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Vista看天下”
如果说女生一生中最热爱的衣服,那一定非婚纱莫属。
她可能不想恋爱,不想结婚,但没人能拒绝那条白色蓬蓬裙的诱惑。
正因如此,尽管当代青年人对于结婚这件事的仪式感,几乎已经快要消耗殆尽了;

但那套在婚礼上循环播放、还大概率会洗出来挂在家里墙上的婚纱照——依然是无数女生在备婚时最最期待的流程。
每到各大国家法定假日,你身边一定有那么几个不远万里跑到三亚、丽江、日本、法国去拍婚纱照的朋友。

不久之后,就会在朋友圈里看到她们发的九宫格。
照片中有巨大的裙摆,灿烂的微笑。除了旁边如同吉祥物的丈夫,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
只是大多数人在收获赞美时,早就忘了拍照的那几天自己遭了多少罪;

而单身直男们大概也无法想象,每一张光鲜的婚纱照背后,不仅是男人的受难之旅,也是女生的梦碎之旅。
“要想人前显贵,
必须人后受罪”
如今,那些布景粗糙的影楼棚拍,早就已经被站在潮流尖端的都市丽人嗤之以鼻;
旅拍则无形中成为了婚纱照鄙视链的顶端。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去外地拍婚纱照其实跟度蜜月差不多——
穿着光鲜的西装和婚纱,与老公/老婆在美丽的景色中嬉闹,身旁的摄影师安静记录下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直到真的去旅拍一次,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多少女孩子曾经对朋友圈中的海滩大片满怀憧憬。

结果发现当自己站在发绿的海水里,鞋上裙子上都是脏沙子,还要一边在太阳下冒汗一边配合摄影师摆姿势,这真的一点都不浪漫。
照片中定格的是晶莹剔透的浪花,结果下一秒就被淋成了落汤鸡;
又或者那干脆就不是浪,而是那位体重180斤的摄影师助理用自己的身体为你溅起的爱情涟漪。
当然摄影助理可能比新人更心累。
大多数婚纱照的拍摄过程,都是始于想象、终于幻灭。

与现实的差距之大,让人不知道该佩服摄影团队丰富的想象力,还是该对婚姻放弃憧憬。
某位居住在海滨城市的网友就曾经在一天之内围观了20对情侣在海滩上的灰头土脸,然后由衷发出这样的感慨:
“他们一定有很多很多爱吧,不然就这拍摄条件,拍到一半不跑都说不过去啊。”
花了妆的新娘。

但是至今单身的他可能不明白,不跑不一定就代表感情好,也有可能是因为跑不动了。
如果说影楼棚拍的体力消耗程度是体育课的800米考试,那么旅拍妥妥就是铁人三项+马拉松。
往往前一天刚刚坐飞机抵达目的地,第二天还要起个大早。然后一整天都拎着各种道具,在不同景点甚至不同城市之间来回折腾。
旅拍绝大多数都是外景,也就说明新人们失去了影楼内的空调冷气的保护。
往往是35度左右的天气,路人一身吊带短裤都感觉要中暑了,他们却要穿着比棉被还厚的婚纱和礼服,在草地和树丛之间滚来滚去;
新郎刚卷的头发被树枝挂的乱七八糟,新娘的细高跟在泥土上一步一个坑。
动一动浑身汗,走一走满腿包,妆十分钟补一次,对着阳光笑得眼睛根本睁不开,简直就是一具被裹在礼服中的木桩子;
如果挑的衣服稍微紧身一点,更是连饭都不敢吃,生怕拍着拍着肚子鼓出来。
在经历了脸上肌肉笑僵、身体像麻花一样拧来拧去的12小时(可能还更长)以后,新人们精疲力尽地回到酒店,突然理解了那些平面模特挣得也是辛苦钱。
“拍婚纱照时,我希望自己像她一样灵活。”
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对想要旅拍婚纱照的新人,都多少曾被浪漫的想象迷惑了心智。

不然无法解释拍摄都那么累了,他们为什么还要想出各种各样的奇怪的点子给自己找罪受。
有对新人是攀岩爱好者,于是别出心裁地拍摄了一套岩壁主题婚纱照;

