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一位老人站在南海边上画了一个圈,深圳成为了圈子里面的经济特区。
深圳"摸着石头过河",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大力吸引外资发展"三来一补"企业,推动了深圳产业的发展,使深圳的经济迅速起飞。
而同为经济特区的海南,在时代大变局中,显得有些浑浑噩噩跟不上节奏。

但国家并没有放弃海南。四十年后,中央再挥重拳,要将海南建设成为中国的第二个自贸港,执行零关税政策,全岛封关。
也就是说,要将海南从整个中国经济体系中剥离出来,经济自成一体,中国内地与海南的贸易往来,算成进出口贸易。
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给予海南零关税的特权,这个待遇,连北上广都没有,仅仅是一国两制背景下的香港有过。
又一个大变局的时代,踏步而来。
01 
成也房产败也房产
房地产大佬潘石屹曾经说过:“海口连红绿灯都没有!”
这句话完美滴诠释了90年代作为经济特区的省会城市的落后。
1990年5月,《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出台,土地制度开始松动,次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1992年开春,上面又提出加快制度改革步伐。
属于海南的风口就这样来了。
海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深度发展的潜力,全国大量的金融机构涌入海南设立办事处,资本也随之大量涌入。
1992年到1994年,流入海南的资金达到了1000多亿元,据统计,这些资金绝大多数来自于银行信贷资金。
大量资金的涌入,使海南从一个借差省变成了一个存差省,1992年存差高达77.19亿元。
1988年海南房地产建筑面积仅仅只有19.94万平方米,而1993年房地产建筑面积直接飙升到157.55平方米,五年增长了将近十倍左右。
海口、三亚以及琼山上万公顷的土地被购置。
当时的海南,每一块土地被批,就会有一栋成品楼成为炒作对象,别墅的房价甚至被炒作到每平米一万元,海口滨海大道的土地涨到了300多万一亩。
需要注意的是,90年代初的一万元可不是今天的一万元。
而当时的海南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少呢?只有2000元,普通人三年的纯收入只能买的起一平米的房子,这几乎比今天的房价还高。
1992年,海南的房地产总值高达87亿元,占据固定资产总量的一半,91年到92年,低价由十几万一幕疯涨到600多万一亩;房地产的井喷式爆发给海南的GDP加上了一剂猛药。
但一切繁华的背后,却有着暗流涌动。
1992年的海南有一个传奇大佬的故事:“五斤橘子,两条三五烟”。
某一天,六个年轻人在炒海南的一个楼盘,一个有心的年轻人提出来:“这房子有没有产权证啊?”年轻人有产权意识,就让同伴去规划局查查。
刚开始人家不让查,后来,年轻人被支了个招,买了五斤橘子,三条三五烟去规划局,立马见效,规划局的人一路绿灯。
他发现产权证在,也就比较放心,但是由于好奇心的作祟,他又看了看别的项目,结果吓了一大跳,规划局批的土地面积非常大,一做除法,竟然达到了人均49平方米,而北京呢?人均7.4平米。
年轻人回来就和同伴商量,他们赶紧将手里的地皮、房产全部抛售了,去了北京,得到了他们的第一桶金。
后来,北京的半个CBD都是他们建的。
那六个年轻人就是“万通六君子”,那个买橘子的年轻人就是潘石屹。
那是海南最疯狂的时候,击鼓传花,身无分文,一夜之间暴富几乎不是梦想。
但噩梦也正在逼近。
1993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发表讲话:宣布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银行资产进入房地产。

6月24日,国务院对于房地产又出台了整治措施,条条致命,而结果是:占全国0.6%总人口的海南,拥有者10%的房地产积压,全省600多万栋烂尾楼。
开发商纷纷逃离,四大银行坏账高达300亿元,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在50%以上。导致了我国成立以来第一家破产倒闭的银行——海南发展银行。
1993年,对于海南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这一年,海南楼市全面崩盘。
02
新的历史机遇
改革开放四十年过去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是一种高消耗的模式,长期依赖自有资源的开发,尤其是房地产,这也让很多人形成了一个非常刻板的印象: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靠楼市堆起来的。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加持已经到了瓶颈,再往上走很难了,没有创新,经济就是停滞不前的。
其实,上面也想知道:不依赖房地产中国的经济到底会不会崩盘?
没人敢赌,做个实验总行吧。
更重要的是,自2016年以来,实体经济的状况是越来越差。企业家尤其是做外贸的企业家振臂高呼:只有减税才能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只有减税才能拯救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
对于这一点,上面也想知道:减税降费到底能不能激活民营经济?
不能普遍性试错,做个实验总行吧。

于是,海南就成了我们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的一块“试验田”。
实验什么?
海南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单位,经济体量小,改革冲击也比较弱,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许正是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最优选择,说直白一点,意思就是海南还是一块未经过开垦的土地。
房地产给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并不乏弊端,而中央这次拿海南来进行实验,或是想让它承担中国经济的一个新的支撑点,以海南作为中心点或者说跳板,进而辐射到整个珠三角地区,带动整个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
2019年,海南省的GDP为0.53万亿,而位于内地的武汉呢?GDP为1.6万亿,人口几乎差不多,但经济连武汉的零头都比不上,经济在全国倒数第四。
这一次的国家政策,对于海南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曾经的海南,有很多好牌,但是都被打得稀烂。
首先来说说香港,香港作为中国的第一个零关税自贸港,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金融自由。
中国是一个外汇管制的国家,人名币无法直接兑换成为外币,这对于外资来说其实很不方便,并且又风险。
但是香港可以,港币可以随时兑换成美元,因此外资习惯于将香港作为第一中转站,先将美金兑换成港币,再将港币兑换成人民币。
香港与大陆之间,产生人民币离岸业务,香港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国际金融中心。
但是海南不一样,它不可能成为像香港那样的金融中心,香港是有着“一国两制”的经济背景,海南没有。

