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中牧股份相关网站
全文共3460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 当时,兰州兽研所问题没有引起周围居民的重视。多位感染者说,直到小区通知张贴出来之后,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

  • 元月初,兰州市一些市级医院还会有布病固定门诊,后来新冠疫情暴发后,专门的布病门诊随之关闭。
  • 有不少受害者自行前往医院治疗,反馈回来的信息普遍认为“这个病不好治”,而且副作用特别大,尤其是对肝脏,有很大程度损伤。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李在磊
南方周末实习生 |  崔頔 闫力远
责任编辑 | 何海宁
“我们还没收到任何通知。”2020年9月17日,鲁小霞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暂无机构通知赔偿事宜,具体治疗方案也不清楚。
在此两天前,甘肃省兰州市卫健委通报了一起罕见的病菌感染事件处置结果。在2019年11月28日,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在兽用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过程中的一次低级错误,导致含菌气溶胶的短时间暴露。而这次意外,截至2020年9月14日,共确诊阳性3245人。
鲁小霞自觉是这3245分之一。通报中称,将督促肇事药厂按时足额落实补偿赔偿资金。不过,多位感染者称,相较于经济赔偿,他们更关心治疗方案如何制定:“这病可能影响终生,到老了谁管我们。”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比较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属乙类传染病,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等。甘肃亦是全国布病流行严重省份之一。但此次通报定性是“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兰州市卫健委在解释两者区别的问答文章中称,布鲁氏菌抗体阳性是布鲁氏菌进入机体激发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的血清抗体。一般在3-6个月达到高峰值,6个月后抗体开始衰减,1年后不易检出,临床上没有症状,专家建议不需要治疗。
不过,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多名阳性感染者,均表示目前仍有疼痛、困乏等不同程度的症状。
南方周末记者致电兰州市卫健委和上述药厂所属的中牧股份,均拒绝接受采访。
(IC photo/图)
1

时隔四月才东窗事发

鲁小霞居住的楼房与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只有一墙之隔。2019年12月初,她与13岁的儿子开始感冒,继而发烧,她没太在意。但是高烧持续不降,她变得整日十分疲倦、困乏。
儿子还出现腿疼症状,同样伴有疲惫、嗜睡。“在家做作业,写着写着就睡着了。”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2019年12月28日,在小区业主微信群里,鲁小霞看到有业主发了一张照片,内容是小区门口贴出一张简短通知:经省市卫健部门研究确定11家医院为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咨询定点医院,2019年12月28日—2020年1月1日期间,市民可以自行前往检测。
这是她第一次听说布鲁氏菌病。看到群里的讨论、猜测,结合自己的症状,她顿时产生了不祥的预感。第二天,她带着儿子到医院做了检测。结果显示,孩子呈双阳性1:400 (++++),她相对较轻,为1:200(++++)。其中,前者数值指受检者血清稀释到200倍之后,仍然能检测出抗体结核阳性,“+”号代表阳性,4个“+”号代表强阳性。
另一个市民兰帆所在的轮胎厂家属院,和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只隔着一条马路。她原已开始备孕,但在2019年底突觉身体不适,全身各处关节疼。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疼痛会随时造访,又很快消失,“疼痛就在里面,揉也揉不到”。
她身边有孕妇检测结果呈阳性,并表现出相似的疼痛、困乏症状,医生建议流产,问原因也不回答。于是,兰帆果断暂缓备孕产子计划。
实际上,最早引发舆论聚焦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早在2019年12月6日,该所发布信息,称有4名学生呈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
兰州兽研所毗邻中牧兰州生物药厂。随后该所学生确诊血清学阳性65人。
当时,兰州兽研所问题没有引起周围居民的重视。多位感染者说,直到小区通知张贴出来之后,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不过,鲁小霞所在小区的业主证实,这则通知只张贴了一天,便被取下。直至现在,多名受访者表示,他们有不少邻居,在2019年底与2020年7月的两次检测中均没有参与。
事发还在更早时候。据官方通报,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中牧兰州生物药厂使用了过期消毒剂,致使生产发酵罐废气排放灭菌不彻底,携带含菌发酵液的废气形成含菌气溶胶。而当时兰州兽研所处在该药厂的下风向,人体吸入或粘膜接触产生抗体阳性。
根据处置通报,在2020年1月,已撤销该药厂布病疫苗生产许可和布病活疫苗(S2株)和布病活疫苗(A19株)产品批准文号,同时注销疫苗产品共7个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2