结果两个人的腰上双双被安全绳磨出了一圈血印,还要在镜头前凹着造型保持微笑。
大冬天穿着露背的婚纱拍雪景更是惯常操作。
尽管身上那些“要风度不要温度”的礼服里可能贴满了暖宝宝,但还是无法阻挡冷空气顺着脖子吹进来;
冻到牙齿打颤,还要听着旁边穿着羽绒服的摄影师说“新娘子你不要抖啊”。
在婚纱照拍摄现场,很多新人似乎都信奉一个观念:
“要想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吃最大的苦,才能拍最美的照片。”
前一秒拍“惹火”婚纱照,下一秒就跑到海中灭火。

这股劲头甚至会让围观群众感到疑惑——
为什么他们都勇敢的像个视死如归的勇士?这难道就是爱情的魔力吗?
不过情侣们同样会用亲身经历告诉你,爱情的魔力也是有时效的。
一场漫长的旅拍结束后,就算是对婚纱照最最憧憬的女生,大概率也没有勇气再来一次。
甚至有人被折腾出了“镜头PTSD”,睡觉时都会梦见摄影师跑过来说“照片有点糊要重拍”;
当场被吓出一身冷汗,连忙回应:“我要求不高,勉强能看清也行,要不然我去跟后期师傅好好说说。”
“横跨半个地球,

结果还是熟悉的套路”
年轻夫妻们甘愿为了拍个婚纱照这么折腾,也无非是为了给自己的爱情留下一些独特而美好的回忆。
尤其是那些见识过长辈传统影楼照的女生,看到自己的阿姨/表姐手捧不知被多少人用过的假花,按照摄影师的要求在幕布前摆出僵硬的姿势;
无论是简陋粗糙的布景,还是沾满汗渍灰尘还要用别针别住的旧礼服,都给当时的她们带来了极大的幻灭感。
多少人在心里暗暗决定——等到我拍婚纱照的时候,可一定不能这么糊弄。
每个选择旅拍的准新娘心中都有个梦想中的婚纱照取景地:重庆的街景、西藏的雪山、法国的薰衣草、巴厘岛的沙滩……
《少年的你》火了之后,陈念家的旧楼就成了新的婚纱取景地。
怀揣浪漫期待的她们想要在真实的风景中,与另一半定格下最真诚的喜悦。
只可惜,想象中的都市夜景,可能旁边布满了灰尘和汽车尾气;
而照片中的喜悦和浪漫,多半也还是模式化的套路。
有人说,如果想要对婚纱照死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完整观看一次拍摄现场——
“连笑的弧度和拨弄裙子的力度都要按着摄影师的来,微笑甜蜜拍完以后马上又收起笑容去补妆。”
在旅拍摄影界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越是看起来自然温馨的片段,越要靠精准的摆拍。
就像每一个飞扬的裙摆后面都有一个迅速溜走的摄影助理,新人们即使是飞过大半个地球,也摆脱不了成为提线木偶的命运。
有人喜欢舒淇婚纱照中“你在笑我在闹”的随性,特意跑到布拉格,还找了当地的团队;
结果在乡下的泥地上奔跑甩裙摆无数次,旁边还有摄影师迂回式的追着,助理则高举着反光板边跑边喊“对就这样跳起来”。
也有人偏爱欧美范儿的泳池度假风,带着好几个人的摄影团队远赴种满棕榈树的马尔代夫;
结果发现每个心仪的动作,实际拍起来难度高到爆表,一不小心就会失手引发家庭矛盾。
我朋友圈里一个去三亚拍婚纱照的朋友,回来以后不禁愤愤地说:
“哪儿有什么真情流露,整个过程仿佛是在杂技团里军训。”
一路上看到十八个穿着类似的新娘,连手中的满天星都是从同一家花店买的。
胳膊抬高5厘米,身子向左侧20度,笑时多露出两颗牙……摄影师连最细微的角度都要指导,精确程度堪比给岳父岳母调整姿势的张东升。
摆造型半小时,按快门一秒钟。摄影师麻利的看一下取景框里的成像,行就比划一下OK,不行就继续调整。
在这样模式化的操作下,任何一点“个性化”的举动都变成了浪费时间。
但你要是去问旅拍团队为什么要把拍摄搞成流水线,他们可能也有自己的说法。

在婚纱摄影师水平参差不齐的大环境下,在同类景色上套用固定的动作模板当然是最省力稳妥的选择;
海边取景甩头纱,教堂台阶用仰拍,草坪牵手跑一跑。
“万金油”套路背一背就能上岗,可比费心费力去踩点、构图、引导新人情绪方便多了。
“当摄影师让我开心一点时我的表情。”