但作为新兴的“经济试验田”,中央给了海南其他很多的政策红利:
第一,货物进入海南免税,但商品进入大陆需要关税,并且还给了中国居民每年10万的免税额度,什么意思?你去一次海南,就可以尽情的买买买,10万以内全部免税。
而香港呢?中央给的是5000元的额度,海南高出整整20倍!
作为著名的热带旅游胜地,海南的热带风光很吸引人,加上开挂的10万免税额度,而其零售行业会越来越发达,发展成一座“购物天堂”。
这也必将推动海南与外部经济的联系,并且还会加深与内陆的经济往来。
从这点来看,海南此时的作用更像是一条无法替代的纽带。
第二,对于企业来说,也有着政策红利,中央的政策规定,海南本地的企业将进口的原料加工,增值超过30%,进入大陆全部免关税。
目的也很明确,招商引资,因为海南的第二产业非常薄弱。
经历了房地产泡沫,旅游经济也是一地鸡毛,这次的意图,是扶持海南的第二、第三产业,不依托房地产来发展出一种具有较强韧性的经济模式。

这一系列政策,已经是相当于给海南开挂了,而有着以往惨痛经验的海南,这一次或许会腾飞。
03

难题与破局
从战略层面海南自贸港必须成功,只有成功了,才能真正让中国颠覆过去的发展战略,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这是一场关乎二十年国运的惊天大变局。
万一不成功,中国又将回到二十世纪初的模式,靠房地产来拉动经济增长,靠税收维持国家运转。
但海南自贸港成功的关键其实不在于海南。
而在于雷州半岛。
雷州半岛,是指海南对面的广东区域,以湛江市为中心的一块半岛地形。
我国有三大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相比山东半岛的青岛市,雷州半岛的湛江市和雷州市,名气远远不如。
其实如果想要把海南经济发展起来,雷州半岛就必须先发展起来。反过来说,如果雷州半岛经济发展起来,海南的经济自然就发展起来了。
问题在于,海南距离珠三角三角区太远,这使得海南背靠的雷州半岛不先发展起来,那么发展海南就只是一个空谈。
所以想要破局海南困境,首先需要发展雷州半岛。
其实发展雷州半岛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雷州半岛是我国最南端的半岛,也是我们面向南海的一个最主要门户。
相比海南孤悬海外,雷州半岛是背靠广阔陆地,有着极大的战略纵深。
过往雷州半岛之所以没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我们重心一直在珠三角经济区,或者说珠三角经济区的资金虹吸效应太强。
其次,如果雷州半岛发展起来,就可以解决广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为广东经济大都集中在东部,而西部地区经济严重落后于东部地区。
雷州半岛发展起来了,要解决下一个问题就是海南的陆运通航问题。
海南和雷州半岛的琼州海峡,长度其实不算太长,但有着极其复杂多变的海流问题,并且深度达100米。
这使得琼州海峡如果想要建立跨海大桥的难度其实是非常大的,这个难度甚至在港珠澳大桥之上。
其实琼州海峡建立跨海大桥的事情,上面一直有在考虑。特别是港珠澳大桥建成之后,也增强了人们对于建成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的信心。
不过问题主要还在于钱。难度是一回事,值不值砸那么多钱又是另外一回事。
相比港珠澳大桥来说,现阶段的海南和雷州半岛,都还不具备发达经济地区的特征,这使得在这个地方建立跨海大桥值不值得,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但正如我们几十年前的一句口号一样“要想富,先通路”。如果你路都不通,这个经济自然也就发展不起来。
但确实琼州海峡的跨海大桥是施工难度太大,其实现在已经有一个施工方案上报给发改委,大桥跨海部分长度约26.3公里,总投资约1400多亿元。
这个工程目前还在论证阶段,并未开工建设。
相比之下,琼州海峡的海底隧道方案反而有可能先实施。
只不过不管跨海大桥,还是海底隧道,其实都已经规划了差不多有20年了,但直到目前还没有动工迹象。
这样一个动辄要上千亿的巨额投资,国家想要砸下去,也是得做好战略取舍。更重要的是,其实雷州半岛经济现在都还没有发展起来,这种情况下建设跨海大桥还有得为时尚早。
所以其实,海南能不能发展起来,并不是几个政策扶持,就能够实现的,更主要还在于解决现实中桎梏海南发展的这几个大难题。
转自三公子的事务所 作者 三公子

本文由「华尔街俱乐部」推荐,敬请关注公众号: wallstreetclub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版权声明:「华尔街俱乐部」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WSCHELP微信联系删除。谢谢授权使用!
关于我们

华尔街俱乐部凝聚华尔街投行的高端资源,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顾问服务,包括企业赴美上市、战略投资、并购、私募路演和投资者关系等。在投资理念和技术方面提供华尔街投行专家实战培训,为您进入华尔街铺设成功之路。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