两次检测,多次宣讲

此后,感染者不断致电兰州政务服务平台、省市疾控部门、纪检部门,进行询问和投诉。对于周边居民来说,中牧兰州生物制药厂对他们的质疑“置若罔闻”。
信息的真空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周边居民张嘉也检查出阳性。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元旦前后,从自家阳台上望见药厂大门口挂起红灯笼,也有邻居看到有卡车拉着年货出入厂区,这顿时引发民愤。
有几十名邻居集结在一起,来到红灯笼底下站立,“讨要说法”。不过,人群很快被劝退,对方承诺一周之内给大家满意答复。
2020年1月初,陆续有专家进入社区宣讲。当时,国家、省市专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已有了调查结果。据卫健委前述通报称,相关处置工作机构采取专家现场辅导、网上咨询、热线电话、发放宣传册等方式组织开展专业、科学的科普宣传和答疑解惑,举办现场医疗诊治讲座9场次,发放宣传折页15000余份。
张嘉说,有专家告诉他们,不会给人体造成伤害。此后,又有多次讲座和宣讲,说法大同小异。而在2020年2月4日,中牧股份也在官网发布致歉信。
实际上,直到目前,仍有市民并不相信宣讲的观点。
“这一点最让人气愤。”兰帆说,布病最佳治疗时间为半年以内,过了这个时间段,便很难根治。在她的表述中,她认为自己已是感染发病。
更难受的是,紧接着新冠疫情袭来。布鲁氏菌抗体阳性患者高郑源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元月初,兰州市一些市级医院还会有布病固定门诊,后来新冠疫情暴发后,专门的布病门诊随之关闭。
他说,此后如果想做布病的相关检查,需要前往感染科,而感染科基本与发热门诊设在一起,而且医院已把主要精力投到防控新冠疫情中。“那个时候去医院也没法看,没有人来帮忙做这个事情。”
直至2020年7月,感染者再次接到通知,需要去往医院复检。这是第二次复查检测,结果纳入个人健康档案。
截至发稿,受访感染者没有收到检查结果。高郑源解释说,第二次检测之后,他曾接到过回访,询问身体有何症状、症状有没有减缓,等等。但是此后再无音讯,对于第二次检测结果也未知情。“问题如何解决、如何治疗,没有人给出答案”。
3

担心治疗副作用

在2019年10月,38岁的金辉才搬到目前所住小区。家里窗户下面正对着药厂,直线距离不超过20米。2020年1月初,金辉带着全家人做检测,结果显示他呈双阳性1:440(++++)。
后来,他从相关维权群里了解到,1:440 (++++)并非最高数值,1:800(++++)、1:1000 (++++)的情况都不乏其人。
那阵子,他已不时感到腰椎疼痛、全身乏力。金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在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一周,出院时做了肝功能的检查,发现转氨酶升高数倍。他才明白到,治疗布病的药物会对肝功能造成损伤。
金辉打电话质问药厂,对方回答,会配合当地政府的安排采取措施。此外便无其他回应。
布病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等。前述问答文章称,此次事件是人工减毒的弱毒菌,且含菌气溶胶经过一定距离扩散后,人吸入或粘膜暴露的剂量低,一般没有症状,个别出现轻微症状,经规范治疗,预后良好。
不过,鲁小霞补充说,后来,也有不少受害者自行前往医院治疗,反馈回来的信息普遍认为“这个病不好治”,而且副作用特别大,尤其是对肝脏,有很大程度损伤。
多位当事人出示的材料显示,如果自行前往当地医院治疗,医院要求患者签署《抗布鲁氏菌治疗知情同意书》。同意书称,联合、足量、足疗程抗布鲁氏菌治疗可防止复发及慢性化,但是该治疗有风险,有可能引发重要器官损伤、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等。
“这个病很容易就是慢性病,一辈子携带,我们的诉求是终身治疗。”鲁小霞说。
兰州市卫健委前述通报表示,将广泛做好科普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科普宣传和答疑解惑工作,彻底消除群众思想顾虑和疑虑。科学组织复检评估,评估结果第一时间反馈当事人。
中牧兰州生物药厂是中国最早的兽用疫苗生产厂之一,为农业农村部强制免疫动物疫病疫苗定点生产企业。它是上市公司中牧股份(600195,SH)旗下企业,上市公司公告显示,2018年,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布病疫苗产品销量为7067万头份,实现营业收入724.19万元。
“兰州厂除布病疫苗生产车间停产外,其他疫苗产品均正常生产。”上市公司在上述公告中特别表示,该药厂对公司整体经营影响很小。
2019年底事发时,中牧股份的股价曾短暂受挫,之后小幅波动后趋于稳定。2020年下半年,中牧股份股价再度走高,于9月7日攀升至每股20.77元的高位。在兰州市卫健委9月15日发布通告后,中牧股份股价大跌,截至9月17日中午收盘,已低至每股14.40元,较9月7日高位时,市值缩水超过64亿元。
(文中鲁小霞、兰帆、张嘉、高郑源、金辉为化名)
其他人都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