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翁乃强摄影作品 ·彩色的中国
翁乃强,祖籍福建龙岩,1936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1951年回国就读于育英中学。1954年进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1964年分配到《人民中国》杂志社日文版从事美术摄影工作,曾任杂志社编委、美术摄影部主任,主任记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华侨摄影学会副会长。
翁乃强的很多作品已经作为历史见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这些照片拍摄于1964年到1995年,横跨几个不同时代,聚焦于巨变年代中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与生产场景
其中一幅代表作“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摄于1966年)曾拍出20多万人民币的价格。▼
《大海航行靠舵手》这张照片就挂在翁乃强工作室的墙上,说起这张照片他现在还是激动......
那天是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第一次接见。翁乃强早上七点从王府井家中步行到东长安街,一路穿过漫长的队伍,来到天安门广场。在距离城楼一百米左右的观礼台上,翁乃强用一台禄莱120相机拍下了这张照片。人们山呼毛主席万岁,汇聚到翁乃强的耳朵里,只剩一阵嗡嗡巨响。
翁乃强在天安门广场采访。任诗吟摄
那是翁乃强最满意的照片,拍卖时更名为《大海航行靠舵手》。2006年华辰拍卖会,照片拍出了20.5万元人民币。
1969年,天安门的游行队伍
1970年,毛主席畅游长江四周年之际,什刹海举行纪念活动,少年们背着红缨枪泅渡
20世纪60年代,海南黎族的农民在水田中挠秧
1970年,云南中甸,新联大队少年阅读《毛主席语录》
上班时间,广州海珠桥上的车流
1968年,知青们刚刚乘船来到北大荒新建的知青点。图正中面向左侧站立的女子名为陈秀改,在数十年后的一次翁乃强作品展上,她在这张照片中认出了自己,并一直与摄影师翁乃强保持联系。返城后,陈秀改成为了一位律师。
“五一”劳动节,孩子们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表演节目
1985年东京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姑娘们战胜古巴队实现“四连冠”后,举国欢呼,年轻人到天安门广场高呼“振兴中华”
1971年,山东渔民聚在船上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
20世纪60年代,海南通什(今五指山市)的黎族村民在山上放牛
20世纪70年代,北京丰台,冬季清晨的蔬菜集散地
拖拉机秋收
1967年,北京东长安街举行“纪念秋收起义四十周年”的宣传活动
1969年,群众庆祝党的“九大”胜利闭幕,中央民族学院的师生表演节目
北京颐和园,参加节日聚会的学生
知青在修建桥梁
在采石场上进行政治学习
一位市民把刚刚购买的彩色电视机放到自行车后座上拉回家
20世纪70年代,东单菜市场,市民在春节前夕购买活禽。在那时的北京,只有在重大节日前夕,才有活禽供应
20世纪70 年代,北京街头卖蝈蝈的小贩,自行车上挂满了蝈蝈笼子。买蝈蝈玩是当时孩子们的童年乐趣之一
20世纪80年代,湖南衡阳南岳镇,在街口玩耍的孩子们
20世纪70年代,上海外滩,清晨练习太极拳的人们
1966年,北京东长安街的大字报和人们购买油印小报的场景
20世纪70年代末,河沿边的早市,各种新鲜蔬菜供人们挑选
广东图书馆,读者在认真学习
20世纪80年代,北京在春秋季节常会有沙尘暴。图为一位女士系着纱巾防尘
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东城区南池子冬天的早晨,人们冒着风雪去上班
1995年,王府井百货大楼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图为百货大楼在北京重装开业
1970年,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知识青年在与农民话家常
1968年,广东珠江工厂送青年工人参军
1966年12月25日,串联学生翻越江西井冈山黄洋界。黄洋界位于井冈山主峰北面,扼山险要道,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
串联学生在水利工地上向农民宣传毛泽东思想
1966年,学生大串联到卢沟桥,前队的学生在桥上写字,给后队提示方向
1970年,云南中甸新联大队大串联的学生在新疆翻越达坂
搭建猪圈,自己动手养猪
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五一”劳动节,在公园等待表演节目的孩子们
20世纪70年代,北京故宫城墙下的剃头师傅和他的老主顾
20世纪70年代初,王府井工艺美术商店的瓷器展,吸引了市民的围观
上面的这些图片,选自《彩色的中国:跨越30年的影像历史》

