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dang归网”,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哈佛大学的瓦登納图书馆
作者/沃尔特 ∙ 杰克逊 ∙ 贝特(美)
翻译/叶扬
约翰芬利说过:“爱上哈佛,好比爱上自由神像,你不可能用双手合抱住她。”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作为一个整体的哈佛,也同样适用于其中的一个部分——哈佛的文学教育。
芬利

约翰∙(John Huston Finley, 1863-1940),美國教育家,历任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教授、纽约市立学院院长、纽约州立大学总校长、纽约州教育总监等职,曾于1925年应优等生联谊会(Phi Beta Kappa)之邀在哈佛作演讲。
首先,人们总是会意识到,其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过去——那一长串令人肃然起敬的作家和学者的名字——尤其是在最近的150年以内。这段光荣历史对于今天所起的作用,不像某些别的传统那样,会对现在造成压迫、使之不敢越雷池一步,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恰恰相反,她所发挥的作用,是一种鼓励和挑战。她之所以能够如此,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她本身所具有的巨大的多样性。每一个特殊的传统都会有相应的反传统,这种合流汇聚而形成的多样性,却总是倾向于解放、而不是束缚个人的期望与努力。她把我们从在每一个特定时期内暂时占上风的那种专制中解放出来,并且提醒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刻,都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到处都是死胡同,相反,随时随地,条条大路都向我们敞开。
在最初的150年内,哈佛的文学教育,跟其它任何地方一样,就是教授们对希腊和拉丁经典的细读,偶尔还会加上希伯来文的学习。兹后,到了18世纪后期,哈佛跟着几所苏格兰的大学的榜样,远在牛津、剑桥起而仿效之前,引进了一种意义更为广泛的新概念——“修辞学”,开始了介绍英国文学的课程,其重点也在于写作和阅读的风格。“博尔斯顿修辞与演讲讲座教授”这一教职的设立(1772)反映了这一进展。19世纪上半叶,当爱默生梭罗在哈佛攻读的时候,乔治蒂克诺朗费罗詹姆斯拉塞尔罗威尔先后就任新设立的史密斯现代文学讲座教授。在这三位人士的领导之下,以外语讲授的现代欧洲文学教育几乎立即就诞生了。
梭罗
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 1817-62),1837年毕业于哈佛。他对在哈佛受的教育并无好感,曾经说过在哈佛学的“全是枝节,没有一点根基”。
爱默生
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1821年毕业于哈佛,1825年又入哈佛神学院攻读,1870年开始在哈佛讲课。
蒂克诺
蒂克诺(George Ticknor, 1791-1871),作家、西班牙文学学者,1819-1835年在哈佛执教。
朗费罗
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诗人,1836-54年曾在哈佛执教。
罗威尔
罗威尔(James Russell Lowell,1819-1891),诗人、外交家,1838年毕业于哈佛,1854-86年在哈佛任教职,但1876年起即辍教。
就英文课程而言,除了传统的“修辞学”教学和我们今天称之为“英语作文”的课程之外,还被从德国的大学所引进的进口货所补充。这种进口货就是被称之为“语文学”的专业化的新课程——语言词汇的历史,尤其是从中世纪所遗留下来的材料中所存在的那些语言词汇。在哈佛引进中古语言文学的中坚人物是弗朗西斯詹姆斯蔡尔德时至今日,此人仍然以他的《英格兰和苏格兰民谣集》知名于世。由于这种专业化的课程听来似乎非常“科学”而 “严密”,所以到了19世纪90年代,它成为新近设立、同样也是从德国引进的哲学博士学位所要求的文学课程之中最为显赫的形式。译者注:现当代文学批评常以“科学”(scientific)一词标榜自己的学说,作者此处语带诙谐。】哈佛对于语文学的推进,在整个英语世界一马当先,超过其中任何其它的大学。迟至20世纪30年代,哈佛英文系的博士必须熟练掌握好几门中古语言——盎格鲁撒克逊语、中古英语和中古苏格兰语、哥特语、古挪威语、斯堪的纳维亚语、古法语。遥想当年,我面对着这一整套中古语文学课程,几乎没有任何时间从事于其它课业的时候,非常赞赏曾任哈佛英文教授、后来当上史密斯学院校长的威廉艾伦尼尔森所说过的一句话:“埃及人做一个木乃伊,只需要五个星期的时间,哈佛英文系博士课程做的是同样的事,却需要五年。”
作者在研究生院攻读时曾居住的“蔡尔德楼”
