是同样的,那么这个学生上这三种学校考上大学的概率并不会天差地别。
公校还是私校?理性为孩子择校
看了上述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如果你还在为三种学校的选择摇摆不定,那么也可以参考以下的建议: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把孩子送入私校学习,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不要认为进入私校就是进入“保险箱”了,就像我们在上文中提到的,私校之所以在学业上一直表现优异,不仅是因为师资好、小班上课教学质量高,还因为私校的家长也通常注重教育,课外也经常给孩子“吃小灶”,上补习班等额外的课外辅导,综合多种因素,孩子的学业才如此优秀。
图片:Music class at Baradene
如果家庭经济一般,去公私联营学校(教会学校)也是不错的选择,有人将这种学校称作“免费的私校”(费用高于公校,却比私校低多了),可见他们的实力。教会学校资金充足,不仅有政府的支持,还有教会的支持。在选择学生上,通常会优先考虑虔诚的教徒家庭,另外,一般喜欢选择有特长的学生。这种学校不仅教孩子学业,还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而深远的。
如果孩子既不能进私校,也不能进公私联营学校,那么,进入口碑好的公立高中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攀比风在私立学校还是存在的。如果不考虑家庭经济条件,“砸锅卖铁”强行送孩子读私立,孩子或许就像《流星花园》中的杉菜的感受一样,感觉无法融入、无所适从,甚至自卑。
图片来源:BAIDU
其实,好的公校和私校都出学霸。比如,2017年度新西兰总理卓越学术奖学金(Prime Minister's Award for Academic Excellence)获得者Andrew Tang就来自于惠灵顿著名私校Scots College,毕业后考入了英国剑桥大学;同年拿到总理顶级奖学金(Premier Awards)的Ben Zhang则来自于奥克兰著名公校Macleans College,毕业后赴哈佛大学读书。
所以,不必过分迷信私校。
除了以上的建议,这里还有一份关于选择公校还是私校的详细的测试,花点时间一步步按自己的真实想法作答,或许你做完就会有一个客观的答案:华裔家长的焦虑:砸钱买学区房还是读私校?做完这个测试,你就清楚了……
关于择校,Crimson出过系列文章,非常全面,您可以选择您有兴趣的文章阅读:
想知道更多关于学霸的故事吗?想获得专业教育信息吗?请马上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Crimson的官方微信号。这里有新西兰本地教育资讯,英美的教育干货,IB、NCEA 、CIE、SAT 、ACT等各种考试秘籍,还有来自全世界学霸们的真实故事!
热门文章
重磅家长必收清单:后疫情时代让这30部经典佳片带孩子开阔眼界看世界!
疫情下奥克兰文法前校长写了这篇文章:新西兰及世界教育会有这些大改变……
华裔哈佛小哥详解新西兰高中四大课程考试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是考大学的关键!
新西兰华裔哈佛小哥亲自总结了这些高中选课经验,直接影响考大学,赶紧看看!
混血娃被华裔斯坦福妈妈送入中国公校,却引发一场中西教育大碰撞……
IB、剑桥、NCEA中文课有何不同?华裔孩子选中文一定要了解这些“知识点”,盲目学耽误升学!
澳洲“虎妈”与“佛妈”之战:不同方式教育出的孩子差异巨大,你觉得谁的赢了?
50岁老妈陪娃高考,结果娃没考上梦校,妈考上了……
华裔父母的呐喊:我没能给孩子完美的原生家庭,那又怎么了?!
新冠病愈后,哈佛大学校长说了这些话……疫情期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耶鲁华人女生一封信将“移民两代人”文化撕裂摆上台面,父母该如何参与“华二代”的三观塑造?
2020年新西兰最新中学排行榜:这所亚裔学生众多的学校成黑马,斩获第一
这个学校仅有两个“感染者”,短时间竟“传染”这么多!3级警报不等于随意送孩子返校。
➤快收藏!针对新西兰学生的各种网络学习娱乐资源大汇总,分类最全最细致!
