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看了部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被片头恐怖的教育击倒。
一个小和尚,跟着一个老和尚,常年居住在水中央的庙宇里,与世隔绝。
小和尚生活单调,孤寂,无聊,一个人沉默地成长。
他最大的乐趣,是跟随师傅采药,纵情山水,释放天性,感受自由无束。
他挖掘好玩的事情:用细细的棉线,将小石头绑在动物身上,一条蛇,一条鱼,一只蛙。看它们因负重,不断挣扎,行动迟缓,小和尚开心不已,露出天真的笑容,那笑纯粹,干净。
但这个游戏,被师傅发现了。
师傅不责备,不制止,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任其发生。
到了晚上,师傅找来一块石头,用同样的方式,绑到熟睡的小和尚身上。
清晨,背着石头的小和尚,哭着求师傅松绑,师傅只是问他,背石头的感觉如何。
小和尚面露愧色,他知道错了。
但师傅没有就此罢休,他说:“去,找到那些被你绑在石头上的动物,帮它们解开绳子。那我也会替你解下来的。但是如果那些动物,鱼啊、青蛙还有蛇死了的话,在你今后的生命里,心中都会背负着这颗大石头的。”
于是小和尚背着石头,艰难地去寻找,他找到鱼,鱼死了;找到蛇,蛇也死了;只有青蛙,还在奄奄一息地挣扎。
小和尚哭了,感同身受般,为小动物的遭遇,自责、悔恨、痛不欲生,他觉得自己罪孽深重。
从此他的心里,植入一个信念:我有罪,终生有罪,罪无可赦。
但就是这样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教育,就是这么畸形的教育方式,竟让很多家长认同!
大家说,做得好!就该让他尝受相同滋味!如此才记忆深刻!
多么悲哀。
何为恶?故意为之,破坏他人的利益,视为恶。
我们却忽略了,小和尚施虐,并无恶意,他只是一个孩童,内心纯净,在山水之间,想寻一点乐趣,他只是将蛇、鱼、蛙当做玩具罢了,他只是借此抚慰内心的寂寥,仅此而已。
但这被老和尚解读为了残忍,将这视为恶,是小和尚故意为之的“恶”,他杀生了。
所以,小和尚必须受到惩罚,只认错不行,改正也不行,必须在内心深刻记住,必须为此背负一生。
这,不恐怖吗?不残忍吗?
小和尚为死去的动物流泪,一方面是悔恨,一方面是恐惧。
最信任的师傅预言,他心中将永远背负着大石头。
鱼和蛇不能死而复生,他就无法赎罪,在潜意识中,他顺应原罪,终酿下大罪:追随恋人下山,最终却杀死她。
从某种角度来讲,他的罪恶,是被师傅,这个唯一的抚养者诱发的。
这不是教育,这才是真正的施虐,给孩子的心灵施虐。
我们很喜欢用“恐吓”的方式,来惩罚孩子。
比如,你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
你不好好学习,就会成为无用之人!
再不睡觉,大灰狼就会把你抓走吃掉!
恐吓有用吗?
有,它会让孩子紧张,让孩子乖乖臣服。更重要的是,它用起来省时省力,见效快。
压力巨大的父母,便会对孩子的行为,大惊小怪,他们认为“今天偷针,长大偷金”,“今天虐杀小动物,明天就可能杀人”,将孩子的过失无限放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容易使用“恐惧”,为了杜绝孩子犯“大错误”,这个“恐惧”种植得越深越好,最好深入骨髓,伴其终生。
这样,只需教训孩子一次,他就永不再犯,实在完美。
这就是父母的愿望。
可是,被恐吓的感觉好受吗?
不好受。
接受恐吓后,人会产生无力感,自卑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丧失安全感。
心理学上,曾有一个关于恐吓对幼儿影响的实验,也被称为“心理学史上最让人愤怒的实验”。
1920年,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找来九个月大的宝宝,小阿尔伯特,利用孩子喜欢毛绒玩具的天性,让他与小动物、棉絮等,建立亲密关系。
等到11个月大时,华生送给小阿尔伯特一只白鼠,孩子立马喜欢上了。
每次抚摸小白鼠时,他的脑后就会传来巨响,那是实验人员故意制造出来的。
阿尔伯特被吓得抽搐。
可是他无法抗拒内心的喜欢,仍忍不住抚摸小白鼠,这时又会听到巨响,一连三次,小阿尔伯特终于对小白鼠产生巨大恐惧,哭到昏死过去。
后来,他一看到小白鼠,就控制不住地尖叫,同时对一切带毛的东西,甚至胡须,都恐惧不已。
还有一个网友描述过自己被恐吓的经历。
小时候,她偷了妈妈的钱,被邻居姐姐知道,各种羞辱,各种恐吓,说小偷会下地狱,会被鬼怪吃掉。
她为此夜不能寐,茶饭不思,焦虑难过,几近崩溃。
妈妈知道后,告诉她偷钱虽不对,但不会受到那样的惩罚,因为妈妈爱她,只要改正行为就值得原谅。
并且告诉她,惩罚只会发生在当下,不会埋藏在未来,而修正行为,才需要延续一生。
从此,她再也没有偷过钱,内心对母亲的尊重和爱,也从未消失。
之后她养成了及时纠错的习惯,成为了不怕犯错误,勇于探索的人。
她的生命,轻盈而丰满,不用背负任何枷锁,轻装前进。
《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指出,人产生恐惧后,心理会失衡,即使这种恐惧得到缓解,其产生的影响并未消除,只是被埋藏在了潜意识中。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恐惧很容易被诱发,对并未发生的事情,产生过多担心,总会联想到糟糕的结局。
比如,坐车总会想到自己遭遇车祸,坐飞机总害怕飞机失事,还没结婚就怕离婚,还未生孩子就惧怕养不好孩子。
这种对未来的担忧,会阻碍个人的探索,将人囿于舒适区,寻求安全感。
它让我们逐渐丧失求知欲,求变欲,故步自封,不思进取。
还有一种情况,因为“犯下的罪恶”将背负一生,无法逃脱,无法赎罪,人们就会产生绝望感。在绝望的推动下,我们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就如小和尚,反正他已背负罪孽,而且无法摆脱,无法修正,那么就让我继续犯罪吧。
类似的情况,也常发生在孩子身上。
我学习成绩差,注定人生失败,那从现在开始,我干脆不学了。
反正我是坏孩子,我再破坏更多规则,也没关系······
我们在孩子内心种下了恐惧,同时也摧毁了他对未来的憧憬,扼杀了他改变的动力。
孩子犯错,及时纠正,是父母的责任。进行适度惩罚,未尝不可。
但恐吓不是教育,它是施虐。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切勿上升到人身攻击,不要对孩子进行负面投射,否定孩子的一切,并将负罪感延续到将来。
请就事论事,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当下找出解决方式,温和坚定地要求孩子改正。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所有的教育,都应在爱的包容下发生。
PS:
单篇稿费1000元征稿
大家在后台回复:
征稿
即可看到相关需求。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