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档中秋节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还未上映,微博话题已经超过2800万次互动讨论,连载于bilibili的电影幕后纪实节目播放量超过400万次,收获了高达9.6的评分。
电影以中国东南西北中部的五个不同视角,刻画出了每个地区富含本土风情的家乡故事;在先前发布的花絮先导片中,主演团队也向镜头分享了对自己家乡的回忆,其中不乏对于家乡美食的思念。
思乡之情,通过跃然于舌尖上的熟悉味道得以慰藉,阖家团圆的中秋时节将至,你的家乡除了月饼,还有什么专属的美食呢?
 芋艿
代表地区:江浙沪、广东
中秋节吃芋艿的习俗由来已久,以江浙沪一带较为流行;坊间相传芋艿有辟邪消灾之意,而吴语中“芋艿”一词的发音又与“运来”近似,颇有讨个好彩头的意味。
点击上图,查看芋艿做法

9-10月正是芋艿成熟收获的时间,口感粉糯绵密,哪怕用最简单的清蒸方法烹饪,蘸着白糖吃也是有滋有味;台台教大家另外两种芋艿的做法,简易易学又好吃。
 毛豆 
代表地区:江浙沪
江浙沪地区的中秋餐桌,芋艿和毛豆绝大概率是要同框出现的,无需繁杂的制作,盐水煮或清蒸即可端上餐桌,是与炒花生齐名的下酒小菜界第一扛把子。
点击上图,查看丝瓜炒毛豆做法
但盐水煮和清蒸的做法吃多了确实感觉寡味,上海人将毛豆、丝瓜和扁尖一并清炒,吃口清爽又不失咸鲜。
 莲藕 
代表地区:江浙
江浙盛产莲藕,作为秋冬时节成熟的作物,莲藕自然也成了江浙人中秋厨房里必备的食材之一新鲜的莲藕自带清甜,生吃也可口,精致的江南人还研究出不少以藕为主要食材的美食,做法多样。
点击上图,查看桂花糖藕做法
用上同样应季的新鲜桂花,一道经典冷盘菜桂花糖藕就可以被端上餐桌了,粉糯香甜,老少皆宜。
 大闸蟹 
代表地区:江浙沪
中秋时节的大闸蟹,虽还未到只只黄满膏肥的时候,但小个子的母蟹已经生得肥美。江浙沪中秋晚餐的餐桌上,几只清蒸大闸蟹是不可或缺的硬菜之一。
点击上图,查看清蒸大闸蟹做法

蒸完的螃蟹不用什么其他佐料,搭配姜醋汁就堪称人间绝味,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
 菱角 
代表地区:苏州、广东
和莲藕一样,菱角这种南方的水中作物在中秋前后时间段刚好成熟,老一辈人在中秋节都会买些菱角给小孩子吃,寄托着希望他们“聪明伶俐”的祝福。
点击上图,查看菱角美味吃法
刚成熟的菱角甘甜清脆,不论是盐水煮还是炒菜,都美味可口。
 柚子 
代表地区:广东、广西
两广一带有中秋节吃柚子的习惯,除了谐音“佑子”的祈福之意,秋收时节的柚子口感也最为优秀:水分充沛,甜度高,柚子本身的清香浓郁且吃口不苦。
点击上图,查看辣椒炒柚子皮做法
吃完柚子剩下的皮,很多人会放在冰箱里用以祛味,但其实柚子皮也可入菜成为好吃的料理,除了两广的酿柚皮和虾子柚皮,江西还有一种用来炒辣椒的独特吃法,清新爽口,别具风味。
 田螺 
代表地区:广东
一道看似平平无奇的炒田螺,却是广东人中秋餐桌的压轴菜品,早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里,就有田螺被作为中秋节必备菜的记载。
点击上图,查看田螺塞肉做法
中秋前后田螺正值空怀,肉质肥美泥沙也少,除了清炒,做田螺塞肉也颇为合适。
 鸭子 
代表地区:全国多地
鸭肉润肺滋补,适合降秋燥,加上秋季是鸭子长势最为肥壮的季节,所以全国多地都有中秋吃鸭肉的食俗,烹饪方法多样丰富。
点击上图,查看金银老鸭汤做法
鸭肉煲汤,鲜美滋补,台台要推荐的这碗金银老鸭汤,食材和制作方法都非常简单,在家就能熬煮出鲜美的味道。
 羊肉 
代表地区:西北
在中国经济还没那么发达的时候,即便是羊肉出产区的大西北,人们也只有在中秋之际才会杀羊烹饪用以庆祝节日,所以家乡的羊肉,是很多西北人的中秋节记忆。
点击上图,查看甘蔗炖羊肉做法
暖呼呼的炖羊肉特别适合驱散秋日的凉意,加以甘蔗一起炖煮,不仅清香扑鼻而且刮油解腻,汤汁亦可当底料涮菜。
 糍粑 
代表地区:四川
四川人过中秋节,糍粑的地位和月饼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老一辈的四川人会在家自己用木棍石臼打糍粑;当地最地道的糍粑吃法一定是要有豆花配着的,或者将糍粑切成薄片,和五花肉炒着吃。
点击上图,查看红糖糍粑做法
当然现在用红糖和黄豆粉搭配着的吃法也很美味,在家就能轻松搞定。
 烤肉 
代表地区:台湾
什么?中秋节还有吃烤肉的风俗?在中国台湾,还真有这种习惯:台湾人本就对烤肉情有独钟,认为这是一种特别适合亲朋好友聚会的用餐方式,加之上个世纪末,台湾的酱油制造商纷纷在中秋前后大规模用电视广告宣传烤肉酱,大家也就默认在中秋节吃烤肉了。
 饺子 
过什么节都要吃饺子,不是么?

在你的家乡,中秋节除了月饼外还有什么特色美食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给大家!
近期推荐:

《全国最好吃的19种月饼,看看有没有你家乡的!》

最难忘的还是家乡味,记得点赞点再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