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今天是中秋节,作为地球的卫星,月亮在这一天成为太阳系最重要的星体、成为我们心里最明亮的坐标、成为文人笔下最动人的诗句……
中秋时节,我们以月亮为灵感,献上这份“月亮和行星”书单。探索世界,也去星空深处、月之远方。
——台长
🌕
这并不是荒野气象台常规的十月书单,而是特别为中秋假期制作的一次图书推荐。
这一次,我们把书单的主题聚焦在“月亮和行星”上。从科普文学《望向星空深处》到小说《月球家族》、从立体书《Pop-up Moon》到月亮摄影集《Lunario》……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书就像月亮一样,成为太阳系最重要的星体、成为我们心里最明亮的坐标。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书籍并不是对星体的简单科普,而是尽可能呈现作者、艺术家、科学家等利用图书作为介质,传播他们对宇宙的描述和想象;同时展现:在这一命题作文中,编辑和设计师们如何将那些描述和想象,实现为可以触摸的体验。
阅读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充满想象力的,希望这期漂浮在太空中的书单能让你的思想遨游宇宙,找到你心中的那颗“月亮”。

英语世界最优秀的科普作家之一蒂莫西·费里斯(Timothy Ferris)在这本书中记录了观星者的故事。观星奠定了天文学的基础,而在当今,不仅是天文学家,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从观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宇宙和灵感。
全书介绍了观星的历史,同时穿插作者与多位观星者的采访对谈:包括皇后乐队吉他手布赖恩·梅、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BBC《仰望夜空》节目主持人帕特里克·摩尔爵士等等。这也是一本对新手友好的天文学科普书,包含天文术语表、四季星图、星表、观测指南和经典书目等信息。
你听说过祝融星吗?我也没有,因为它"被爱因斯坦毁了"。
1859 年,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进行计算,将水星轨道的扰动归因于一颗尚未被发现的行星,并将其命名为祝融星。此后的几十年间,人们不断寻找这颗不存在的行星,直到 1915 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体系构建完成,解释了水星轨道的扰动现象,证实祝融星并不存在。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和科学记录,同时向我们展示了科学著作中不太常看见的一面:人们提出假设,其中有些是永远不会被实现的一厢情愿,但这都是处于激情和对宇宙的渴望。
艺术家、光子视觉创始人朱剑辰所创作的这本艺术史书采用了和传统艺术史完全不同的方法,以十个行星为原型,排起了流派或时间线的切入方法,提出了 34 个通俗的艺术问题并提供解答。
如果说时间是 X 轴,地区是 Y 轴,而本书中基于荣格艺术心理学、符号学和星体文化则是那个隐形的Z轴。同时作为中国艺术家的视角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西方中心论的影响,提供新视角。
“如果艺术品是星辰,这本书就是一架带领你探索的望远镜。”
被称为月球上的《权力的游戏》、太空版《教父》,这部英国科幻小说家伊恩·麦克唐纳的作品设定于 22 世纪的月球,由《新月》《狼月》和《月出》三本书组成。
在这个与地球截然不同的文明中(空气、水、碳和数据四元素成为基本量价物,用眼球装置计算个人四元素的用度),五大家族控制了月球的一切。故事从五个家族之间的对抗,转移成为地球与月球的抗争。
《月球家族》系列入围 2020 年雨果奖最佳系列作品,2020 年星云奖、轨迹奖最佳长篇小说,并已被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收购电视改编权。
尤迪特·沙朗斯基(Judith Schalansky)是一名德国作家,同时也是一名书籍设计师,她自著并设计的《岛屿书》曾获得德国莱比锡书展“世界最美图书奖”金奖。
《逝物录》记录了12件已在地球上永远消逝的事物 :图阿纳基、里海虎、萨切蒂别墅、萨福的爱之诗、摩尼七经、基瑙的月面学……
书本的装帧也由作者亲自设计,获得了 2019年“德国最美图书”奖。12 种逝物以黑印黑工艺用插图呈现,传达若隐若现的神秘感,每件逝物的篇幅都为一个印张(16 面),呈现文本结构的对称性。
作家刘子超在九年间数次深入中亚地区,探访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这里留存着人类古老历史的痕迹,全球化所带来的连带效应,和周边大国的影响。
中亚地区被比作脱轨的卫星,因为它们就在我们身边,但我们却对于那里发生的好与坏鲜有耳闻。作为不可多得的中文著中亚游记,这本书为读者提供了第一手体验与视角。
本书曾获评“全球真实故事奖”(True Story Award)特别关注作品,被《纽约客》称为“饱含幽默感、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之作”。
我们都知道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成为他那个时代的异类,还因此被教会群起攻之,但他是如何诞生这种想法的?
作者罗伯特·S.韦斯特曼(Robert S. Westman)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历史学系教授。在这本书中,他详细梳理了来自中世纪欧洲的历史资料,包括政治、哲学、占星术等领域,试图还原"哥白尼问题"最为接近真实的答案: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动机和准备,他如何"幸存"各种阻碍,而这个全新的理论又启发了那些新问题等等。
《飞碟探索》创刊于 1981 年,是中国国内发行量最大的科普杂志之一,国内唯一关于 UFO 的杂志,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 UFO 杂志。
“杂志届装神弄鬼的典范,在科幻和伪科学之间走钢丝,童年阴影的来源。”
2019 年 1 月开始休刊一年,终于在今年 6 月正式复刊,改为双月刊。复刊后的《飞碟探索》从宇宙视角出发,试图去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共同探索宇宙、地球、自然、生命的未知领域。
气候变化,资源紧缺,于是太空成了世界各国争夺所有权的最新领地。
这本法律研究手册在《外空条约》《月球协定》《国际空间合作宣言》等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并且参考现有对于《南极条约》的处理和认证,分析月球土地归属和资源开发引出的法律问题。
如果有考虑投资月球事业(?)的朋友,这本书你必须拥有。
二十年前,在太阳系之外寻找行星和生命还是一种不可能,现在则是天文学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随着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发明,我们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的“系外行星”。
作者 Elizabeth Tasker 是一名天体物理学家,在书中,她专注于那些和地球大小相仿的系外行星:它们有的昼夜半球分裂,有的淹没在海洋之下,有的则被火山熔岩覆盖。书中讨论了这些行星的形成方式、结构和特征,详细介绍了现有的检测技术,研究地表环境和大气信息。在宇宙这个无边际的行星工厂中,是否存在着第二个地球?
在这本立体书中,读者化身成为火箭上的一名乘客登上月球,探索月球的景色和了解月亮知识:月亮从哪里来,为什么看起来会改变形状,它的引力如何影响地球,月食的原理等等。
其中的立体折纸在你打开书页时生动地展示了月亮在在星系中的位置、月球表面的模样等等,让阅读过程充满惊喜与趣味。

