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觉睡的小戴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前几天和腾讯产培的候选同学聊天,随口问大家怎么通过了群面。大家的迷之反馈我真是惊呆了
。。。作为一个在美国混产品经理圈的求职者,深知中美应届生产品经理面试的区别,以及两国应届生对于产品经理必备素质的知识鸿沟。
我在产培群面之前,搜了搜往年的题型,突然意识到,其实国内外业界的标准是差不多的
。换句话说,就是两国的互联网公司,对于应届生初级产品经理的能力要求,其实是非常相似的。
01
/
群面都有哪些题型?
1. 产品设计题
产品设计题是近几年最常见的一类题型,即根据某个特定的情景设计一个解决方案。常用框架:产品目标 → 市场概况 → 目标人群 → 对应痛点 → 解决方案 → 优先级制定(MVP) → 数据衡量指标及优先级 → 市场推广
当然,这是比较全的一个框架,根据题的内容不同,对应不同的着重点。一般我的体会是,如果时间不够,市场推广可以不说。原因是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市场推广是市场部的人做的事情。所以具体对应哪些人群,那些人群的生活习惯是怎样的,在哪些渠道做投放可以触达用户,产品经理不需要过于细节的执行
。以及如果给出的解决方案并不够支撑一次优先级排序的。。。那你优先级也省了
。。
几个常见问题:
直接跳入解决方案:这是刚入门的同学们经常会犯的错误。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直接跳入解决方案,面试官怎么看出你的思维方法呢?怎么能够看出你的用户同理心以及行业理解程度呢?
分析市场概况的时候跳入市场推广:这两个是有本质区别的。所谓市场概况,是说一下我们公司的竞争优势,这个市场目前是一个怎样的状态,我们的竞品都在做啥。这些是为了更好地分析目标人群和痛点,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公司怎么打这场仗才能打赢
而市场推广,就是我们的产品目前已经定下来了,怎样能让更多的人接受并使用我们的产品。
把太多的时间放在框架上:这个框架是告诉大家一个分析问题的方式,也就是我们需要把一些我们脑子里有的东西有逻辑地讲出来。但是!产品设计题还是要把大概一半的时间用在痛点及解决方案上。这里也是可以展现用户同理心、product sense 以及 creativity。这才是整个答案的meat
,也是能看出求职者是否了解行业的地方。
没有统一目标:这一类题一般都给的比较含糊。需要面试者自己去定好目标。比如你们想要以盈利为目的,还是用户体验为目的地设计产品,不同的目标会导致之后的讨论方向不同。很多群面在中间环节讨论不出一个结果,就因为一开始没有明确目标,导致谁说的都没错,只是方向不一样
推荐几本书吧。《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比较基础。看过以后可以看看这几本。
2. 战略决策题
战略决策题比较像咨询或者战略的面试题
重点在于逻辑自洽且争取涵盖更多方面,做到全面思考。也就是说,为了一个特定的目标,大家用一个 MECE 的 framework,尽可能把问题想全,用更多论点/论据支撑后面观点,前后逻辑自洽。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产品面试 framework 大全》。大家可以参考。
常见问题:
误以为是一道产品设计题。从而掉进产品设计细节中,忘记了宏观分析。
3. 产品执行题
这一类的题一般出在笔试简答题里
。。。毕竟这一块假设很多,细节也很多。。比如列举数据指标啊,一个会员制如何运行啊,一个算法考虑哪些参数啊。这种题思考不同的目标群众(利益方)都有哪些指标去衡量他们的发展,整个平台/软件可以通过什么来衡量。我们现阶段哪个指标是最重要的,长远看哪个指标最重要。面试官想要考察的不是你说的有多准确,而是看你的逻辑和思维方式,以及关键时刻能不能做 trade-off
之前有一篇文章《我为什么要在公众号文章里加广告》,可以看着玩。
而且这一类的题还有一个不出在群面里的原因,就是这类题一般情况下还是需要面试者对产品经理日常工作的了解的
4. 运营题
这类题我把产品两个字去掉了,因为很多群面问的问题不一定是产品的运营,还有可能是活动的运营。这个过程一方面看逻辑自洽,一方面看考虑细节。因为运营的工作对细节把控非常重要,谁能 sense 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谁能有一些更创意去把这个活动做活。(这其实是大学做学生会的思路emmmm
02
/
面试官都在看什么?
三个方面:
基础知识:就是以上说的这些框架和分析方法。这些都是硬指标。在产培群面中,如果你连这个指标都没有,那么大家自由讨论的时候就不是所谓“神仙打架”了,而是“群魔乱舞”了
表达能力:你能不能把自己的观点有逻辑地表达出来?你能不能理解别人想说的话?你能不能用最短的时间说明白事情?你在压力之下能不能做到思路清晰有条理?
做人的品质,也是情商:这些是通过 team dynamics 看出来的。你会不会在和别人讨论的过程中变得 personal?你会不会聆听别人的想法,并且帮别人把想法填充到大框架中?当面试官给你一个新想法的时候,你能不能明白他点到即止的方向(情商+行业知识
)?你会不会协调所有人,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时间?更现实一点,你能不能发现其他人很紧张想要贡献却做不到的时候,帮他们贡献团队?再深入一点,你能不能有那个自信,即便是帮助别人阐明观点,你也能 contribute to the team 从而通过面试?
你品,你细品。
所以之前看到一些群面同学的心得,把角色分的清清楚楚,计时员、汇报员、leader 的角色。仔细想想,真的是 leader 才有 leadership 么?怎么样可以把事情做了,怎么样可以进行有效沟通,怎么样可以权衡利弊,真的需要一个 title 么?
除了这几本书,再看看经济学
有一点,我们要明确一下。当然你的点子的好坏很重要,一个好的解决方案能够体现你对于公司业务的熟悉程度和大环境及用户的理解程度。但是我们更要明白的是,我们的面试题,如果真的是一个公司决策的话,相关负责人要前前后后讨论一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对于业界啥经验都没有的应届生,面试官怎么会期待我们能在十几分钟就能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呢
更重要的是,面试官期待能从你的答案中,看出你是可以被教育的。
其实今年,腾讯产培的群面从自由讨论改为分别 presentation 的形式,让我思考颇多。在美国,应届生准备产品经理面试已经是一个比较规范的教育流程。和我 mock 的同学,mock 了几百次的并不在少数,大家都是什么都不懂的应届生,但是更规模化的教育让在美国的 candidates 能够在补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一点点摸索这个领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逐渐明白,这个行业的标准并不是玄学,是有章法可循的。而在中国,这个教育的鸿沟,还是需要各个组织去弥补的。
不过好在,中国互联网公司对于应届产品经理的需求还是很大的,业界的严格要求,反过来刺激教育界产出,也是中国这个产业必经的一条路。
到那个时候,再学产品管理,不需要去美国读产品管理硕士,而是能够在国内的大学中,接触到来自中国一流产品经理的教育。利用好业界产品经理资源,做好产品经理教育。
希望我的文章,也能对此做一点贡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