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摆渡人(ID:baiduren66)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产剧里的男人,普遍犯了一种病——中年出轨。
好像一个男人只要结了婚,有了孩子,生活就是一潭死水。
只有出轨,才能让剧情激起那么一点浪花。
《三十而已》里的许幻山,为了林有有,生生弄炸一个烟花厂。
《白色月光》里的张鑫,不光跟女儿幼儿园老师暧昧不清,连邻居单身带娃的大姐都不放过。
新近播出的《亲爱的自己》,刘洋守着阚清子饰演的那么一个如花似玉,温柔懂事的老婆,也婚内出轨,还上了热搜。
我点开热搜看了那段视频,不得不说,太辣眼睛了吧!
剧中刘洋喝得满脸通红,刚吐完一地。
小三拿着手纸,帮他擦完嘴巴擦下巴,擦完下巴又擦嘴巴,从头到尾舍不得换一张。
然后俩人脸对脸,保持着不超过3厘米的距离相互表白:
“洋哥,你干嘛这样看着我?”
“云妹,你好美啊。”
隔着屏幕,都能让人感到一股喝完酒的口臭,扑面而来。
更过分的是,进行完以上毫无技术含量的表白,刘洋用他刚刚呕吐过的嘴巴,跟小三热吻起来。
小三竟然没反胃!!!
这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究竟是编剧们高估了中年男人的个人魅力,还是低估了小三舌头上的味觉细胞?
国产剧编剧喜欢写男人出轨,表面上抹黑的是中国男人。
实际上,却在多角度羞辱中国女人。
第一:宣扬“雌竞”。
什么是雌竞?
简单来说,就是好几个女人,争抢一个男人。
把男人当做女人生活的重点,幸福的源泉。
国产剧通过高频率的“男人出轨”剧情,向观众输送心理暗示——“看到了吧,中年男人很抢手!”
“别看你老公中年油腻,喝完酒嘴巴还有臭味,但只要他愿意,外面有大把的年轻姑娘往上扑。”
“一定要好好珍惜老公,想尽办法把他牢牢抓住。”
这样一来,原本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男人,立刻成了抢手货。
前段时间,《三十而已》热播,在雌竞宣传上,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个男人专门拍短视频,记录老婆一边追剧,一边对小三林有有气得跳脚,恨不得钻进屏幕,给林有有两个巴掌。
一副“护主心切”的模样。
而拍视频的男人,笑得十分得意。
因为他已经明显感觉到,自己在老婆心目中的地位直线上升。
所以别再问:“为什么男人看起来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
一个平淡无奇,还可能脱发外加啤酒肚的男人,被老婆稀罕成这样。
他能不自信吗?
第二:拉低男性道德阈值
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做好事,不做一件坏事。
一个人也不可能一辈子做坏事,不做一件好事。
可是,当一个习惯了做坏事的人,偶尔做一件好事,会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显得弥足珍贵。
这,就是道德阈值。
男性出轨的剧情频繁上演,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
但凡男人,都会出轨,就像山上的猴子,都喜欢抢游客的食物一样,属于天性。
不会有人大惊小怪。
而不出轨的男人,反而成了绝世好男人!
这样一来,久而久之,你可能看到以下场景。
男女相亲。
女的说:“我身高170,硕士毕业,公司高管。”
男的回答:“我老实本分,不出轨。”
女:“我温柔贤惠,懂育儿知识,将来能兼顾家庭和事业。”
男:“我老实本分,不出轨。”
……
可是,不出轨,难道不是爱情的底线,不是婚姻里最基本的忠诚义务吗?
第三:挑拨女人之间的关系
万茜说过一句话:“女人是可以帮助女人的。”
女人本性温柔,乐于互助,理应是团结有爱的群体。
事实也证明,许多单身女性老年之后抱团养老,过得十分融洽。
可很长时间以来,女人被贴上各种标签:儿媳、婆婆、原配、绿茶、狐狸精……
头顶标签的女性,被彻底分化。
在家里,婆婆和儿媳争风吃醋。
一出门,各行各业的年轻女性,都成了“可能抢我老公”的潜在情敌。
在这样的逻辑下,人老珠黄的,未免会嫉妒年轻貌美的,素面朝天的,未免瞧不起浓妆艳抹的。
而浓妆艳抹的,也会向一个岁月静好的女孩,狠狠啐上一口:“绿茶,装纯给谁看?”
一旦女人相信了国产剧的套路,把同性当做“假想敌”。那么,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将不复存在。
一旦“打小三”,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那么,当一个女人走在路上,忽然遭到突如其来的殴打。
只要有人喊一句:“她是小三!”
就能立刻引发共鸣,激起人们从电视剧里得到的仇恨,让它变成一场狂欢和闹剧,得到围观者的齐声支持。
这难道还不可怕?
其实,国产剧导演,只要稍微深入一点生活,就会发现:
中年人的婚姻,充满了各种生活的拷问,比哲学更深奥,比戏剧更丰富。
绝不是出轨或者不出轨,那么简单。
已婚女人面临的课题,也绝不是:老公出轨的迹象有哪些?老公出轨我该怎么办?
比起这些问题,可能孩子上公立还是私立幼儿园、自己跳不跳槽,婆婆的腰椎手术风险大不大,以及老公在卧室里的表现每况愈下……
对她们来说更接近现实。
作者简介:摆渡人。一枚山东小作家,微博签约自媒体。个人公众号:baiduren66,微博@我是摆渡人。新书《愿所有姑娘都可以嫁给爱情》正在热售。你做我的朗读者,我做你的摆渡人,每晚21:39陪你聊天。
请时刻谨记:
专一根本算不上美德,

而是婚姻中最基本的守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