蔡尔德
弗朗西斯∙詹姆斯∙蔡尔德(Francis James Child,1825-1896)语言学家,1846年毕业于哈佛数学系,留校任数学教员,1848年又任政治经济学、历史和英文教员,后去德国哥廷根及洪堡大学深造。回国后,1851年,年仅26岁的他在哈佛就任“博尔斯顿修辞与演讲讲座教授”,1876年起转任哈佛新设立的第一个“英国文学教授”;译者在哈佛攻读研究生期间,就住在校园内法学院地区以他命名的“蔡尔德楼”(Child Hall)。
尼尔森
威廉∙艾伦∙尼尔森(WilliamAllanNeilson,1869-1946)出生于苏格兰的美国教育家,曾主持编辑《韦伯斯特新国际大词典》(第二版),1900-1904年、1906-1917年两度在哈佛执教,1917-1939年任史密斯学院校长。
哈佛的文学课程在近代接近于一种一元化的正统,上文所述在其历史中是唯一的先例,不过应该承认,它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即使在这种情形甚嚣尘上的时代,也有几点应该在这里指出。第一,上文所说的那种课程,完全局限于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而在人数上远远超过他们的大学本科生,却不受其限。当时在哈佛攻读的,从罗伯特∙弗罗斯特托∙斯∙艾略特爱∙埃∙ 卡明斯华莱士∙斯蒂文斯,从尤金∙奥尼尔到罗伯特∙洛威尔;这种课程完全没有影响到这个灿若群星的作家群体未来的前程。
弗罗斯特
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诗人,1897年进入哈佛攻读古典文学,两年之后肄业,改经营农场为生。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回哈佛开课。
艾略特
托∙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诗人,1910年毕业于哈佛,留校任哲学教员一年,1927年入英国国籍,1932年回哈佛任教授,194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卡明斯
爱∙埃∙卡明斯
(e. e. cummings,1894-1962)诗人,1915年毕业于哈佛,次年又获硕士学位,五十年代曾在哈佛讲学。

斯蒂文斯
华莱士∙斯蒂文斯(Wallace Stevens,1879-1955)诗人,1897-1900年曾以不攻读学位的特殊身份在哈佛法学院学习。
奥尼尔
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剧作家,1914-1915年在哈佛参加著名创作课教员贝克(George Pierce Baker,1866-1935)的“47讲习班”,学习剧本写作与排练。
洛威尔
罗伯特∙洛威尔(Robert Lowell,1917-1977)诗人,1935-1937年在哈佛攻读,后转学,1963-1964年曾在哈佛讲课。
第二点,当时在文科各系,至少有半数以上的教授,兴高采烈地运用其它的文学研究方法。不仅如此,哈佛还成为向“日耳曼语文学”宣战的一系列文学研究方法的温床,在这一点上,哈佛比起国内任何其它的院校,毫无逊色。这些方法之一,就是欧文∙白璧德所宣讲的、丰富多彩的“新人文主义”。白璧德面对日耳曼语文学的顽固堡垒,以战士的姿态拥护古典的“人文主义”理想,探讨文学与永恒的道德价值之间的关系,在整整三十年的时间里,倾倒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正如托艾略特和其他很多人所指出过的,白璧德让他的学生们认识到,作为人类的经验的伟大纪录的文学,是整个人类的生活的核心部分之一。

白璧德
欧文∙白璧德(Irving Babbitt,1865-1933)文学批评家,1894-1933年在哈佛任法国文学教授,我国前辈学者梅光迪(1890-1945)、吴宓(1894-1977)、梁实秋(1903-1987)在哈佛攻读时都曾受过他的教益,艾略特也曾是他的学生。
梅光迪
吴宓
梁实秋
三十年代,对于人类的意识的历史的研究,在马蒂森佩里米勒的倡导之下,在哈佛蔚然成风,而白璧德也是其拓荒者之一。把注意力集中在风格与结构上的新批评派,则被理查兹吸收进来。这位“新批评派”的教父,是三十年代开始来到哈佛任教的。到了五十年代,中古语文学的专制已经好像道格拉斯∙范朋克玛丽璧克馥的电影一样的遥远了。不过哈佛依然是中古研究的重镇之一,过去25年中,国内大约三分之一的中古研究专家,仍然是在这儿培养出来的,而中古研究也已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合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蒂森
弗∙奥∙马蒂森(Francis Otto Matthiessen,1902-1950)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1926年在哈佛获博士学位,1929-1950年在哈佛执教,曾任大学本科“历史与文学”项目主任,在其同性恋伴侣逝世之后,情绪低落,后来跳楼自杀,2009年6月,哈佛大学宣布,以哈佛同性恋者联谊会的150万元美金捐款,设立“弗马蒂森性别与性欲研究讲座访问教授”的职位。