照片作者个人经历

1951-1953年,在北京育英中学(现25中学)上初中。
1954-1958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就读。
1958-196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吴作人工作室学习,师承艾中信、韦启美、林岗、詹建俊、李苦禅等老师。为了完成大学毕业创作,深入全国最大的华侨农场--海南岛兴隆华侨农场,同工人们一起开荒、种橡胶,创作了大量摄影、绘画和版画作品。
1964-1990年,在《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社工作,先后任美术编辑、摄影记者、图片部主任、编委、主任记者、总编助理,其间得到康大川、田家农、车慕奇、黄祥坤、安淑渠等同志的指导和帮助。发表大量的摄影画刊及插图和摄影美术画册。多次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及全国政协大会的采访工作。
1968年,跟随知识青年赴北大荒报道。
1977年冬天,中国恢复高考。考试当天,翁乃强到现场拍摄。一名女学生手握钢笔,聚精会神审题作答的场景被他的镜头定格。后来,这张照片成为了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中"恢复高考"的见证。
1980年,先后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
1985年12月1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6年,做为创会会员加入了中国华侨摄影学会,任副会长,荣誉高级会士。
1988年,获香港国际幻影会荣誉高级会士。
1990年,调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筹建摄影工作室任副教授。
1993年,评为教授。
1996年,做为创会会员加入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任会员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


摄影特点

作品题材广泛、丰富多彩。不是停留在视觉冲击力的层面上,而是更着重对人的心灵的触动与共振。他的镜头真实地留下我们充满战歌、凯歌以及悲歌的时代足迹;真实地反映人民生活的阳光和阴影,苦涩和欢颜。他喜欢美术更酷爱摄影。求真与求美的结合,是他创作的特点,为人朴实、踏实、诚实与他的艺术风格浑为一体。他不肆张扬,不在形式上刻意迎合和追求新潮的东西,而是默默地在"内容为王"中开掘美、发现美和表现美。


主要作品

摄影

《在考场上》(获1977-1980年全国摄影作品评选银牌奖)、《欢庆胜利》、《马踏飞燕》(刊用在《中国摄影作品选(1949-1979年)》上)、《女科学家吴素萱》、《指挥家小泽征尔》、《美国著名小提琴家美纽因》、《画家吴作人》、《陈爱莲的舞蹈艺术》、《西藏晒佛节》、《钟鼓楼》、《雕塑家司徒兆光》、《萨尔加多在上海》、《天门安幻想曲》等;画册《秦兵马俑》、《京剧》、《吴作人作品全集》、《中日青年大联欢》等。

文章

《对舞台摄影的一些看法》、《读陈复礼先生的摄影作品有感》等、《捕光猎影》(印尼华人摄影家作品选)摄影集序。

美术作品

《在长安街的人行道上》(油画)、《开荒之歌》(油画)、《护路拉姆》(油画)、《霁》(油画);《猛进》(水墨画)、《亲》(水墨画)


摄影专题

背篓商店、林县红旗渠、辉县农田水利建设、战洪洲、上海环境保护、西藏晒佛节、文化大革命出土文物展、中国京剧、中国话剧舞台、东方歌舞团、梅组因首次到中国、小泽征尔首次在中国指挥中央乐团、中国工艺美术品、大理、景德镇、西双版纳、庐山、巴马长寿村、南岳小镇、金山农民画、吐鲁番的葡萄沟、赛里木湖畔、雪山雄鹰七林旺丹、秦兵马俑、中朝乒乓球友谊赛、中越乒乓球友谊赛、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问北京、日本新制作座在中国、中日青年大联欢、日本海员工会代表团到中国访问、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毛主席纪念堂、秦皇岛煤码头、送煤工、北京酒缸、内联升鞋店、舞蹈家陈爱莲、画家吴作人、雕塑家司徒兆光、雕刻艺术家王鲁桓、欢庆打倒四人帮胜利大会等。
艺术照片天安门畅想曲、萨尔加多在上海、光之美(女人体)、兰花、睡莲、园舞曲(鱼)、印尼舞娘、夕阳红似火、采蜜(玉兰花与蜜蜂)等。
商务合作:QQ 3341978101
点击“在看”,与世界分享你的态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