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妈有话说
作为父母,我们总希望孩子在社交中能成为受欢迎的人,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如何去引导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孩子。
怎么去引导?
其实,最好的引导方式就是父母以身作则的自我转变配合一些有趣的互动游戏。那么从这篇开始一妈将和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引导孩子成为群体里受欢迎的人。
今天这篇,我们先要明确有哪些思维惯式会让孩子在社交活动中吃亏。
在开始正文之前,要注意以下思维惯式其实或多或少也会存在于我们父母的日常观念里,想要让孩子避开这些思维惯式,首先要改变我们自己的思维惯式。
所以在你阅读下文时,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思维惯式。
NO.1 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是指遇见一点点事情,就匆匆根据眼前这点小事下定论贴标签。
比如:

  • 第一印象中,某人不是很热情,于是我们就根据他第一次的表现认为这个人不好相处,以后都不要相处了。
  • 当我们与某个朋友发生了一次争执,就此认为,这个朋友再也不用理他了。
  • 当我们在某个场合社交遇挫,我们就下定论,这个场合不适合交朋友,再也不想去这个场合了。
  • 某个人说了一句我们不爱听的话,我们就认定他说的所有的话都不值一提。
以偏概全是我们因为自身认知信息有限,但又避开思考,企图通过快速归类贴标签的方法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但是这样快速贴标签往往会带给我们错误的刻板印象。
以偏概全的思维惯式可能会让孩子在社交过程中反复经历“一次性友谊“。
何谓”一次性友谊”?
就是友谊建立困难,过早的贴标签下定论,将社交选择早早的限定在狭小的范围内,同时对于他人的行为要求也过为严苛,稍有不顺,可能就会让友谊终止。
举个例子:
一妞有一次在游乐场玩,她尝试和几个大她四五岁的姐姐一起玩,其中一个大姐姐却说“你不要和我们在一起玩”。她因此非常伤心,很久都打不起精神。回家路上,她告诉我她再也不想与大姐姐一起玩了,因为她认为所有大姐姐都不会理比她们小的妹妹。
这就陷入了以偏概全的思维误区。
我赶紧告诉她:“你今天遇见的那位大姐姐她可能认为她们在玩的游戏比较有挑战,对于你这种小宝宝来说有点危险,所以她不想带你玩。但是下次你可以多问问别的姐姐可不可以和你一起玩。即使某个姐姐不和你玩,也不代表所有的姐姐都不会跟你玩呀!”
NO.2 非黑即白
非黑即白的思维惯式是指遇见事情总是往极端了想,认为只有好或者坏、对或者错这两种可能。
比如:
  • 孩子因为自己的认知与朋友不同而发生争执,执意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朋友一定是错的。
  • 孩子会因为自身喜好,简单的把人分为绝对的好人和坏人。
  • 孩子对待日常发生的一些矛盾,认为一定有一个人是要负全部责任。
在童话故事里我们最常见到的角色都是脸谱化角色,一定有绝对的坏人,要么就是玛丽苏式的好人。正是这样的故事过多,难免会给孩子带来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势。而我们成年人有时也会有非黑即白的极端思维,并因此有些极端言论,这些言论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思维定势。
举个例子:
我们看到现在网络上很多喷子就是这样非黑即白的思维,“因为他说了一句话让我不爽,所以他说的所有话都是扯犊子,他这个人就是坏人,身上没有任何可取之处,他可以以死谢罪了”接着可能还配合着一系列恶毒的言语与各式各样夸大其词的泼脏水,多番上升,这就是非黑即白+夸大事实+以偏概全的最淋漓尽致的写照。
喷子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loser。相信我们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吧?
但是喷子这些言论难免也会影响到我们,让我们日常在看到一些新闻时发表一些极端评论,那孩子就很有可能有一学一,也养成这样的思维。
那么在日常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论和观念,不要陷入非黑即白、以偏概全的误区,同时要注意孩子如果出现这样的想法,及时引导孩子全面客观的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更多的是观念立场不同的人和事,绝对的“对与错”在琐碎的现实生活中其实并不多见。
NO.3 夸大事实
夸大事实的思维惯式是指把一件小事的某一个方面无限夸大,最终远离了客观事实。
比如:

  • 孩子因为与某个朋友有争执,就将对方错误的地方夸大,将自己的错误弱化,并最终自己都信以为真。
  • 孩子因为某人的一些小细节、小表情,无限放大,最后上升到某人肯定不喜欢他。
  • 孩子在社交中不重视正面沟通,只一味的关注消极的那一面。
夸大事实往往是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色,臆想身边人对自己的伤害,从而激发起过度的自我保护。
很多误解就是在这样的思维惯式中产生的,解决夸大事实最好的方法还是当事人双方正面沟通。
举个例子:
3岁左右的孩子特别喜欢夸大事实,因为他们还处于自我为中心的世界中,这很正常。但是我们作为父母也要有意识的去引导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多思考,渐渐从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中走出来,可以可观的去看待身边的人或事。
如果孩子已经6岁以上,仍然喜欢夸大事实,那就需要重新审视孩子的自我认知与评价。

NO.4 责任甩锅
责任甩锅的思维惯式是指总是可以把遇见的问题都甩锅给别人,总是在责怪身边人。
比如:
  • 自己无法完成某事,却总能找到借口怪罪他人。
  • 双方发生矛盾,责任全在对方。
  • 心情一不好,就怨天怨地怨社会。
责任甩锅很多时候都是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学来的,如果照料者自身就喜欢甩锅,孩子也会学会甩锅。同时有时父母要求过为严苛,容不下犯错,或者惩罚过为严厉,孩子害怕承担责任,就会学会第一时间撇清责任。
举个例子:

很多长辈出于对孩子的宠爱,有时喜欢将责任甩锅,比如孩子摔跤了怨地不平,孩子在游乐场与其他孩子发生争执将所有过错都归于其他孩子身上,无条件的认为自家孩子永远都是对的,出现问题永远都是其他人或事的原因。
这样的行为就很容易让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学会遇见问题第一时间责任甩锅,不去反思,也不去吸取教训。
NO.5 过度悲观
过度悲观的思维惯式是指遇到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最坏的结果。
比如:

  • 遇见挑战,第一个反应是怀疑自己无法战胜挑战,进而选择逃避挑战
  • 小心思比较多,觉得某人没有和自己一起玩,那以后都不会与自己玩了。
  • 因为自己有某些劣势,就觉得别人会因为自己的劣势远离自己。
遇见问题,总是先想消极的方面,想自己的劣势,想可能会遇到的阻碍,这样的思维惯式会让孩子陷入光想不做的境地,在社交中也容易出现退缩畏惧的心理。其实事实往往没有想到的那么糟,不如想到了先去做,不要想那么多还没有发生的问题。
举个例子:

日常生活中常见两类人:
  • 一类人遇见一件事,先想到的是如何去解决问题,自己的行动计划是什么,想好了立马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见困难随时解决。
  • 而另一类人遇见事,先想这件事有多难,还有多少阻碍,自己有多弱,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最终自卑躲避等消极情绪涌上心头,连第一步也不肯迈出。
你希望你的孩子是哪类人呢?
我是一妈,教育学硕士,既是育儿漫画作者,又是婴幼儿规律作息实践者。
【一妞家的事】全宇宙最懂妈妈的育儿漫画。5毛钱绘画功底,画风鬼畜却轻松。
热门文章回顾:
点下“在看”↓↓↓
是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公民应有的素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