米勒
佩里∙米勒(Perry Miller,1905-1963)文学批评家,1931年起在哈佛任教,1942年辞职从军,二战结束之后又回到哈佛,由1960年起,担任“鲍威尔卡伯特美国文学讲座教授”。
理查兹
艾∙阿∙理查兹(Ivor Armstrong Richards,1893-1979)英国文学批评家,“新批评派”巨擘,1929-30年,曾任清华大学客座教授,1944年以后长期在哈佛执教,1963年退休,1979年初夏,译者在复旦外文系读本科时,曾聆听86岁高龄的理查兹访问复旦时所作的演讲,他在访华期间病倒,回国后未久即在剑桥家中去世,译者在哈佛的指导老师范德勒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旁听理查兹的课程,在他去世之后,于《波士顿评论》1981年4月号中,发表了一篇文情并茂的回忆文字,生动地描写了这位一代名师的丰采。
范朋克
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 Fairbanks,1883-1939)美国早期电影演员,好莱坞的武侠明星,中国观众称之为“老范朋克”,以别于与之同名的儿子“小范朋克” (1909-2000)。
璧克馥
玛丽∙璧克馥(Mary Pickford,1893-1979)出生于加拿大的美国电影演员,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红极一时。
时至今日,对于批评理论重新勃起的兴趣如火如荼之际,哈佛因为没有完全向这种兴趣低头、并且将其视作正统,有时被目为老朽。不过想到有不少当代的理论家,其事业正是在哈佛肇始发端,未免令人忍俊不禁。罗门∙雅可布森当年将“结构主义”引进哈佛的时候,它在大多数其它的地方,至多只不过是一个名词而已。诺姆∙乔姆斯基开始创建他的理论的时候,只是我们这里一位初级的研究员。半数以上的耶鲁理论家是在哈佛受的教育,而其中有一位,则是从哈佛的某位教授那里获得了他的核心主题而未予承认,并且将之推向极端。【译者注:作者在这里抨击的是耶鲁大学“大学讲座教授”布鲁姆(Harold Bloom,1930-2019)。作者认为其1973年的成名著作《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我国有2006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徐文博译本)袭取了作者1970年的名著《过去的负担与英国诗人》,二人从此反目,这是美国学界一件有名的公案。】
雅可布森
罗门∙雅可布森(Roman Jakobson,1896-1982)俄罗斯语言学家、文学批评家,1920年去捷克,成为“布拉格学派”的中坚人物,二战前夕经过北欧诸国辗转逃亡到美国,1949年以后在哈佛担任“塞缪尔哈泽德克罗斯斯拉夫语言文学及语言学讲座教授”,1967年退休,1952年加入美国国籍。
乔姆斯基
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1928年生)语言学家、政治活动家,麻省理工学院“学院讲座教授”,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膺选为期四年的哈佛大学“初级研究员”(Junior Fellow)。
布鲁姆(Harold Bloom)
与此同时,约翰∙阿什伯里弗兰克奥哈拉诺门梅勒约翰厄普代克这些第一流的作家也在这里攻读,尽管他们各自的想象世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迥然不同的。
阿什伯里
约翰∙阿什伯里(John Ashbery,1927-2017)诗人,于1949年撰写评论英国诗人奥登的论文,以优等生荣誉(Cum Laude)获哈佛英文系文学士学位。
奥哈拉
弗兰克∙奥哈拉(Frank O’Hara,1926-1966)诗人、作家、艺术评论家,1950年获哈佛英文系文学士学位。
梅勒
诺门∙梅勒(Norman Mailer,1923-2007)小说家,1939年入哈佛攻读航空工程,1943年毕业。
厄普代克
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2009)小说家,1950年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入哈佛攻读,1954年以最高荣誉奖(Summa Cum Laude)毕业于英文系。
与其他地方相比,写作课程在我们这里是教学中一个更为重要的部分,为我们开课的包括阿切博尔德麦克利什罗伯特洛威尔,伊丽莎白毕晓普门罗恩格尔还有大概是当今英语世界首屈一指的诗人,辛默斯希尼。
麦克利什
阿切博尔德∙麦克利什(Archibald MacLeish,1892-1982)诗人,自耶鲁大学毕业之后,入哈佛法学院,1919年获法学士学位,1949年就任哈佛“博尔斯顿修辞与演讲讲座教授”,1962年退休。
