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芯片投资的热情空前高涨。
10年前,国内半导体投资人聚会,只能坐满一两张桌子;现在,半导体公司路演时,坐在台下的投资机构常常能达到100家。
在芯片投资爆热之前,投资人的口头禅是“资本寒冬”,这个词在嘴唇边已经停留好几年了。现在,“资本寒冬”已经被芯片投资热炙烤得干干净净。
IT桔子发布的2020年第2季度投资报告数据显示,芯片成为新经济投融资的热门领域,在一级市场投融资交易46起,交易总金额达到304.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倍,比第一季度增长65%
反映到各地,就是几乎每省都有芯片项目跑步入场。
《21世纪经济报道》的调查表明,2020年前8个月,有9335家各色企业入局半导体,其中江苏、浙江转产半导体的企业数量分别达到了1262家和1230家。
问题是,想在芯片这口大锅里抢饭吃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芯片设计制造的门外汉,有做建筑安装、建材批发的企业,也有经营无纺布、塑胶业务的公司,甚至连医疗美容、健康管理、财税顾问、跨境电商、保健养生等企业,也进场了。
近万家企业杀入芯片行业,无疑都是想赚一把的,但实话实说,芯片绝不是一门好生意。
说芯片不是一门好生意,主要是它特别难做,因为利润率实在是太低。
国内芯片封测龙头企业长电科技的2020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收入约为119.76亿元人民币,扣除补贴后的净利润约为3.67亿元,净利润率为3.06%
芯片封测处于价值链的底层,远不如芯片制造,这块蛋糕应该流淌着奶油和蜜吧?实际情况是,利润率更低。
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晶圆制造厂是中芯国际,它扣除补贴后的净利润率是多少呢?是2.4%。要知道,银行三年定期存款的利率还有2.75%呢。也就是说,同样一笔钱,存银行都比投资芯片制造划算。
即使和传统的、不那么高大上的行业相比,芯片的赚钱能力也微薄得让人跌碎下巴。在东方财富统计的2019年上半年行业业绩排行榜上,27个行业中,只有5个行业的净利率低于3.06%
换句话说,长电科技如果代表芯片封测行业,净利率只能排在倒数第6,中芯国际代表芯片制造,位次还得往后挪挪,排在倒数第2,比超市、便利店等商贸零售业还低。
即使被我们看不上眼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家电行业,净利率也达到了7.56%,分别是芯片两大龙头长电科技和中芯国际的2.47倍和3.15倍。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操着高科技的心,赚着不如卖白菜的钱。
芯片不太好看的赚钱能力,最终造成了在它火爆之前,国内的投资人凑不够3张桌子的冷清局面,毕竟赚不到什么钱,能有多少人愿意往你身上砸钞票?
这也说明,目前芯片投资的火爆只是虚火而已。
对国内众多争相入局的企业来说,芯片生意难做,不仅仅是赚钱难,还因为这是一个寡头垄断的市场,对后入场者十分残酷。
芯片在我国是一个朝阳产业,但在欧美,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夕阳产业。这就意味着,市场已经被寡头企业瓜分完毕:
  • 桌面CPU市场由英特尔把持,
  • 移动CPU市场由ARM掌握,
  • DRAM内存市场被三星、海力士和美光三分天下,
  • 闪存市场基本被三星、铠侠划江而治,
  • 模拟芯片市场是德州仪器的后花园,
  • 高端光刻机被阿斯麦垄断,
  • 晶圆代工由台积电说了算。
后来者要从巨头们构筑的铜墙铁壁中撬开一条生存的缝隙,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商业模式创新。
这两条路对上万家入局芯片的企业来说,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因此购买技术授权,
赚取微薄的加工利润就成为必修课。
目前,已经投产的国产芯片大厂,生产技术绝大部分源自购买的国外技术授权,而且这笔钱不是小数目。
已经破产的德淮半导体,花了4.5亿元购买安森美和意法半导体的技术授权,占初期投入资金的9.8%,最后连泡都没冒一个。
更为重要的是,花钱能买到的,往往都是落后的技术,国际巨头们早就规划并挖好了安全壕沟,保证领先几代的技术优势。在芯片市场,落后一代只能喝汤,落后几代,连闻味儿都要跑快一点。
这也是国产芯片只能卖白菜价,国际巨头们却可以卖出钻石价的原因。
即使你咬牙挺过最初的煎熬,见风成长,有可能越过安全壕沟,威胁到国际巨头的地位时,
国际巨头将发动专利诉讼战,把你绞杀在萌芽中。
福建晋华是晋华集成电路与中国台湾联华电子技术合作建设的项目,总规划面积594亩,一期投资370亿元,意在通过引入联电的技术,填补中国DRAM存储器的空白。
但成立两年后,美光科技发动专利诉讼战,福建晋华停摆,公司主页信息更新停滞在2019年716日。
370亿元的投资能否救活,现在还是未知数。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毫不畏惧大陆砸重金发展芯片业,因为他知道,大陆芯片企业要顺利闯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两道坎,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当然,对这近万家蜂拥入局的企业来说,吸引它们的不一定是解决卡脖子的情怀,而是趁芯片概念炙手可热时圈钱、套取补贴,以及拉抬股价,因此老老实实做芯片赚的白菜钱,还真不一定入了他们的法眼。
国产芯片业要摆脱卡脖子的被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是绕不开的两座大山,而翻越高山,注定要长期坚持坚守。
在没有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打底的前提下,目前投融资双方的狂热舞蹈,注定了这场全民芯片大跃进的难以持续。武汉弘芯等项目的停摆,是否已经暗示了大浪淘沙即将到来?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