更何况真正的抓拍,也大概率不会让人满意。

毕竟普通人的表情和肢体管理永远比不了专业模特,“随便拍”的结局一般也都非常惨烈。

再怎么坚定地拒绝摆拍,结果最后都被自己六亲不认的步伐和笑出的横肉“劝退”了。

“旅拍时一起被坑过钱,
才算真爱”

大多数上了“贼”船的新人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无论你对婚纱照怀有多少想象,拍着拍着就变成了任务。
然而即使是任务,也远远比一开始想象的更加艰巨。
与影楼棚拍相比,旅拍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但同时也要面对更多被坑的风险。
一个旅日的华人摄影师就曾经在网上抱怨,自己跟老婆去巴黎旅拍,为了方便约了当地的一个摄影师。

结果摄影师没有事先踩点,导致埃菲尔铁塔旁边的广场进不去,拍到一半还跑到餐厅去吃东西。
不包衣服不包车,2.5小时1万多人民币,价格还相当不便宜。

这还是一个有国外生活经验和拍摄经验的专业摄影师,最后出片效果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
而更多人的旅拍则是跑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无论吃住还是拍摄都只能听从摄影团队的安排。
明明合同签的是“一对一”服务,结果到了以后发现是一个摄影师同时跟拍好几对新人,连取景都要排队;

还没法有意见,不然人家开车走了,你穿着高跟鞋连酒店都回不去。
这就仿佛是一个“黑影楼”和“黑旅行社”的双重挑战——既要防着摄影师忽悠你加钱升套餐,又要防着导游劝你多跑一个景点。
如果是从国内的摄影团队去国外取景的话,还要面临一些法律问题。
去年1月就有则新闻,一对夫妻跟着国内的旅拍团队到泰国取景。
结果整个团队都被当地扣下,因为摄影师办的是旅游签证而不是工作签证。
这种旅拍的收费还不便宜——不仅比棚拍贵上2-6倍,还要负担所有工作人员的机酒费用。
更极端的情况里,旅拍团队的不专业可能还会酿成惨剧。

月初,浙江一对新人在海边拍婚纱照时被浪卷入水中,导致新娘和化妆师不幸身亡,而前一天当地的旅游部门已经预警了局部海域的大风浪。
有网友就指出,摄影团队依然选择去海边拍照,是错误预估了取景地的危险。
费时费力,伤钱伤身。
对于那些对旅拍婚纱照憧憬满满的年轻人来说,经历一场幻灭似乎是必然。
跑了几千公里就为了逃离模式化的影楼照,结果不过是掉到了一个更加无趣而又充满风险的套路之中。
与其说这是一场婚前的浪漫之旅,倒不如说是年轻夫妻共同经历的艰巨挑战。

在“花钱不讨好”的评价下,一些人开始质疑它存在的意义;
但也总有人坚持把“拍婚纱照”纳入“人生仪式感清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澳大利亚摄影师奥利维亚曾经拍摄过一部有关中国人婚纱照的纪录片。片中的新娘Vinoe将自己对婚纱照的执念总结为“一个梦”。
这可能也是很多旅拍团队热衷于拍“大裙摆”的原因——
当飞起的头纱铺满整个画面,留下的只有梦幻。
没人会发现新娘刚刚跟司机吵了一架脸上还留有泪痕,而新郎折腾了一天累到压根懒得看镜头。
不是每个人都会去拍婚纱照,但是总有人选择去拍婚纱照。
某种程度来说,热衷于旅拍的年轻一代,跟喜欢影楼照的长辈们没有什么不同。
在照片中短暂实现某种浪漫的幻想,“梦醒”后就回到现实,照常工作和生活。
当多年以后重新拿起这些照片,人们大概只会记得那些美丽的景色,完全忘记拍照时自己有多么的狼狈。
你当然可以说这是被仪式感洗脑之后的“自欺欺人”——
但是用夸张过的美好为琐碎的日常镀上一层金边,不也同样是生活的本质吗?

微信更改推送规则,点击【在看】【星标】
在每一篇推送里,与新周刊及时相遇
推 荐 阅 读
点 击 图 片 即 可 阅 读 全 文
让残疾人“优胜劣汰”的人,才最该被淘汰

张朝阳这种爱说瞎话的企业家,我可见太多了

无法让人上瘾,COSTA的咖啡都白卖了

迷之自信的男性教程,建议大家引以为戒

重庆从来没有魔幻,只有现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