毕晓普
伊丽莎白∙毕晓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诗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在哈佛任教七年,每年秋季学期开课。
恩格尔
门罗∙恩格尔 (Monroe Engel,1921-2014)作家,1942年毕业于哈佛,上世纪五十年代起,长期在哈佛英文系主持写作课程。
希尼
辛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 1939-2013)爱尔兰诗人,于1981年到哈佛任客座教授,1985-1997年任“博尔斯顿修辞与演讲讲座教授”,199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译者读研期间,希尼在哈佛开设大学本科生诗歌课程。有些教授允许研究生选修本科生课程,以期末长篇论文代替本科生的一应作业要求,译者与几位研究生同学试图选修该课时,希尼以从未带过研究生为理由婉言谢绝。
早在1910年,日后最负盛名的哈佛文学教授之一的布利斯∙佩里刚刚加入英文系。他首次参加系里的会议就大吃一惊。在此之前,他曾经在德国攻读,在普林斯顿任教,还担任过《大西洋月刊》的主编,可是我们的英文系却让他大开了眼界。散会的时候,他不禁想起有次爱默生演讲后,听众里一位老太太对演讲所作的评论:“除了上帝之外,它跟任何其它的东西都没有丝毫的关联。”三十年之后,佩里在他的自传《快乐的教学生涯》里提到这件往事,觉得那句话依然是千真万确的。我希望这句话永远是千真万确的。【译者注:古希腊有个说法,认为诗人是神的传声筒,这种说法在西方沿袭下来,作为基督徒,那位听众认为爱默生就像上帝的代言人。】
佩里
布利斯∙佩里(Bliss Perry,1860-1954)文学批评家,1907-1930年在哈佛执教。
这是因为,我们所称之为“文学”的,是人类的生活经验的庞大浩瀚的纪录,她跟人类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变幻莫测。毫无疑问,她的主题就像是一片巨大的影子,驶入历史、哲学、甚至科学的领域。除此之外,还应该替她添加上她所独有的一些特质:反应、情感——希望、恐惧、欲望、仇恨、野心、理想——凡此种种,让我们在这个行星上成为有生命的灵长。正如罗伯特弗罗斯特在讨论政治(同样也是一个开放的主题)与诗歌之间的区别时所说的,社会学和政治学所涉及的是人间的不平和抱怨,而诗歌所抒发的则是人类的悲哀。
人类的生活经验,对于作为有意识的生命的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文学能够、应该给予我们什么?这个问题像是一扇永远敞开的大门。无论在任何时代,就我个人认为是最最崇高的、在文学中能够包罗大多数其它途径的研究方法而言,那更是一扇敞开的大门。那种方法就是,让学生更加接近伟大的人类精神的表现——凡是文学大师,总是能够让他们自己的经验在作品中得到充分而有力的表现,能够帮助我们满足我们的需要,让我们得以认识人类的潜力,为我们提供榜样和范例,并且让我们对于在个人经历中饱经考验的价值观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这些作品,作为人类精神的伟大表现,是我们在精神上不可或缺的朋友。若是没有了这样的朋友,我们在这个行星上作短暂停留的期间会感到无依无靠,很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在今天,当人类很有可能正在进入一个罕见的重大转折期的时候,我们需要、也必须珍重,我们所能够得到的每一位朋友。
本文原载于《哈佛大学公报》第80卷第38期,1985年6月6日, “毕业典礼特刊”
本文作者贝特教授
贝特(Walter Jackson Bate,1918-1999):美国文学批评家、文学传记作家、哈佛大学英文系教授,专攻十八、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他撰有多种专著,其《济茲传》及《约翰逊传》于1964年及1978年先后获得普利策奖,后者并获得该年度的美国国家图书传记类大奖。
译者 叶扬
叶扬,1948年生,原籍安徽桐城。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英美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旋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比较文学系深造,于1985年和1989年先后获得比较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时获聘为顾问教授。现为加州大学河滨校区比较文学荣休教授。
广告/合作
电话:13501779499
微信1:yang-heng-sheng
微信2:sunnylife2585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