不平凡的秋季,这些新西兰孩子成为了人生大赢家:华裔学生竟超过半数!
➤华人学生被请愿为英国首相,美国少年行动比疾控中心快:世纪疫情是年轻人的分水岭
➤像瘟疫一样的校园危机开始悄然传播,已有学生因此丧命,影响波及全世界。
➤想考新西兰澳洲医学院,这五大必备条件一个都不能缺:课外活动、分数线、必修科目等全覆盖!
择校误区!把这个新西兰考试结果作为选校标准,会错失诸多一流高中。
这所刚成立的高中聘请奥克兰文法前校长,计划将一个全新课程引入新西兰
发烧后小女孩突然病逝,妈妈通过VR与女儿重逢,真的把我看哭了……
新西兰首部华人主人公的片子是雷剧?但看过剧情介绍我决定今天就陪娃看!
毛利少年高考满分,被哈佛录取!梦想成为新西兰首个毛利总理。
从借钱读书到顶级大学再到青年企业家,他斩获纽澳美中各国重量大奖,成为华裔骄傲
华裔kiwi姑娘体验中美英三国顶级名校教育后,说出了这些真实感受。
纽澳医学院考试改革后,从医之路的苦你还扛得住吗?覆盖高中到从业的最全攻略
哈佛新生真实背景大公开,全方位揭露顶级牛校偏爱学生的各种特质!
2030年,我从哈佛毕业了,没来得及面试就直接失业了……
砸钱送孩子去私校的家庭现在怎么样了?有人欢喜有人后悔……
青少年自杀率全球第一,华裔自杀率飙升!压垮新西兰孩子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
东西方移民家庭对纽澳教育的看法差别竟这么大,你赞同哪种?
重要!高中选课前一定要先做这套测试,适不适合学IB必须搞清楚。
拿PR VS 换护照:关系华裔孩子上大学找工作的大事,纽澳家长必须要关注!
亚裔姑娘成功闯关牛津面试,拿下offer却放弃,因为……
重视!华裔少女因亚裔身份被霸凌,移民家庭绝不能忽视这一课!
IB、剑桥还是纽澳本土课程?根据孩子自身特点选课才是关键!
最狠虎妈的闺女放大招儿,总结出一套无价学习攻略超受欢迎!
耶鲁华裔生的呐喊:亚裔父母为我们上大学付出了什么,你们根本不懂!
六娃洋人老爸总结出一套完美公校攻略:我花最少钱给娃最好的教育
私校不一定最好?亲姐仨读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高中,十年后的她们竟这样说……
华人家长这样教育孩子被取消了PR!这些家庭小事竟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顶级公立中学越来越难进了,有学区房也未必挤得进……
重磅:新西兰资深老师精心整理的必读书单来了!提高写作必备神器
华裔家长的焦虑:砸钱买学区房还是读私校?做完这个测试,你就清楚了……
学霸多争论也多,到底什么样的孩子适合上单性别学校?
这种学校被称为纽澳“平民版”私校,但华裔家长却对此知之甚少……
新西兰亚裔少年首次详述哈佛录取真相:实际录取过程或许和你想的不一样……
华裔少年美国名校上演两次神反转,而他父母十余年前的人生反转更让人惊叹!
纽澳家长注意:高中生别跟风学IB,选了不适合的课反而害了娃!
新西兰高中“中文”考卷难哭众华人,看看你能拿几分……
独家!新西兰华人学生获奖比例近4成的奖学金究竟怎么考?技巧都在这里!
我爸没工作,却把我送进了耶鲁!这篇华裔男孩的“高考作文”火了
最新奥克兰高中排名!10分高中的大学升学率拼不过5分,学区房你还买吗?
独特视角:海外华裔家长也热衷送孩子出国读书,移民究竟图个啥?
95后哈佛小哥创业三年闯入福布斯,开挂人生背后的“另类”成长之路
西方教育的骗局?那些为孩子教育出国的中国家庭,究竟经历了些什么?!
新西兰华裔少女深入中东难民营!走入联合国的女孩讲述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