星星是如何形成的?在 The Planet Factory 中你能找到这个问题背后的科学与定理,在 How The Stars Came to Be 中,我们找到一个更浪漫的解释。
每当月亮消失时,渔夫的女儿都会担心父亲如何从黑暗中的海找到回家路。太阳发现她在哭泣,夜晚,它将自己的一缕光芒打碎在地上,创造出星星,并赋予女孩将其放入黑暗的夜空的任务。
结合文字和插画,这个民间故事给我们一种仰望夜空的新方式。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书,也是:在天花板和墙上投影星座的天文投影仪、弹奏弦乐乐器、几何图形生成器、无限日历、消息解码器、扬声器。
每个装置都附上了艺术家对于立体书设计和原理的讲解,老少皆宜,让读者在动手的同时也学到新知识。
登月永远是人类探索太空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本 The Moon Landings 搜集了阿波罗登月背后的故事和图片:从人类对于月亮的迷恋、冷战时期的美、俄两国的太空竞赛,到载人飞船的发展史和阿波罗计划的具体细节,和登月成功对于大众生活与文化带来的影响。
和宇航员们一起踏上登月之旅,从故事开始的地方起。
All our Suns 来自德国概念艺术家 Olaf Nicolai,这本图集中每幅图像都是艺术家从新闻日报中搜集来的。
太空的图像常常带有科学和客观性的暗示,选取日报插图正是在拥抱它们的这一面,尽管于此同时观测技术和个人偏好与想象力同样决定了描绘的结果。
这些图片收藏基于对宏大复杂图像的迷恋和对图像生成程序的兴趣,同时也反应了一种地球新闻与外太空所发生事件上的根源上的时间矛盾性。
(本书可在文末找到购买方式)
由 TASCHEN 出版社和 National Geographic 杂志联合出版,本书收集了杂志过去 128 年中所完成的最好的信息图表,分为七个部分:历史、地球、人类、动物、植物、科学技术和太空。
同时附上了以设计信息图表著名的平面设计师 Nigel Holmes 的论文,总结了杂志数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图表的开拓性使用。其中还加入了与原始杂志完全相同的折叠插页,不仅是科普知识的来源,同样可以作为图形设计的样本。
(本书可在文末找到购买方式)
人们试图理解宇宙的奥秘,并为此创作,从古代洞穴壁画,到现代望远镜拍摄到宇宙的模样。
在这本宇宙主题的图集中,你可以看到由国际专家小组精心挑选的 300 张图片,涵盖恒星、行星等主题,形式包括绘画、照片、雕塑、动画、版画、数字效果图等,和著名摄影师、艺术家和天文学家的标志性与未发布作品。
而读者们可以跟随这些图像,探索太空,寻找星体之间的差异与共通。
(本书可在文末找到购买方式)
意大利摄影师 Guido Guidi 的摄影作品不可否认地受到月亮的影响,从 1969 年的月球登陆,直到 1999 年的日全食,这本摄影集以时间顺序记录了 30 年间 Guidi 作品中月亮的存在。
摄影集的标题 “Lunario” 来自农人使用的传统月亮历。而对摄影师来说,月亮是风格和主题灵感的来源:它象征着忧郁、疯狂和多变,不断提醒着人们生活转瞬即逝的本质。
(本书可在文末找到购买方式)
1969 年,尼尔·阿姆斯特朗、迈克尔·科林斯和巴兹·奥尔德林搭乘阿波罗 11 号,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美国小说家 Norman Mailer 记录了阿波罗 11 号的旅程前后,其中参与的人员、技术和旅程中的刺激感,并且涵盖了大量的历史图片。
2019 年是登月的 50 周年,TASCHEN 出版社推出了更大开本的 50 周年纪念版,其中包括阿波罗 11 号的相关专家撰写的注释,解释图像背后的历史和科学原理,并引用任务日志、历史出版物以及宇航员访谈。

点击图片进入 JetlagBooks 小程序购买

Lunario
MACK
  ¥ 455  
MoonFire
TASCHEN
  ¥ 450  
Universe
Phaidon
  ¥ 479  
National Geographic Infographics
TASCHEN
  ¥ 630  
可以推荐一本你喜欢的关于星空的书籍吗?
我们将在本期推送的留言区选取 1 位读者,随机送出书单中的一本书 。本期获奖名单将在下篇推送中公布,敬请留意。
在上篇推送关心南极洲,欢乐度金秋中,获得蓝点环保袋的读者共 1 位:@leilei(请对照下图头像):
请以上获奖读者于 10 月 8 日中午 12 点前在后台回复收货地址及手机号码。
记得星标我们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